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临终前为何痛呼“独孤误我”?独孤皇后究竟对他做了什么

导语

纵观五千年历史,各路枭雄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然而大浪淘沙之后,其中又有多少是草头天子、短命皇帝?成大事者,追求的当然不是这种过把瘾就拉倒的赌徒心态。隋唐交际之时,十八路反王纵横天下,最后出场的李渊却带走了最大的蛋糕。他如何把一场搭上身家性命的冒险游戏,变成安全系数更高的权谋博弈?晋阳起兵,是一个从高端创业并短时间内奠定胜局的成功案例。

如果能翻看后人的史书,李渊一定会是最郁闷的开国皇帝。 皇帝们按时间顺序排队的话,他前面是亡国之君的代言人——隋炀帝,后面则是盛世明君的佼佼者——唐太宗,都是点击率极高的明星皇帝。而行事低调、在位时间也不长的他,看上去只是两座高峰夹缝之间的小人物。 平庸无能之辈,优柔寡断之徒是对他的总体评价。然而,最让他郁闷的是大家认为大唐股份有限公司压根儿不是他创立的。

活在夹缝中的开国皇帝,李渊起兵的必然因素,把创业当冒险游戏

唐高祖李渊影视剧形象

豪门联姻好办事

李渊(公元566年~635年),唐朝开国皇帝。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东)人,字叔德,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高干子弟。李渊的七世祖李皓(旧唐书中记载为李暠)在晋末时,曾经在甘肃拉杆子建立过武装割据势力,自号凉武昭王。但他的儿子没能守住产业,不久后被匈奴人灭掉破产。无处安身的李氏族人只好从老板沦为打工仔,跟着北魏部队混饭吃,顶着不高不低的中级职称默默无闻,一直到爷爷李虎这一代才有所好转。由于辅佐宇文泰建立北周而立下大功,李虎成为当时八大元老重臣之一,官至太尉。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老爸李昞,北周时当柱国大将军,隋朝时被封为唐公,死后谥唐仁公。

由于父亲和兄长死得早,李渊七岁接了老爸的班,还在玩泥巴就成了国家一级公务员——唐国公。但是,小李渊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有吃有喝有地位的好处。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家里没牛人罩着,你再高贵也是白搭,惹人羡慕的贵族头衔其实等于随时可以作废的空头支票。但是别急,贵族联姻为什么讲究门当户对?图的就是个双保险。翻开南北朝时期那些门阀贵族的谱系表,你就会发现那些在政治军事上活跃的大人物,几乎都是亲戚:你的女儿嫁给了我的儿子,我的姐姐是你家的媳妇,我的夫人你见面了还得喊声三姨妈……总而言之,不管谁得势,都是咱圈子里的人,都得给咱照顾照顾。

活在夹缝中的开国皇帝,李渊起兵的必然因素,把创业当冒险游戏

隋炀帝影视剧形象

老爸没了,老妈还有娘家人呢

大贵族独孤信家有很多女儿,大小姐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史称北周明敬皇后,四小姐嫁给贵族李昞,生了个儿子叫李渊,后来大家叫他唐高祖;七小姐嫁给了隋文帝杨坚,生了个儿子叫杨广,后来大家叫他隋炀帝。 由上推理可得:隋文帝是李渊的姨父,隋炀帝是李渊的表弟。

继续推理可得:想不发达也难啊…… 因其幼年丧父,加上和自己孩子杨勇、杨广年纪也差不多,其姨父杨坚对外甥李渊颇为怜爱,史书记载\"文帝与高祖相亲爱\"。公元581年,杨坚逼北周小皇帝让位,建立隋朝。十五岁的李渊开始步入仕途,从此平步青云。 如果李渊是个平庸的高干子弟,他会加官晋爵,平安一生。但他不是。 如果杨广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李渊或许会成为忠心耿耿的能臣,但杨广不是。 如果那是个天下太平的时代,李渊则只能在明争暗斗的政治旋涡中挣扎,但那个时代不是。 李渊不是庸碌之辈。 杨广性格狭隘多疑。 那是一个乱世枭雄的时代。

活在夹缝中的开国皇帝,李渊起兵的必然因素,把创业当冒险游戏

唐高祖李渊影视剧形象

当打工仔的日子

李渊发现,当打工仔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杨广上台执政后,一边穷奢极欲地挖运河、搞南巡,一边穷兵黩武三次征讨高句丽(今朝鲜地区)。劳役、重税把老百姓推向绝境,史称\"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掬为茂草\"。这种情况下,当良民只会受冻挨饿,死得更快,当\"盗匪\"没准还能多活几天(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全国上下人心浮动,一场社会大动荡已经不可避免。 偏偏此时民间不知从哪里传出了这么一首歌谣:\"日月照龙舟,淮南逆水流,扫尽杨花落,天子季无头。\"\"季无头\"不就是\"李\"字吗?性情多疑的隋炀帝立即把打击的矛头指向李氏贵族。蒲山公李宽之子李密被罢官问罪,赶回家种田。

右骁卫大将军李浑被安了个谋反的罪名,全家三十余口惨遭灭门。一时间人人自危:谁是下一个? 杨广的矛头指向了表哥李渊。李渊和李浑一样,属于传统的关陇军事贵族,声名显赫。此时正在弘化驻守,兼知关右十三郡军事,十三郡兵马都归其调度。而且李渊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天下豪杰,深得民众拥护。这样的一个表哥,自然让杨广放心不下。 李渊政绩颇佳,并没有什么把柄可抓,要不由分说把他处理掉说不过去。但这样一个角色,放在外地掌握实权实在令人担忧。于是杨广派出使者下诏,要唐国公李渊前往洛阳面圣,觉得就算不处理李渊,放在身边也比较好监视控制。

活在夹缝中的开国皇帝,李渊起兵的必然因素,把创业当冒险游戏

唐高祖李渊影视剧形象

在弘化,李渊听到李浑一门覆灭的消息,不免有兔死狐悲之叹,同时为自己的家族深感担忧。谁知怕啥就来啥,杨广的诏书令他进退两难。去吧,岂不是自投罗网,谁知道是个什么下场;不去吧,皇帝正好有理由治罪,轻则丢官,重则全家掉脑袋。李渊知道目前皇帝的注意力正在那可信可不信的民谣上,现在去只能是触霉头,只有把事情拖一拖,等皇帝转移了注意力,才有机会度过这场危机。

于是李渊\"恰巧\"地病了,装出一脸病态来对使者说:\"我最近思念亡妻窦氏,又不小心感染了风寒,已经是卧床不起,如果出远门肯定会丢了老命。虽然我很思念皇帝,但我现在实在是不能进京。等我病情稍有好转,马上进京拜见皇帝。交代完了,又不失时机地送上一大堆金银珠宝,请求他们回去复命时对皇帝多美言几句。\" 使者们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在向隋炀帝复命的时候,把李渊如何诚心面圣但又如何病重、无法远行的情况汇报了一遍。隋炀帝将信将疑,倒也没说什么。正巧这时各地的造反运动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被搅得头昏眼花的杨广很快转移了注意力,一时也没对李渊怎么样。

活在夹缝中的开国皇帝,李渊起兵的必然因素,把创业当冒险游戏

唐高祖李渊影视剧形象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正当李渊暗自庆幸躲过一劫的时候,他在宫里当妃子的外甥女王氏却传来了一个让李渊惊出一身冷汗的消息。 这天杨广不知怎的又想起了李渊,于是问王氏:\"你舅舅是怎么回事,叫他都不按时来。\"王氏如实回答:\"他的病可能还没好吧。\"杨广哼了一声,说:\"会不会死啊?\"王氏吓得赶紧偷偷派人将这事告诉了李渊。 李渊知道,这句特殊的\"问候\"也曾经用在另一位重臣身上。 拥立杨广的朝廷重臣司徒杨素生病的时候,杨广问太医:\"会不会死啊?\"杨素听到这个消息,药也不敢吃了,没多久就惊惧而死。 论功劳,杨素南灭陈朝北击突厥,战功赫赫;论关系,杨素是杨广夺取皇位的最有力支持者。

连他这样的人也觉得难以自保,李渊怎能不惶恐? 深谙政治游戏规则的他,从来就没把自己与皇帝的亲戚关系当成护身符,也没想过要为大隋集团效忠到底。天下大乱改朝换代的局势,对杨广的不信任和对家族命运的担忧,让李渊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了。

活在夹缝中的开国皇帝,李渊起兵的必然因素,把创业当冒险游戏

唐高祖李渊影视剧形象

结语

想不被别人主宰命运,就要让自己成为主宰者。造反毕竟是风险极高的冒险游戏,虽然获利很高,但赌注太大、成功率太低。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杨素之子杨玄感造反兵败,被碎尸焚烧的下场似乎还在眼前。和那些造不造反都是一个死字的人比起来,李渊的本钱太大,但无时无刻不存在的生存危机也造成了他日后必然造反的因素之一,这也就是历史上活在夹缝里的开国皇帝。

上一篇

明末三大案之移宫案:皇贵妃绑架储君,明末的皇权争夺战

下一篇

号称“平生未曾妄杀一人”的康熙,为何对葛尔丹必欲除之而后快?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