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儿子特斯拉。
不到一年时间,上海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从空地到交车的商业奇迹,震撼了全球产业界。说实话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引进了无数的外资,在中美? : i ? A {贸易战的大背景下,但对一家美国企业能好成这样的,简直比亲儿子还亲的,绝无仅有。
- 土地白菜价。上海政府以不到10亿的价格对其转让了1297.73亩土地,每平米均价1125元,在寸土寸金的大魔都,这样的价格仅为市场的十分之一,绝对的白菜价。
- 贷款政策。超国民待遇的贷款政策,利率比大型国企能拿到的还低,多笔贷款要么不用担保,E ^ m要么拿出来的担保还是我借你钱造的,你用我借你的钱还我的债,万一1 m v E s v有个三长两短我还W , d没有追索权。这样的条X 9 j _ D p ( Z H件,理解成“白送”也未尝不可。将心比心,这样的条件只有亲儿子才开8 , *得下手。
- 超级, E % # + ,补贴。除了优惠的贷款政策,特斯拉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直接送钱,作为对工厂制造设备的投资,上海政府E i T h直接提供8500万美元补贴激励,赤裸裸的白给。
- 政策支持。特斯拉项目列入l d k ) h i * b上海市2020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各类审批环节一路绿灯,很多审批都是“先上传后补票”,政府成立专门的服务组,任何条件马上满足,特事特办。
综上,特斯拉绝对是“亲儿子”待遇,土地是我们的,钱是我们出的,具体的施工建设也是我们做的,市场也是我们的,怪不得马斯克开心的手舞足蹈。众所周知,外资车企来华投资都是合资模式,不论强大如大众还是丰田,但特斯拉(中国)是个外资独资项目,是中国历史首个外商独资的整车制造企业9 s * ) B = $,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二、对特斯拉这么好,是为了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吗?
来我们先看一则新闻,看看同样的事情,特斯拉在德国碰到什么样的处境。
德国民众街头抗议特斯拉超级工厂
很多文章说中国之所以对特斯拉这么好,是因为想像苹果一样,通过特斯拉拉动相关的电动车产业链,鲶鱼效应,敲打国内不知进步的车企,促进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但是这样_ / | A B的观点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真的站得住脚吗?
- 特斯拉不是苹果。苹果是开创先河的伟大公司,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的竞争优势,但特斯拉没有,他不具有商业竞争排他性,多年来,特斯拉赔钱赚吆喝,靠补贴抢市场,常年处在疑似庞氏骗局的尴尬中,还是要靠举债才能生存。扶植大众等老牌企业或本土品牌不能带动[ V + B新能源产业链吗?
- 特斯拉技Q L ( v # F术并无绝对领先。特斯拉无论$ ~ B % Y &是电池技术,还是电机技术,及其他的造车技术也好,并无4 C ~ e K o 6什么吊打其他企8 % = W E T P 8业的核心技术,以资源整合为主。
- 中美贸易战波w o及到车企。举个例子,同样的电动车企业,其实中国比亚迪在电动车特别是电动巴士上一直是全球领先企业,甚至悄悄已经占据美国电动大巴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但19年底,美国通过国防授权法案,禁止使用联邦资金购买中国巴士和列车,直接打压比亚迪。
三、中国在特斯拉背后的隐秘布局。0 ] 2 d
同样在上海,上海大众新能V ) U N $ e ?源MEB工厂也已悄悄建成并h m F计划在今年内投产,与特斯拉沸沸扬扬的热闹相比,作为目前全球最高端 f K C Z t先进的电动车工厂,上海大众新能源MEB工厂得到的支持与关注简直不能同日而语,都是1 | # s 4 v新能源,都可以拉动相关产业链,待s ^ +遇天差地别,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两则新闻。
埃隆马斯克的“火星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特斯拉的关联公司S$ 6 %paceX计G J . [ Y划于5月中下旬发射b ? f W = ? ) 8载人龙飞船,这将是该公司历史上最重要、最具历史意义的一次发射。如果计划进行顺利,载人龙飞船的Demo-2任务可能使SpaceX成为历史上第一家使用私人制造火箭和飞船将人类送入轨道的公司。
特斯拉本质上讲不是一家单纯的电动车公司,为什么要做电动车呢?马斯克给出的理I @ E i k O D由是未来人类移民火星的时候,化石燃料的车用不上了,需要电动车,所以特斯拉的也是一直按照这个思路来w @ M - t 6 b z发展的。记K e l得18年被送上M z D 3 2太空的特斯拉跑车吗?目前X V B它已经完成了第一圈绕日飞行,正飞往火星。
说了那么多,给出我的结论了。其实我们中国对特斯拉这么好,其实并不是在布局电动车产业链,而是在布局太空产业链。太空产业链不论是对中国还是a 9 [ [ + % 8美国以至于整} ; ` 1 , C * b个世界,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还打?打个大西瓜啊!
记得周星驰E ! b j 8 ! ;《鹿鼎记》中有个经典的桥段,韦小宝和冯锡范两个人激烈打斗掉入洞中,意外的发现的东郊皇陵的宝藏,发现继续拼命下去毫无意义,两个人马上握手言和的说道“还打?打个大& , ?西瓜啊”。这句台词本来是周星驰天才的即兴创作,但现在想想,真是经典,把从“存量厮杀”到“增量合作”表现的太生动了。
200年前,英国经济学家h i b g { 7马尔萨斯提出,人口按c F w % v # = Q照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只能按照算术级数增长,所以不可避免导致饥荒、战争等,这就是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马尔萨斯陷阱理论”(也叫内卷化),这个理论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其本质是“零和博弈,存量厮a , = C l M v s杀”。
每次人类陷入“马尔萨斯陷阱”,保s Q P Q T K护主义必然抬头,甚至大打贸易战。中美两国什么时候进入到存量博弈的呢?应该是从奥u ^ 8巴马时代就开始了,我记得在2013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了一段对中国的观点,他说W l 0 , 4 `“如果10多亿中国人口也过a E f w T N h上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同样的z k % X X M |生活,那我们都会陷入十分悲惨的状况”,奥巴马之前的中美之间是增量合作,i Y / 3 & %美国做高科技产业、金融等高附加值产业,中国做制造业4 m / ! = X [等低附加值产业,大家相安无事,但美国万万没想到,只要中国掌握了技术,那直接化身“发达国家产业粉碎机”,我们本身体量太大,凭借体量“存量博弈”基本R * 0 S , K无敌,任何西方发达国家赖以吃饭的行业,直接给你搞成“白菜价”,西方^ u A H 5 f [ _国家怎么竞争的k 8 L i E I 4过我们?相关行业只有破产的份。例子太多了,家电啊、手机啊、通信啊、高铁啊、安防啊、面板啊、太阳能啊,很多以前西方高大上的行业直接给你搞成f ~ Y @“白菜”。所以这几年西方国家“反中”成了潮流,不论像美国一样的大国还是丹F g ! w 0 k k麦瑞典那样的北欧小国都概不例外,其实想想也理解,饭碗都被我们砸了,以后想维持原来那样的体面生活,难啊,只能靠借债来装点门面了(欧洲债务危机的来源,本文就不展开了)
如何破解“马尔萨斯陷阱”,避免] 1 # L Z -存量厮杀呢?两个方向,一个是从“深度”破解,一个从“广度”破解。我们来盘盘这两个方法。
方法一:“深度“破解法。即科技产业革命,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科技革命、最近的互联网科技浪潮等,都属于这个方法,这个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就不展开了。
方法二:“广度”] 3 N 4 q破解法。其实这个方式才是人类自古以来面对“马尔萨斯陷阱”(内卷化C g ) 0)用的最多的方法,存量厮M } ( / M X 5 I =杀太激烈了,B d K打不起我还躲不起吗,那些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迁徙概莫如是,比如我们中国历史上的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甚至B ! ~ & 2 U O b今天的北漂;西方历史上大航海时F } n代也是如6 [ L此。但是广度破解法有个弊端,受到空间的限制,目C ~ ; g前人类的足X I a Q v Y迹已经遍布整个地球,除了南北极$ i w u 0 +以外,基本没有可以扩展空S [ d g间了。
但如果有一天我们开启了太空产业,中美E 5 ; w 7 $两国估计就) 5 M a 3像韦小宝和冯锡范发现了皇陵宝藏一样,什么中美贸易战,还打个大西瓜啊?和广阔无垠的宇宙相比,地球那点资源根本不值一提,还争个屁啊,共同开发才是正道,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时代将会到来。
五、太空版大航海时代的大幕缓缓开启。
纵观全球各国的情况,未来有资格、有技术、有人才、有资金、有实力的可能参与太空产业布局的国家也只有- ! I [ a j ~中美这两个玩家了,美国的太空产业e L e +布局我们暂且不说,我国最近十几年来在太空领域从科技和商业两个方面频频布局,中国的天宫空间站计划、登月计划 、神舟飞船的迭代进化、运载火箭商业化运营、建设全球最大的射] ? 4 1 s q 0 E电天文望远镜,特别最近是我国的“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技术得到重大突破,使未来长途星际旅行成为可能。
中国“人造太阳”= + k装置
特斯拉在未来的太空产业中能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因为我们深深的知道,未来太空产业不是单靠一个国家可以搞得定,美 $ S B q国作为目前世界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中国要; ] r U ^ e 8想在太空产业有所建树,中美两国必须要合作,但在目前中美贸易战大背景下,再加上太空产业涉及国防、机密等问题,双方在现有的条件下想合作很难,这种情况Q M G - 1 s下就需要一个“中介”,作为全球最大的商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还有谁比埃隆马斯克及其旗下产业更适合当这个中介的呢?特斯拉是中美太空产业的“转换插头”,可以用这个“转换插头”把中美两套系统K l e W连接起来,非常精妙的布局与安排,我们就静静期待这颗种子开花结果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