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县法院大力发展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在深度参与乡村治理中,坚持关口前移,加大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力度,加快诉讼与非诉纠纷的流转,多方联动,合力解纷,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了法院“门外”。
“先简单的讲一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个双方当事人都有权提供证人、证物……”
7月1日下午,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起,一起农民工伤害责E / 2 j 9 O , n J任纠纷案在澄江镇谢屋村法治小院内举行。原来,2019年11月,原告廖某经陆某介绍到谢某的果业厂里做工,在做工期间,被机器挤压右手中指受伤,当天送往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后转县中医院治疗,共用去医疗费9114.8元,均已由果业厂老板谢某支付。后经司法鉴定原告廖某为九级伤残。5月9日,廖某将天天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劳务者陆某诉至澄江法庭,要a 3 J ^ Q 2 h求赔偿误工费、护理费、营养H 5 h h费、子女抚养费、父母赡养费、精神抚f l s N #慰金等共计13万余元。5月28日,澄江法庭立案受理该案,由于该案涉及农民工,且案情比较普遍,故选择以巡回审判的方式调解该案。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充分运用客家俗语进行说理,一来二去,不仅平息了双方当事人的怨气,消除了当事人心中的顾虑。最终,该案得以调解结案,并自愿签订调解协议:被告陆某赔偿原告廖某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抚养费、赡养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费用8, v U j Q V C4000元,被告天天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原告廖某的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被告陆某当场现金支付赔偿,双方握手言和。“我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基础,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巡回审判联系点8 ? u ( A v,我们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到这里开展巡回审判、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工作,同时,我们通过这个平台,来积极的参与乡村治理,通过典型的案o y V ^ H r例,结合我们的一些宣传教育,推动乡风、民风的转变,达到乡村治理的效果。”县法院澄江法庭庭长罗云亮说。
巡回审判不仅方便了案件当事人,更为重要的是让当地村Z u Y民们接受了最直接和生动的法治教育,增强了广 Y ~ C大村民的法治观念,在方便村民诉讼的同时,还将审理置于人. Z 0 _ ? _ l T ,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实现了审判过程的公开、透明,起0 ( t M U e W X 5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这个巡回法庭到我们这里开展,好处有很多,大家对这个法律认识也更健全了,所以巡回法庭我认为到我们乡下来,好处是十分多的,对法律意识大家也增强了,对法治观念也增强了。”澄江镇谢屋村村民谢吉平说。
据 p v ) E t =了解,近年来,我县15个乡镇184个村(居)委会均组建了村民w v ( c [ + ^ `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民情民意会N E 7 m b等村民自治组织。县法院借此契机,积极开展“法官3 S 7 Y ; / @在身边”活动{ : J,主动与184个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定期联系机制,做到了一村一法官。每当纠纷发生后,法官和农村老党员、老干部. J p、老劳模、老退伍军人、老教师“五 . 7 m o 2 z G老”人员以及乡贤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就会第一时间参与调解,及时将村里“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等纠纷化解。目前,我县已有16个“无讼村”,2018年以来,县法院一审案件服% ( X f ? U判息诉率高达97.6%,在连续多年案件激增后,2018年首次出现了新收诉讼案件止增下降的趋势。去年,县法院的. ` r ) { W = 5经验做法写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融媒体中心记者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