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各位看官大家好,上两回咱们说的都是明朝的一些秘事,今天咱们来聊聊清朝的一些秘闻。

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清裕陵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清代入关后,第四位皇帝,踏上皇位60年,实际掌权63年,甚至超过了他的祖父康熙皇帝。死后葬入清东陵中的裕陵。他是被民间赋予各种传说最多的皇帝。死后所葬的裕陵也同样布满疑云,令人惊叹,创清帝陵之先例。清裕陵于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开始修建,乾隆17年公元1752年完工。

为了与皇帝的功绩相称,这座帝陵不但修建的金碧辉煌,而且在许多方面突破了清代帝陵的传统规制。它所花费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各项建筑费用总计约一百七十九万两白银。裕陵选址曾几经周折。乾隆最初希望能够陪伴在父亲的身边,也就是选择葬于河北保定的清西陵。但后来乾隆考虑到如果以后历任帝王都照此办理,那么埋葬着清朝入关后前两位皇帝的清东陵可能就会逐渐受到冷落,于是他最终选定东陵园中孝陵以西的圣水峪作为寿宫的吉壤。他还留下诏令,令后代君主要遵从昭穆相间的兆葬之制,也就是父东子西父西子东。如果父亲葬在东陵,则儿皇帝就要葬于西陵,父亲葬于西陵则儿皇帝葬东陵。如此使两处陵园都能永享祭祀免遭冷落。正是乾隆开创的这一制度,形成了今天清东陵清西陵的格局。

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裕陵在建造时有许多独创之处,比如神道,旁边的石像生就很有特点。顺治的孝陵神道上建筑有18对石像生。到了康熙建造景陵时,为了体现对先帝的敬仰,只保留了其中的五对。但是裕陵建造时却又增加了麒麟、骆驼、狻猊三对石像生,总数达到了八对。此后的帝陵却没有仿照这种变化,仍使用五对石像生。为何裕陵要增加石像生的数量,增加了三对石像生是否蕴藏着特殊含义呢,这些都还是未解的秘密。

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布满地宫的精美石雕

裕陵中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宝顶下的地宫。地宫总长54米,面积达370多平方米。内部遍布各式精美石刻,堪称一座地下石刻艺术宝库。匠人仅完成这些雕刻,就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耗尽无数匠人心血,共花费白银约124万两。乾隆皇帝一生对佛教极为推崇,所以石刻中同样以佛教题材为主。

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遵从清代制度,地宫共分为九券四门。四道宫门都是用整块石料雕成的仿木构门楼,结构上有珍禽走兽。两旁的门垛上刻有梵文咒语,门垛下部雕饰呈须弥座样式。四道门的八个门扇上分别雕刻一尊菩萨,立像合成八大菩萨。每尊菩萨像高约1.5米,都作少女模样,赤足婷立于莲花台上,体态婀娜,神情柔和安详,尽显佛家的静谧与平和。

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前室的圈顶上刻着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的坐像。墙壁上还刻着大佛的藏文佛经。东西两壁的月光石上,雕刻八宝图案,圈顶刻五方佛。金券券顶上刻着三朵气势恢宏的二十四瓣大佛花。在东西两壁的月光石上,各雕刻了一尊佛像和一组八宝。其他部位则刻满藏文佛经和梵文咒语。

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地宫偏移之谜

裕陵地宫共有九券,且把券连成一条直线,与裕陵的中轴线也称风水线严格吻合。但唯独最后一座券也是最重要的金券产生了偏离。与风水线出现了一个大约15度的夹角。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布局呢?长久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有人说,前八券是按照风水线排列,而第九券的方向应该与子午线吻合。所谓风水线就是地面建筑的中轴线,子午线则指的是正南正北方向。但是经过精确测量,精确的朝向与子午线的方向并不相同。还有人认为这只是工程偏差所致,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清帝陵都为平地起建,定准方向并无困难,而且明清时期的建筑技术已经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峰,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园宫殿上可保证严格的对称结构,又怎么会忽略一个肉眼都可以明确发现的误差呢。所以,金券方向的改变,一定是有意为之。但其中蕴藏着乾隆的何种深意还需要后人继续想象。

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玄秘金券

金券是地宫中的主墓,乾隆皇帝与两位皇后三位皇贵妃的棺椁就放置在金圈内的棺床上。文献记载,他们的棺椁中塞满了无数金玉珠宝,尸体也穿着镶嵌珠玉的锦衣绣袍。

金券中最令人不解的是,当盗墓贼进入这里时,乾隆的棺椁并不在棺床上,而是位于金劵中第四道石门之后。这显然是有什么力量移动了帝王的棺椁。清陵中帝王与后妃的棺椁放在棺床之上后都会以巨大的龙山石固定。这个龙山石也称卡关石。方形石上刻有云龙纹。一组四块儿个卡住棺木的一角。龙山石与石棺床之间以卯榫方式相连,牢固异常。

同时,棺椁内还装有大量陪葬的奇珍异宝,沉重异常。要想移动这样的棺椁谈何容易。由于当时地宫中已经出现积水,于是有人猜测是水的浮力,使乾隆棺椁挪动的位置。然而,金券中的六具帝后妃棺椁中以乾隆的棺椁体积最大重量最沉。为什么其他几具棺椁没有异样,反而是最大最沉的一具棺椁浮了起来呢。而且地宫中的水是渗入的,然后形成死水,不可能流动。乾隆的棺椁又是如何飘离了棺床移动到石门之后的呢?裕陵在建成的当年地宫中就已经出现了渗水。乾隆命有关大臣赶紧维修,很快就维修完毕,排除了渗水。这次修理补救是行之有效的,因为此后一直到嘉庆四年,乾隆入葬在长达47年的时间里,地宫中再也没有出现渗水现象。可是过了129年,也就是公元1928年时,当孙殿英一伙盗墓贼进入地宫中时,这里已经有了两米深的积水。且自1978年裕陵地宫对游客开放以来,每到雨季时,地宫中都会积水。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进行抽水,否则一天之内这积水就会有十几厘米深。几天之后,水深就能没人了。同一座地宫为何在乾隆17年到嘉庆四年的47年中不再出现渗水。以后有大量渗水呢。乾隆17年维修地宫时,究竟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人们在史册中没有找到任何答案。

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女尸不腐之谜

裕陵地宫中共葬六人,1928年地宫被盗掘,当清朝遗老们前来重新殓葬时,记录了当时曾发现一具没有腐朽仍面目如生的女尸。该具女尸皮肤多皱折,仍有弹性。面目容貌都十分清晰,宛如刚刚入睡,只是头发差不多半数都已脱落。经过遗老们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皇后的遗体。孝仪皇后死于乾隆40年,也就是公元1775年,直到乾隆帝死后才将地宫封眼。当时据她被葬入裕陵已经过去了153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墓中所葬六人,有比孝仪皇后先入葬的,也有在她之后入葬的,他们共处同室,且五位后妃棺椁相同,然而,包括乾隆在内的其他五人都已腐朽的只剩一堆白骨,为何仅孝仪皇后的尸体能够保存完好呢?遗憾的是,也许是因为地宫开启惊动了地气,重先装殓后的女尸,不久也腐烂不存,只剩下了骸骨。

今天我们已经无缘见到孝仪皇后的真容,她的不朽之谜也就成了一段永远无法解开的秘密。

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伸向地宫的黑手

乾隆皇帝建起了精美华丽的陵寝和地宫安葬自己。要以无数珍宝随葬,自然是希望能够在地下仍然永享帝王之家的奢华生活。可是,正是由于他在陵寝建设中的穷奢极欲,引来了无数盗墓贼的窥视。

清朝覆灭以后,中国陷入全面动荡纷争之中。虽然名义上仍有陵户守卫着皇家陵园,但实际上早已经无人过问。成为土匪强盗,甚至是困苦陵户眼中的肥肉。十几年前,清东陵各陵园中价值连城的古玩陈设遭到多次洗劫。就连陵园四周栽种的树木也屡遭盗伐。可以说,东陵地上的珍宝已经被洗劫一空。

即使这样,也难以满足一些人丧心病狂的贪欲,他们又将黑手伸向了地宫中的宝藏。孙殿英,一个由聚赌贩毒而起家的军阀,也将贪婪的黑手伸向了清东陵。这个有权有枪将领的胃口自然也比那些土匪毛贼要大些。当发现整个陵园已经空空如也之后,他立刻决定向地宫进军。不过,究竟挖哪座地宫他的心里还没有底儿。当时距离慈禧太后下葬仅20余年,民间传说慈禧太后一生爱财如命,死后更是用数不胜数的珍宝给自己陪葬。所以,孙殿英最早将目标投向了慈禧陵。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一个老太监那里打听到有关慈禧地宫中的详细情况,同时也听说乾隆皇帝的裕陵中同样堆满金玉珠宝。于是一不做二不休,1928年,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率军封锁了清东陵,开始了盗窃二陵地宫的勾当。

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惨遭盗掘尸骨难全

被分派盗掘裕陵的是师长柴云升和旅长韩大宝。经过有盗墓经验的高手指点,他们很快在哑巴院月牙墙的隐蔽下找到了墓道的入口。为了加快速度,还出动了工兵使用炸药进行爆破。地宫就这样在炮火与硝烟中被惊醒,重新露出了真容。地宫打开之后,里面积满了水。在珍宝的诱惑之下,匪兵们蹚着积水冲下地宫。接连打开几道石门,他们并没有看到梦想中的珍宝,却被地宫中遍布的神佛雕像吓得心惊胆寒。当群寇来到最后一道石门前,无论如何用力推石门都纹丝不动,于是韩大宝下令使用炸药炸开最后一道石门。轰隆一声巨响,随着硝烟散去时,门被炸成数块儿向后倾倒,而门下正压着乾隆皇帝的棺椁。原来,由于地宫浸水,棺椁漂到门后顶住了石门。石门炸开,承装尸体与珍宝的六具棺椁出现在众人面前。匪兵们蹚着一米多深的肮脏积水,争先恐后地冲上去,对这些棺椁一通刀劈斧砍,棺椁中的宝贝都滑落出来。面对无数的珍宝,这些人你争我强,甚至开枪互相残杀,更将珍宝与尸骨抛弃的到处都是。

历史的那些事儿:乾隆地宫的不解谜团

孙殿英盗窃清陵的消息很快传开,他的无耻行径遭到了社会各界一致谴责。当时居住在天津的宣统帝溥仪听说祖坟被盗之后,更是又气又恨,痛苦的死去活来。于是,清廷遗老们致电阎锡山和蒋介石政府,要求严惩匪首孙殿英。但此时,孙殿英早已用从地宫中得到的宝贝贿赂了阎、蒋等人,所以不仅未受处罚,之后还逐步高升了。遗老们诉求无门,最终只能凑钱将被挖出的祖宗重新安葬了事。孙殿英盗掘清陵的无耻行径令人发指,他也落下了盗陵将军的千古骂名。可叹乾隆皇帝辉煌一生,死后却遭弃骨扬尸的厄运。现在的裕陵已经被重新整修一新,地宫也已修缮开放,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人们可以亲临其中,观赏裕陵中的艺术珍品,重温那些发生在裕陵的传奇故事。

上一篇

历史的那些事儿:建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里?

下一篇

历史的那些事儿:王者归来的厄运——万历皇帝和明定陵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