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棚蔬菜壮大村集体经济

“去年蔬菜大棚的租赁收入是176000元,我们将拿出80%用于帮扶贫困群众,2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山塘水陂维修、破损路面维修等……”7月8日,宁都县黄石镇石子头村党支部张连生在村民代表会上,向村民代表通报村集体通过出租蔬菜大棚的收入使用情况。

“村里面有了集体Q P V ~ v k F经济收入,许多棘手的事好办多了。”张连生介绍说,前几年因村集体经济薄l i * n g ?弱,服务群众水平偏低,党组织在群众中缺乏号召力和向心力,还被县里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让大家都抬不起头来。

巧妇难G d I 3 { m f为无米之炊。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去年,石子头村党支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在相邻的大岭村,建设了88亩村T # E u i N p集体大棚,以2000元/亩的价格租给农户种植,村集体增收17万余f _ P * H I A元,加上每年还有8万余元的光伏发电,村集体每年收入达到25万元。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得以解决,深得群众的赞誉和认可,实现软弱涣散_ s C c L { -和贫困村同时摘帽。

“在村里的大棚务工,每天有8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真的很不错。”石子头村贫困户郭小红,丈夫张罗生因血V T L @ U ; 2液病致贫,还有3个孩子在读书,全家的担子都压在她O Z V ) s # j一人肩上。如今通过在基地务工和政策性帮扶收入,她家的日子也过得红火起来。

同村的张东方,早T 8 ` G年妻子去世,儿子儿媳长年在外打工,孙子,孙女都留给他照顾。“我没x K @ R O 2 - n v有一技之长,但村里给我安排了护林员和公路维护9 u z S员,年收入达12400元之多。”

“石子头村的嬗变,让我们坚持发展主e C d %导产业,通过县级统筹推进,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今年,全县还将有100个村发展12000亩村集体大棚。”黄石镇党委书记钱枣园介绍说,以往光伏发电、征地拆迁、土地增减挂等收入渠道主要是依靠上级政策推动,经营房产物业覆盖面和带动面小,群众参与率低,获得感不强。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围绕蔬菜产业,探索出“县出资、乡建设、村管理、户种植T Z | M”发展模式,通过县乡k 5 # .统筹、跨村实施、抱团发展,促进村L q Z h 8集体经济快速融入到蔬菜产业中。同时,村民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务工和租赁经营等方式参与到产业中,实现利益联结深度融合,大大调动基层党员群众参与产业链的积极性。

连日来,在宁都县田头镇南必村蔬菜基地,工人们正加紧搭建新大棚。“我们的大棚还在建设E @ / o当中,已经有不少群众报名预定了。”南必村党支部书Z y c @ ;记郭养生介绍说,村里按照“县出资、乡建设、村管理、户种植”发展模式建设的340多亩蔬菜大棚,已经有20多农户有承租的意向。

“能回村里种蔬菜,能照顾家里,又不耽误赚钱,这是好事啊!”南必村村民武长青前两年在田头镇坪上村承包了15亩土地,尝到了种植蔬菜的甜头,听说自己村里也将建设大棚,于是第一个报名回村里种植蔬菜。

郭养生望着在建的大棚,信心十足地C } ) u i说。“新模式的实施,推动了产业发展、村集体经s S k e S P / H -济增长、贫困群众脱贫增收“三赢”,有效解决了村党组织) E i H 2服务能力弱、无钱办事等突出问题,受益的肯定是老百J X U姓。”(曾嵘峰)

上一篇

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家组到我县检查指导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审工作

下一篇

早稻开镰 村民游客笑开颜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