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行业现状:截止到2019年12月31号,中国充电桩已经超过了100万根,最终大约是120-130万,其中私人桩是在70.3万个,公用桩差不多是52万吨。根据公安部数据,2019年中国的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大约360多万台,车桩比约3.1:1,保持连续5年的下滑趋势。3.1:1的车桩比实际上也是2015年国家提出来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指南,提出 2020年一共500万台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480万根充电桩。目前充电桩的布局有待完善,和美国1:1相比,美国更多的是私人桩,公用桩的数量并不特别高。
中国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上公用桩的数量差不多是7.9:1。而美国2018年底的新能源车的保有量比上公用桩数量是16.8:1,实际上中国快充桩的布局应该来讲的话还算是很不错的。但是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布局,很多桩布局在高速公路上,也有早期一些运营商跑马圈地,选址也不是特别合理,而且早期有很多交流桩,对客户的充电体验也不是特别好。所以诸如这些问题,目前公用桩的数量一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巨大空间,另外一方面利用率并不是特别高,2019年上海的公用桩利用率只有2%不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都非常明确的表达未来以快充桩/直流装为主,因为这些装会给客户更好的用户体验。
特斯拉入局带来的影响:特斯拉不仅仅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非常领先,在充电桩领域也非常出色。2019年年底把V3超级充电桩进行开放。V3最大的充电功率能达到250千瓦,明显高于V2。特斯拉的超高功率充电桩的技术,会带动国内的一些相关的运营商。特斯拉在过去6年在中国建造了大概300座的充电超充电站,覆盖了中国140多个城市。在今年年初1月份的时候,明确提出来预计新增的桩的数量,预计新增达到4000台以上的充电桩。可能会刺激中国本土的运营商去加快整个快充桩的布局。但是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对整个的国内的充电桩运营商并没有直接的威胁,因为超充站只允许特斯拉的车进行充电,并不对外进行开放。毋庸置疑,特斯拉在中国巨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实际上也会利好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