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平生未曾妄杀一人”的康熙,为何对葛尔丹必欲除之而后快?

公元1661年,年仅八岁的康熙帝即位,与此同时,全国大陆的反清复明战争基本结束,整个中国大陆完全被清军控制。但是清王朝在统一战争中实行了野蛮的民族政策,给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各族人民带来巨大的创伤,各族人民摄于满清的血腥和暴力暂时屈服,内心强烈的民族意识时刻可能演变成复仇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清王朝刚刚统一天下的一二十年内,政权实际上完全处在飘忽不定的状态之中。

古代哪些皇帝是在国家快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至1673年,也就是康熙12年,随着三藩之乱的爆发,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了。发动叛乱的是三个汉族王爷: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耿精忠、镇南王尚之信,这些人或者其父辈早年都是投降清朝的明朝将领,在满清统一天下的战争中特别是一些关键性战役,这些人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不夸张的说,整个长江以南,都是他们带兵打下来的。

他在叛乱中登基,随即便一路征讨叛军,收复失地,他就是唐肃宗——李亨!

古代哪些皇帝是在国家快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起兵反唐,此后双方长达了八年的战争,安史判军先后攻陷洛阳和长安。

此时,大唐已经风雨飘摇,随时有丢掉江山的可能!

公元756年,李亨登基称帝,是为唐肃宗,肃宗登基后,随即命郭子仪和李光弼为大将军,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率领大军从凤翔出发,征讨叛军。

古代哪些皇帝是在国家快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唐肃宗为了尽快收复京师,答应了回纥种种条件,以寻求帮助。果然,大军在得到回纥帮助之后,大破叛军,斩杀敌军六万余人。稳定局面后又率大军前去收复洛阳。

崇祯所处明朝末年确实处境极其恶劣,明朝灭亡的责任不能全部压在崇祯身上。

但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的处境更加恶劣,却能够“再建二百年炎汉”,这才是真正的“力挽狂澜”。

古代哪些皇帝是在国家快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光武帝刘秀时期,汉朝面临着什么样的局面。

公元8年,也就是刘秀刚刚13岁的时候,西汉实际上就已经灭亡了,王莽站在西汉的尸骨上建立了新朝。

不久之后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军四起,王莽建立的所谓新朝与当时的起义军主力赤眉军、绿林军相互争战。

唯一的一点好处,大概就是天下大乱之前,刘秀在长安太学接受了王莽的“义务教育”,这也成为了刘秀以后起兵称帝的资本。

古代哪些皇帝是在国家快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

上一篇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它在当时造成的危害有多大?

下一篇

官渡之战,袁绍阵营的谋臣兵将均多于曹操,究竟因何大败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