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T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隶属于日本科学教育技术省。作为研究和发展的核心机构,JSTs推广了很多研发项目,同时也牵头创造了未来的创新世界。科研突破包括半导体、IPS细胞,包括蓝色LED和新癌症治疗方法,其中也有获得诺贝尔奖的项目。基础研究有1959年成功开发的人造石英,用在每个人使用的石英钟里的材料。
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下新工业社会5.0的政策,新工业社会5.0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代表的是经济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共存的社会,称之为——“新工业社会5.0”。在新工业社会5.0社会中一边要实现积极发展,另一方面要解决社会所面对的问题,这需要结合网络、物理空间。
1.0是狩猎和采集社会;2.0是农业社会;3.0是工业社会;4.0是信息社会,而当前正处在4.0的阶段,而日本提出了未来社会5.0的愿景。
新工业社会5.0要改变社会,通过数字化创新,包括IoT、物联网、通信技术、制造业创新、生产力提高来实现。并且新工业社会5.0是为了解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解决社会问题,也就是刚刚说到的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关的。
当前我们处于社会4.0的阶段,这个阶段知识和信息没有动态共享,跨界协作也不充分。同时,人们发挥能力会有局限,在分析必要信息等方面还有局限性,也对于采集行动的范围、能力、年龄等方面都有局限,这是目前4.0的局限。希望在新工业社会5.0中能够每一个人和信息、知识互联互通,能够创造前所未有的新社会。通过社会创新才能打破社会上的各种障碍。
就像刚刚提到的社会5.0是要通过结合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的系统实现,在信息社会4.0的阶段,人们接入和分析云服务通过互联网的空间在网络空间获得相关的数据。但在社会5.0有海量的信息来自传感器(主要是物理空间),但会累计在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中AI可以分析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反馈到物理空间的人类。
同时,在信息系统到当前的阶段,人类创造的价值是通过信息分析来创造的。新工业社会5.0AI超过了人能力,所以AI来分析大数据。把分析的结果通过机器人反馈到人类。就是说会有新的价值,而这是前所未有的价值,这种价值对行业、社会都是共赢的。未来世界物理以及网络空间将会高度融合,在未来就可以实现,称之为“现实2.0”。
通过创新带来的价值消除了区域、年龄、性别、语言的隔阂。会推动精细化响应,或者是满足个体不同的需求。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是人们在需要的时候提供给他们,社会体系是通过优化打造平衡经济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两个层面。日本大胆尝试克服问题,并且日本也想呈现未来社会,而未来社会是为了克服和面对挑战创造的新社会,日本高质量的价值用于改善社会生产力,同时在艺术和文化领域都有高质量内容。日本在过去很多年培育出来的艺术和文化,所以日本政府在推动和使用数据内容,通过AI技术增强工业竞争力。这一类工业化将会渗透到每一个领域,包括三阶段:
一是,数据驱动的AI使用,可以在每一个领域都能快速发展。使用AI和数据在每个行业都体现出来了,而新的服务行业也将开始出现AI运用。
二是,广泛使用AI和数据,不止是某些领域,在2025年广泛的应用AI会成为现实,AI和数据将会更加进步,包括在服务领域会有更一步的AI使用。比方说所有区域都是彼此互联互通的,事实上机器人和人合作可以产生很多很好的效果,也有很多功能需要产品的融通。
机器人会进入第三阶段,比如说自动化服务已经超越了现有法律法规的范畴,新的产品也在更多地产生。
介绍一下日本机器人错失良机的案例,日本手机服务在上世纪90年代末曾经提供尖端服务。当时绝大部分国家手机最多只有语音和短信两种,但是日本很快建立了可以在手机上使用电子邮件和浏览器的环境。配备了摄像头,而且还有电子货币,但是不同的通信运营商规格不同,这项服务也不完全符合互联网的要求。他们曾试图在海外扩张但并没有成为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最后在2000年通过智能手机这项业务迅速消失了。
外部原因是平台在提供端和用户端都缺乏可扩展性,根本的原因在于厂家决定规格,消费者接受并使用,并不是完全单向的。价值已经从产品本身扩展到使用产品,但因为不完整所以没有获得全球的标准。包括汽车业在内的大多数其他行业可能都一样存在这种情况。
我们学到了教训,作为服务提供,使用产品必须要和消费者分享,另外重要的是用户对制造商的反馈,这意味着产品是承载服务的载体,为此必须迅速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并在生产线上迅速反映出来。需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机制,通过将服务纳入传统价值链,比方说规划、设计、制造、销售等,使用户和供应商在两个方向上保持联系,需要三个主要:(1)基于个人用户理解的新营销,通过用户向供应商反馈信息来实现,连接相应的制造系统;(2)互联制造系统,产品有各利益相关者通过需要在最佳的时间造;(3)刚好赶上在适当的时候向用户提供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所有机制都是未来制造业所必须要的。
为了使每个制造业都有机制,利用人工智能就变成必不可少的,随着人工智能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复杂,制造业和服务业将合并。此外,价值的定位也从出售和拥有物品转变为通过产品提供服务,许多制造业预计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曾几何时”这样的话日本人经常说,好的产品永远不会卖不出去,但这些人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感到非常困惑。所以,改变思维方式和结构难度非常大,同时也需要大量的成本和时间。
针对结构化的变化提出了新系统——服务平台和服务系统的平台。由两种技术组成,建立服务平台的通用技术,这不仅用于提供服务,也用于制造业。对现有功能进行组件化,并将它们合并到服务平台中。其次企业、地方政府会选择相应的智能,最终构建相应的服务体系,在社会5.0中提供单一产品和服务需要很高的成本和时间,因为服务由多功能和制造单元组成,必须避免浪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让每一个企业和地方政府能建立自己的服务,通过现有的功能和服务系统之间插入服务平台,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和时间开发各种服务,也可以灵活地应对社会的变化。建立前沿服务共性技术,这意味着使用此服务平台在每一个应用程序领域构建高级服务。
实现平台需要新的先进技术,给大家介绍一个案例:
一是社会资源信息集约利用技术,需要技术收集各种社会资源信息,比方说事物、人、计算机资源等。具体来说这些研究在先进传感技术、传感器和器件的小型化集成技术、网络集成技术领域都是必要的。在现实2.0社会中人们和系统是相连接的,未来适当地利用从人类获得的信息需要智能对话处理技术读取人类意识、性感、意图,并随后进行相应的处理进行优化。
二是现实2.0版本处理的数据是由表格表示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的混合,像传感器数据、图象数据、语音数据等。因此融合技术需要通过语义、耦合等方法来混合和处理异构的数据。为了实现数据的语义结合,通过信息的意义和相关性来整合,因此不能仅仅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常规处理出来实现。原数据、词典、集成技术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三是物联网技术在人与物之间进行实时大规模的交换信息,需要在现实时间里在系统、人员、事务中实时处理大量的技术,比如说(022929),以提高系统处理速度的实时网络技术;硬件与网络相结合大量计算机上进行大规模分布性并性处理的技术。
四是边缘计算技术,在现实2.0的世界中有必要处理关于事务和人的大规模数据。原因在于在中央计算机中收集和处理所有数据会增加系统的负载,所以很难处理延滞和处理的性能。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将计算机放在网络边缘的传感器附近执行处理,并将结果发送到中央计算机来处理传感及数据。边缘计算数据需要去中心化,这可以减少系统的负载,同时也可以减少信息处理的延迟,从而使系统和支持现实2.0的计算系统具有实时性的建造。
为了实现建议,需要进一步创新人工智能的技术,所以日本政府成立了人工智能技术战略委员会,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控制塔。科技部于2016年启动了AIP项目(先进综合情报平台项目),为此JSTs成立了AIP网络实验室,由相关网络领域组成,以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等领先的技术,我们正在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传递,同时也在推动国际合作,当然在中国增加与中国的合作。
(文 | 横山聪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北京代表处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