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活了38年,一个大老爷们,4岁开始登基,在位34年之久,然而他的皇权自始至终都被慈禧太后掌控,真让人为他捏一把汗。
而现代人除了对光绪表示同情之外,对慈禧独揽大权47年颇有意见。从另一方面来看,是光绪的懦弱成全了慈禧太后的霸道专制。那么,当慈禧太后遇上雄才大略的康熙帝,结局将会怎样?
一、慈禧太后与光绪
1875年同治帝崩逝之后,慈禧为了能名正言顺地把持朝政,在选嗣君时,力排众议,亲自指定醇亲王奕譞的次子,也是自己妹妹的亲生子爱新觉罗·载湉。那时的光绪才4岁,在懵懵懂懂之中,就被立为新帝。
慈禧对光绪的控制欲极强,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保护自己手中的权力。
她一方面对光绪着力培养,一方面又对他严加管教,切断光绪同他的父母之间的感情纽带,甚至不让他见自己的亲生父母。光绪的母亲想来看他,并带着他喜欢的食品,要求进宫探望,每次都被慈禧无情地阻拦回去。直到许多年以后,光绪的母亲醇亲王的福晋病危了,他才获准重新迈进醇亲王府大门。
而对于光绪的婚姻大事,慈禧也是极力干预。17岁的光绪,看中了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可是慈禧却千方百计地安排自己弟弟桂祥的女儿做了皇后,即是隆裕皇后。
慈禧太后从来没有放松过手中的大权。
光绪七年,随着慈安太后崩逝,慈禧太后独自一人垂帘听政。三年后的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
1889年,慈禧名誉上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自己手中。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反对光绪帝实行的“戊戌变法”。光绪帝原本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台。大权再次回归慈禧太后手中,并开始重新训政,对外宣称光绪帝患病不方便上朝。从此光绪被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力回天的囚徒皇帝。
慈禧手握大权,直至她带病卧床,也不肯放下。她一边立溥仪为帝,一边又安排摄政王执掌军政。她即使死了也要让摄政王架空溥仪的皇权。由此可见,慈禧太后不愧是一个独裁专制的人,她享受权力所带给她的一切快感,自私专横甚至没有一点亲情味。
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47年,康熙帝在位61年,当两人穿越时空相遇一起,结局将会如何?
康熙帝与光绪帝一样,幼年8岁登基。康熙能够称帝或者说是走运吧!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临终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康熙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所以选其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
慈禧遇上童年的康熙。
相信慈禧也会如照顾光绪一样,恩宠有加。因为幼年的康熙并没有太多的欲望。康熙八岁丧父,在他十岁的时候,母亲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又病重。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他能够被选为皇太子,实感荣幸,如能得到慈禧的照顾,定也感激不尽。
慈禧遇上少年的康熙。
1667年6月,康熙六年,随着首辅索尼病故,在七月初七,14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
然而,四辅臣联合辅政的局面开始出现裂痕,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公开而激烈起来。在四人中,逐渐专擅实权的鳌拜,已表现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因受“顾命”意旨,还可以控制住脾气,谨慎从事,履行誓词。然而,不到三年,他就暴露出骄横和专权的野心,处处越位抓权,与苏克萨哈不相容。十天后,鳌拜即擅自把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杀了,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直接掌控政权。
此时,康熙帝已经意识到政权的重要性,但是他没有把对权力的欲望表现出来,反而经常召集少年侍卫在宫中作“布库”之戏,实则是收敛锋芒,伺机而动。
1669年6月14日,康熙突然命令这些侍卫把进来参拜的鳌拜逮捕。之后,他又削去另一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太师、一等公的爵位。由此康熙帝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慈禧遇上少年的康熙,如学“退隐颐和园”,估计就再也没有“晚年归政”的希望了。
因为,20岁的康熙帝已经开始带兵打仗,放手重用汉将、汉兵作战,削平三藩,驱逐沙俄,取得了战争胜利。紧接着,28岁的康熙帝又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之后,他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一路走来,权力完全撑握在康熙手中,加上他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雄才大略的康熙根本不会给独立专权的慈禧太后一点儿机会。
最终,慈禧太后在失去政权之后,或者是在颐和园里郁郁寡欢直至生命最后。
其实,历史没有如果,在当时如果慈禧不掌权,谁又能来掌控大清全局?只能说是光绪帝少了一些谋略,不懂得避其锋芒,不擅于笼络异党,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最终被困在西苑瀛台。
不知道大家觉得,当慈禧太后遇上康熙帝,结局将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