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曹爽不听一牛人之言被司马懿诛九族,此后人为其复仇

选自公众号历史时间

160多年前,1851年1月11日,一位37岁的广州人,在广西桂平的一个小村庄,带着2万多人,发起了一场名为“金田起义”的运动,并建国号“太平天国”。这位科考四次,连个秀才都没捞着的失意书生没想到的是,这场持续达14年的起事,日后将给中国带来一场怎样的浩劫:半个中国卷入战火,至少2000多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亡的残酷战争。

这位自称是上帝的二儿子,耶稣的弟弟的落魄书生,究竟应该如何评价?

1

1863年12月,在被清军团团包围、孤城将破之时,困守天京(南京)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力劝天王洪秀全“让城别走”,洪秀全(1814-1864)对此非常生气,怒斥李秀成说:

“朕奉上帝圣旨、天兄耶稣圣旨下凡,作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尔说无兵,朕之天兵多过于水,何惧曾妖(曾国藩)乎?”

你所不知道的太平天国故事

▲太平天国起义

对于不信他创立的拜上帝会的人,天王一概统称为“妖”,不信的人,他统统要杀;自打1837年,24岁的他在参加科举考试第三次落榜后,他就大受打击、重病一场,被人抬着扛回了家,然后他开始梦见一个“华丽而光明之地”,梦中,有位老者(他后来称为上帝,他的父亲)给了他一把宝剑让他斩妖除魔。

后来,在一次醒来后,他开始自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是下凡到人间的皇帝。

2

洪秀全,是一位落魄书生。

跟长期科举不第的黄巢一样,在30岁那年(1843)第四次科举考试落榜后,他最终彻底对科举死了心,以往做过的“奇梦”,开始像种子生根萌芽一样牵引着他,科举走不通,他就以“上帝之子”的身份,谋划另起炉灶。

在中国历史上,起事造反,大抵总要跟宗教神鬼牵扯点关系,才更有利于“事业”做大:从东汉末年的黄巾军与太平道,宋代的方腊与摩尼教,明代朱元璋与明教,以及清朝风起云涌的白莲教,不拉扯个宗教闹事,好像都不够高级,都不好意思出来混了。

你所不知道的太平天国故事

▲自称是上帝之子、耶稣的弟弟的“天王”洪秀全

所以同样“以神之名”的洪秀全,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传教和起事,披上了金灿灿的外衣。在那场宏大的史诗般叙事和传教讲述中,他是上帝的儿子,耶稣的弟弟,是来到人间的至高无上的神。

3

既然是“神”,那就和“妖”,一定势不两立。

这种对于对立面的仇恨,首先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的彻底摧毁上面:对于自己创立的拜上帝教以外的一切意识形态和偶像崇拜,例如孔庙、佛寺、道观、尼姑庵等,洪秀全及太平天国的做法是“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庙不焚,无像不灭”,“诸凡百神皆为妖魔,遇庙像辄焚毁”,以致“所过庙宇祠观,无论土木形骸,金碧神像,悉遭残剥”。

而对于胆敢背诵诸如儒家文化典籍和佛经、道教经书之类的行为,洪秀全以神之名颁发的谕旨是:“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

在建都天京后,洪秀全对于儒家文化的摧毁更加用心:“所陷之处,凡学宫正殿两庑木主亦俱毁弃殆尽,任意作践,或堆军火,或为马厩,江宁学宫则改为宰夫衙,以璧水圜桥之地为锥牛屠狗之场”。

你所不知道的太平天国故事

▲洪秀全称王

对于中国的传统偶像崇拜,洪秀全最讨厌的就是龙王庙,因为继承了《劝世良言》的说法,在洪秀全看来,龙就是蛇,而蛇就是魔鬼撒旦;另外在太平天国的语境中,所有庙里的神像菩萨,统称为“该杀”,在太平天国刊印的宣传册中,凡是涉及菩萨的名称,一律换成“该杀”,对于观音菩萨称为“观音该杀”,对于文殊菩萨则称“文殊该杀”。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四次灭佛事件,统称“三武一宗灭佛”,但在这四次灭佛运动中,对于和尚尼姑的做法,也仅仅是让他们还俗而已,但太平天国对于和尚、尼姑、道士、道姑,是毫不留情的“杀杀杀”。因此,在攻下江苏镇江后,太平军对于著名的金山寺的摧毁以及僧人的屠杀,让洋人看了也感到触目惊心。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就是大清帝国的原教旨主义者。

4

在后世的美化中,太平天国似乎是一个温情脉脉的人间天堂,是一群农民兄弟为了反抗阶级压迫,奋起抗争的追求光明正义之举,然而,史书中的真实,无处不渗透着血腥。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都以血腥闻名,曾国藩被称为“曾剃头”,当弟弟曾国荃为了杀掉8000多太平军降兵而内心不安时,曾国藩甚至写信安慰他说多杀点人没关系:“何必以多杀人为悔”;而李鸿章更是将苏州的几万降兵全部斩杀;对于清军而言,杀良冒功,屠戮平民、肆意抢劫也是常有的事。

最爱君无意美化清军,但也绝不掩饰太平军。

作为一个具有清教徒意味的农民王朝,在与清军一样喜欢屠戮敌军的同时,太平军还有一些特殊爱好:对于看风水的堪舆先生、算命的、看相的,包括妓女、女巫、戏子,以及奸淫、赌博、吸烟、吸鸦片的人,凡是抓住,也统统杀掉;另外,干活不卖力要杀,辱骂长官要杀,口出怨言要杀,饮酒者杀,编歌谣、讲故事,不合教义要杀,看了儒释道等“妖书”要杀,收藏“妖书”也要杀,甚至在太平天国内部还禁止聚众演戏看戏,否则“全行斩首”。

另外,在天平天国内部,还不允许剃发、刮胡须、刮脸,如果境内民众私藏剃刀,则一律处死,因为太平军反清,绝对不允许剃发之类,否则将以“不脱妖气”进行斩首;所以,不仅是清军,有时连太平军内部,也自称为“长毛”。

而在洪秀全和太平军看来,这是一种具有“清教”意味的人间“净化”运动。

你所不知道的太平天国故事

▲19世纪法国画刊刊载的洪秀全出行和天王府图

1860年底,曾经在广州为洪秀全传授基督教义的美国传教士罗孝全(1802-1871,原名Issachar Jacob Roberts),怀着对太平天国和学生、“天王”洪秀全的美好想象,辗转来到天京,然而他在太平军统治各地,看到的却是到处被砍掉脑袋的无头尸体;而负责护送他的小官员,仅仅因为一位穷人冒犯了他,就要将他斩杀,幸亏罗孝全多次劝阻,“那人才保全了性命”。

1862年1月,曾经担任太平天国洋务丞相的罗孝全最终逃离天京,在目睹太平天国内部的血腥主义后,罗孝全说:“我现在反对他们(太平天国)的程度,并不亚于当初我支持他们的程度,而且我认为我有充足的理由这么做,(洪秀全)是一个狂人,没有任何有组织的政府,根本不配做一个统治者”。

“他们的政治系统和他们的神学是一样的薄弱可怜。我不相信他们有任何的政治组织,并且不相信他们知道要组织一个政府。一切要务好象完全存于军法,由最上级到最下级的当权者都是在杀人这条线上走。

当时,清朝的刑罚,在世界范围已经算非常残忍,拥有绞刑、斩首,对于十恶不赦者更是会使用凌迟;但太平军的死刑方式,却更加多样化:除了凌迟,还有将人活活烧死的点天灯,五马分尸,桩沙(把人放在大石臼里舂死)、剥皮等酷刑。

罗孝全后来回忆说,太平军内部根本没有审判这个说法,一切的杀人都是看心情和临时起意,只要想杀就杀,而对于抓来的壮丁,如果感觉粮草不够,太平军也会毫不犹豫地杀掉。

你所不知道的太平天国故事

▲法国画刊刊载的天王出行图

在1854年发布的《讨粤匪檄》文中,曾国藩就用太平军经过之地的老百姓的亲身体验,这样写道: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其掳入贼中者,剥取衣服,搜括银钱,银满五两而不献贼者,即行斩首。男子日给米一合,驱之临阵向前,驱之筑城浚濠。妇人日给米一合,驱之登陴守夜,驱之运米挑煤。妇女而不肯解脚者,则立斩其足以示众妇。船户而阴谋逃归者,则倒抬其尸以示众船。粤匪自处于安富尊荣,而视我两湖三江被胁之人,曾犬豕牛马之不若。此其残忍残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憾者也。”

抛开成见不说,曾国藩的檄文,很多都是用老百姓感同身受的案例,描述太平军的残暴举措,而即使是起初保持中立的外国人,在纷纷在外围,甚至是在进入太平军统治区域后,看到了他们认为骇人听闻的惨状;对此,1850年创刊于上海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就写道:“太平军误导公众多年,是被唤醒的恶魔。”

5

一个美丽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天国,在后世的传说中,总是烂漫且高贵的。

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乌托邦”天国,可一点也不美。

近年来的历史界评论中,即使是指称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矫枉过正”的论者也难以否认的是,太平天国本身所弥漫的血腥和反社会、反人性:

对于居民的日常管理,太平天国起初实行的是军事共产主义,禁止拥有私人财产,否则将予以斩首;当然,这种规定是针对普通民众和士兵而言,太平军内部的高官则不在此例。

通过搜刮普通民众的私人财产和抢掠,太平军建立了一个天国“圣库”。曾经混入天京的清军奸细张继庚,在偷递给清军江南大营统帅向荣的信函中介绍说,太平军“圣库”最高峰时拥有1800多万两白银,后来,这些搜刮自普通平民和士兵的巨额财富,最终被太平军高级将领们瓜分殆尽——其中1864年天京城破时,忠王李秀成就是由于携带了太多金银珠宝出逃,以致身份暴露被抓。

你所不知道的太平天国故事

▲传说中轰轰烈烈的起义

不仅是管钱,太平天国内部,还禁止普通民众祭拜自己的祖先,按照旧历过年,并且管理民众的各种“性事”,对老百姓的“炕头”也进行管理控制:

“立国”之初的金田团营时期,太平军取消了家庭,并将男女老幼分别设馆分居,男子随营,妇女则编入女馆,平时不得相见,除了各个“王”之外,军民统统被暂停婚娶,即使是夫妻也不得同居,为此,太平军内部的冬官又正丞相陈宗扬、镇国候卢贤拔,就因为跟妻子私会,而分别被斩首示众和削去爵位。

由此,太平军内部军民开始不断叛逃,从1851年“建国”,一直到1855年,太平天国才宣布取消女馆,允许男女匹配婚娶,恢复家庭生活

在商业方面,太平天国甚至一度取消天京城内的商业贸易,并没收商人的资本和货物,由此导致整个天京城内经济萧条,生活物资严重匮乏,对此,太平天国采取的“变通”做法,是在天京城内北门桥一带开设“公营商店”。

由于禁止私有财产,天京城内的工匠也越发不满,并进行消极怠工,或是悄悄逃亡,最终在无奈之下,太平天国只得逐渐承认私营工商业,以挽救濒临崩溃的商业经济。

6

在一个虚构的美丽“天国”之中,读近代史的人们,发现了一个非常诧异的事实:

那就是尽管太平天国时期清朝灾荒频发、饥民遍野,天地会、白莲教等起义风起云涌,然而以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首的知识分子,却在各种日记和文书中,反映了他们对于太平天国的惊诧疑虑和恐惧,尽管大清王朝本身已腐朽不堪,然而在他们看来,太平天国却是一个更加可怕的,对于传统社会的摧毁者,最终,他们被迫站在了已经腐朽的清王朝的一方,以对抗一个看起来更像是邪教徒的太平天国集团。

你所不知道的太平天国故事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就表示:

“自古生有功德,没则为神,王道治明,神道治幽,虽乱臣贼子穷凶极丑亦往往敬畏神祇。李自成至曲阜不犯圣庙,张献忠至梓潼亦祭文昌(星君)。粤匪焚郴州之学官,毁宣圣之木主,十哲两庑,狼藉满地。嗣是所过郡县,先毁庙宇,即忠臣义士如关帝岳王之凛凛,亦皆污其宫室,残其身首。以至佛寺、道院、城隍、社坛,无朝不焚,无像不灭。斯又鬼神所共愤怒,欲一雪此憾于冥冥之中者也。”

在曾国藩们看来,即使是残暴如明末清初的李自成和张献忠,他们也对儒释道和鬼神,保持着相当的敬畏,然而太平军却以“摧毁一切”为使命,对此曾国藩表示:

“(太平军)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在曾国藩以及多数知识分子们看来,太平军的所作所为,已经不是反对一个王朝的问题,而是触动到了一个文明社会的根基,那就是对于“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不分青红皂白,像极端宗教主义一样的狂暴性摧毁,所以,他们选择站在了腐朽的清王朝一方,不仅仅只是出于所谓的“阶级立场”,而是更加深刻地关系到了知识分子对于文明社会的认识与坚守问题。

7

在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们看来,谁坐天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问题是,关于文明社会的某些基本原则:例如对于儒释道的敬重,对于鬼神和祖宗的信仰,以及尊重私有财产、商业经济的自由流动,这些基本的东西是不能撼动的,清朝虽然腐朽、内部也千疮百孔,但是满清的统治者,是承认这些基本准则的,遗憾的是,作为“长毛”的太平军并不承认这些,由此,太平天国最终将自己,逼到了与文明社会的对立面上。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西方人对于这场战争起初保持中立,他们对于传说中信奉“基督”、跟他们拥有“相同信仰”的太平军甚至不无好感,而在后来,随着洪仁玕的加入,太平天国看起来也拥有了某些先进的“理想”,但老外们很快发现,太平军真正干起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你所不知道的太平天国故事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当时的英国公使文翰,法国公使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都先后访问了天京,起初他们觉得太平军非常友善,但很快他们就发现,太平军对于传统社会和基本社会准则的破坏力实在太过惊人,1861年,英国来华特使布鲁士就写报告指出:

“太平军这个叛乱运动,已经没有希望了,没有一个正当的中国人乐意与之合作,而他们的工作,就是烧杀破坏,除此以外,别无所事。”

而在听闻太平军的种种信息后,起初也很亢奋的卡尔·马克思,最终从“革命”的兴奋中清醒过来,他评价说:

“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8

就在天京被攻破的前两年,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正式发表《解放奴隶宣言》,与太平天国战争(1851-1864)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前后相随的是,美国的南北战争(1861-1865)当时已经进行到了第二个年头:在东西方,一边是一场腐朽帝国的混乱内战;一边,则是一场决定一个世界超级大国崛起的关键对战。

我们很难想象的是,洪秀全、曾国藩、慈禧与林肯,竟然是同时代人。

就在林肯发表《解放奴隶宣言》的同时,至少拥有八十多位妃嫔的天王洪秀全,却仍然在天京的皇宫之中潜伏不出。在1856年的“天京之变”中先后诛杀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逼走翼王石达开后,洪秀全继续躲在宫内深居简出,并将政事委托给自己的两位哥哥洪仁发、洪仁达等进行管理,假若没有李秀成、陈玉成等年轻将领的崛起,太平天国的命运,或许早在1856年后就已岌岌可危。

自打1853年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就对政事不闻不问,起初,杨秀清没死之前由杨秀清管着,杨秀清被弄死后,洪秀全开始疑神疑鬼,并大肆委任自己的亲信进行管理,但他自己,却依然躲在深宫中不见人影,在从1853年攻入南京,到1864年病死的11年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干的最多的事,竟然是像一个女人一样,管理后宫、打女人和写诗。

你所不知道的太平天国故事

▲似乎难以置信的是,林肯是洪秀全、曾国藩的同时代人

洪秀全性格脾气很差,动不动就打杀后宫嫔妃,由于天王府中没有太监,除了洪秀全外没有其他成年男子,因此,让人感觉震惊的是,洪秀全经常亲自动手打杀妃嫔——在太平天国“旨准颁行”的正式官书《天父诗》一百一十六中写道:

“天兄耶稣在石头脚下凡圣旨:天兄曰:稫多小婶有半点嫌弃怠慢我胞弟,云中雪飞。”

这段话说的是,当时的太平军高管萧朝贵,假装天兄耶稣附体说,稫多(这么多)小婶(指洪秀全的一群妻子)有半点嫌弃怠慢我胞弟(指洪秀全),云中雪(刀的隐语)飞。意思是说,女人们要是不听话,那么洪秀全跟手下们,就要开杀了。

而在另外一首由洪秀全亲自写的、太平天国“旨准颁行”的《天父诗》中,洪秀全更是写了他对后妃们的要求:

服事不虔诚,一该打;

硬颈不听教,二该打;

起眼看丈夫,三该打;

问王不虔诚,四该打;

躁气不纯净,五该打;

讲话极大声,六该打;

有喙不应声,七该打;

面情不欢喜,八该打;

眼左望右望,九该打;

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在一个自己建立的“天国”草创,始终面临强敌进攻的险恶环境中,我们几乎难以置信的是,洪秀全在天京的11年中,就是在这种无聊的境况下过日、无所事事、没事瞎忙。

当然,他觉得自己很忙碌,因为后宫的女人们太不听话了,他已经没空管理他的“天国”了。

最终,1864年6月1日,困守天京城内的洪秀全,最终在饥饿和疾病交织中去世;他死后一个多月,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领湘军攻破天京,并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抢劫,至此,为时14年的太平天国终于陨落。

此后,这个“天国”从民国开始,被不断神化成一起伟大的传奇,而真相究竟如何,早已埋没烟尘。

上一篇

曹植虽七步成诗,但最后走一步都难

下一篇

不可一世的太平天国运动六位领导人,最终结局有多悲残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