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完拿到体检结果,发现尿酸高了,应该怎么办呢?要不要立即治疗?日常生活该怎么保健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尿酸高的相关信息。
什么是尿酸
尿酸是体内一个本身就存在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体内的尿酸大约有1200毫克,每天新生成约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处于平衡的状态。但如果体内产生过多来不及排泄或者尿酸排泄机制退化,则体内尿酸滞留过多,就会导致体内尿酸高,在医学上叫做“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形成的原因?
1摄入的嘌呤过多
长期或者一次性进食多,导致尿酸的产量增多而不能及时排出体外。
2自身代谢异常
体内嘌呤物质的代谢发生紊乱,导致尿酸的代谢异常,内源性的尿酸产生远大于“吃”进来的的,所以会更严重。
3排尿酸能力下降
大部分尿酸的排泄都是通过肾脏完成的,可是一旦肾功能下降的话就会导致排尿酸能力的下降。
4药物导致
例如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部分利尿剂、抗结核药物、免疫抑制剂、降血压和抗癌药物都有可能导致尿酸的升高。
5其他疾病
高血压、高血脂、过度肥胖、血液病、肿瘤等病症也会造成高尿酸。
高尿酸有什么危害?
1、关节
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关节腔内,可诱发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往往在深夜突然出现关节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疼痛,严重时影响走路,伴关节红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2、肾脏
尿酸结晶沉积于肾脏,可导致急、慢性尿酸性肾病和尿石症。大量尿酸结晶沉积在肾小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会突然出现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这是急性尿酸性肾病。
3、心脑血管和胰腺
高尿酸血症之所以被称为“第四高”,是因其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一样,会导致全身多器官、组织损害。尿酸盐结晶会损伤胰岛细胞,还会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升高。
哪些人容易尿酸高?
1. 大量进食肉类、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及坚果类食物的人;
2. 经常饮用啤酒、白酒、果糖饮料的人;
3. 经常进行剧烈体育运动的人;
4. 长期服用利尿药、阿司匹林、抗结核药物、复方降压药等药物的人;
5.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慢性肾脏病以及放化疗癌症患者。
尿酸高用不用治?
一般认为,对无症状性的高尿酸血症无须治疗。但也不是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因为高尿酸血症毕竟是不正常的。如果尿酸一直持续升高,那么就有可能形成尿酸结晶或者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造成肾脏的损害,引起肾结石。有的还会沉积在关节上,引起关节炎或者痛风石。所以尿酸高的人要定期体检监测尿酸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尿酸?
1. 多喝水,少喝饮料
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每天的排尿量要控制在2000ml左右是为好,另外要少喝热性的饮料等。
2. 限制高嘌呤饮食
啤酒+海鲜往往是造成尿酸高、痛风的主要原因,下面这些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
(1)肉类、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汤及坚果类食物;
(2)啤酒、白酒;
(3)各种豆类,如黑豆、绿豆。
严格控制饮食也不能偏激,例如有人坚持吃素,但营养长期跟不上,反会出现骨质疏松、营养不良。
3. 多做有氧运动,比如爬山,散步。
4. 劳逸结合,注意睡眠,放松心态,乐观面对。
5. 定期体检很重要,定期进行尿酸检查,一般3-6个月做一次检查,能有效控制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