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上次整理了历史上的十大暴君(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十大暴君:不为仁者终灭亡),觉得有必要整理一下十大贤君,因为明君还是很多的,在此主要整理比较有名的。每个圣明的君主,在某些方面有突出的作为v o H,当然也可能犯过不小的错误,没有完美的君主(排名不分先后)

1、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即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5 : w 1 k z k v生于赵国首都邯郸。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4 u l 2 N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施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又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U } p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Y $ I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_ r H x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w - ! 0 g t z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E ~ l ? q

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 r 7 j D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世界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庞大帝国的帝王还有很多z A D,但他们的实际影响却无法同秦始皇相比。

中国人口历史上一直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对中国有重要影响就可视为对世界有重要影响,而且由于中央F Z J集权和忠君思想,帝王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远大于对其他许多国家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到秦始皇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秦始皇

2、布衣皇上——刘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沛郡丰邑中阳里人,汉朝( + F开国皇帝,汉) X O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4 { v A ; u ]指挥家。对汉族的N 7 u发展,以及中D E d N . |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集合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 X Q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r 1 S M S k T。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L g * O -合各地反对项羽的g g ` b [ 8 X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b R - C 9 X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7 3 3 @ A史称西汉。

登基后一面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另一面建, W v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h Y b ) V l下,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不仅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庙号太祖` U , z,谥号高皇帝。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e ` ; a 1 S ? ! o是真正统一中国的人,可以说他是汉始皇,创造汉民族的人。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w j e z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他在汉初制订的英明国政,不仅使饱受战乱的中国得以休养生息,还开创了以后“文景之治”的富裕与奠定了汉武反击匈奴的坚实基础。

刘邦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他的政治制度和对后世的安排使大汉延续了长达四百余年的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他的一套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为后世统治u % 1 [ a g者所沿用刘邦开创的大汉帝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令后世国人景仰与怀念,他本身也令后世众多的人所怀念歌颂。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刘邦

3、盛世明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Q w . ] 8(公元599年-649年),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唐R Z : | 4 $ i朝第二代皇帝,唐王朝创建者唐高祖李渊的次子。

李世民生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16岁从军,雁门关护驾a 9 &,18岁随父起兵进占关中,24岁平定天下。唐初统一战争I r 2 b m b R的六大战役,李世民亲自指挥了其中的四个,对唐王朝的统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被杀,唐高祖李渊亦被迫退位,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李世民亲历了隋王朝被农民战争所埋葬i 0 j的过程,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李世民统w Q d m治时期,勤于理政、从谏如流,人民安居乐业,尤其是贞观一朝“主明臣贤”的风范为后世历代a c 8 %统治者所效法,史称“贞观之治”。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除对突厥的侵扰用兵外,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 7 0 F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李世民

4、风流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h / _ z Q ? y l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H x 4 Y u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 4 0 V R 0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y 8 C K M e c =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 5 ^ c @ ; W #,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k 2 ! p ` O ` n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Y 9 8 h D i @ f而且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中兴名臣。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武则天对历史有巨大的贡献。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武则天

5、士兵皇帝——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于后汉 * m `隐帝时投奔郭威。[ * I { i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宦途,受柴荣(后周世宗)器y N v S V ) T G重,于征伐南唐时3 2 P e Z l 3屡建战功。

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大军出征后不久,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d I Y D i ? W,史称“陈桥兵变”。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y n ^ K Y h t“宋朝”、“北/ I U p S ` D j ,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U | u C Q N & 3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K 1 E 1 Y V m擅的局面。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y w A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M e # T %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赵匡胤一生最r 8 &大的3 J G q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Q f W R C S ] . +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和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 _ p O p q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赵匡胤

6、大明太祖——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R b e I T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原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 c ; O ` a ]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鉴于元末的混乱,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 v N - z H V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惩治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 k |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 y U ` y ; W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1398年(洪武三十一1 2 2 i l k 9 9 &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葬明孝陵。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t & E 1 k Z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Z B 8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 s ` F o ) 7 5 (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g { _ # % 9 R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汉民族,平定天下,成功复国,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恢复了中华,带领华夏复兴。他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w t ] 0 % I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 C G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p x 8,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7 p l P m h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朱元璋

7、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长”。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n I 9 @ p绍兴三_ _ : }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 P L e 2 9 s N X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埋葬在蒙古肯特山起辇谷。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p I I k,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7 S R ^“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 - X @ I = . k,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 n b H t j . 就,在二十世纪之前,_ f ? W g F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铁木真胸襟开阔,气度恢宏,他用深得人心的公正态度统御他那每天都在膨胀的帝国,高度智慧使他发挥出高度的才能。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成吉思汗-铁木真

8、开创盛世——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n Y H B G B Y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 n { Z p j(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 e _ }意译)。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立中国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主权,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招抚喀尔喀蒙古G T ) m X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 c j z m m Z q u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台湾的明郑政权,显示了b c B I + { *康熙军事指挥才能。另一方面,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政治对手鳌拜,年老时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异议人士。康熙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他开创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伟大的政治家,部分人甚至称之为“千古一帝”。但是也有学者X F _ J 2 R b & ,研究指出,康熙所谓的“盛世圣君”形象系后人建构与美化,其实他本人及其统治时期存在许多瑕疵,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9、一代明君——雍正

清世宗爱新觉罗& Y y m P Y _ d胤禛(1678年—1z t o y : K Y F735年),满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t ( r L ~ H c G祖康熙h F Y 0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庙号清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清泰陵。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雍正则是康乾盛世成型的关键人物,所以“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然而,康熙和乾n s . 9 O { G Q c隆总共执政124年,夹在中间的雍正时代只有短暂的12年8个月,考虑到这个事实,人们对雍正的卓越成就和超凡智慧,对Z k R他的执政团队奋发进取的实干作风,不能不肃然起敬!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雍正-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10、风流倜傥——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 ` 3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 ) y J ]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e X J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F O s * 0 l南,文治武功兼o $ f { l q R L修。并且当时文化( ! W、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他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为一代有为之君。庙号\"清高宗\] 4 u & h Z r",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q P 5葬于清东陵-裕陵。

他在位期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共收书3503; % Y 3 P种,79337卷,3H . i H 5 A6304册,是中国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巨著,对保存古代典籍、传播历史文化、推动学术研究起到了不v J t可估量的作用,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遗产的总汇。

弘历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有人说,统治纪录的创造者应该归为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此人在位72年之久。然而众所周知,太阳王五岁登基,二十二岁才对统治国家产生兴趣F C : ^ i y w。他的[ R W C f u 5 r实际掌权时间不过50年。而从胤禛咽气那一分钟起,到弘历自己咽气那一刻,弘历手握专制皇权64年,一天也没[ - ;有与他人分享。

弘历是世( Z /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弘历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

弘历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丈夫。他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去世后,弘历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其辞句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是他所有诗词中最见真情的上乘之作。弘历还是一个极为孝b s A .顺的儿子。

弘历还6 5 ; ? h * `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也有说是三万九千多首或者是十万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不过可惜乾隆虽然博览群书,但是喜欢卖弄学问,8 H Q i U T =为了韵脚甚至= ( E B不惜造字,让他的诗生僻难懂,还十分拗口。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作诗如此之多,Z p K L &却没有一首流传下来的原因。

中国历史十大明君:做一个好皇帝不容易!

! 0 Q c - I =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上一篇

古代为何交战喜欢屠城,屠城的生存方法

下一篇

精选历史:中国军事史上难度最大的战役8万战胜了112,创造了奇迹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