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水上漂” 今朝乐安居

  阳明湖上犹水岩库区湖面碧波粼粼,一群农民在茶叶基地采茶,蜿蜒公路将一栋栋白墙黛瓦的小洋房串连起来……近日,记者走进上犹县水岩乡井仔村,一幅美丽的库区水乡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h & O m ; ` D F

  

  环境好,生态美,水岩湿地吸引了游客前来休闲游玩

  井仔村三面环水,过去,这里交通极其不便,是有名的库区村、省级{ l U ^ y R深度贫困村。上世纪50年代,因为国家在这里建设水电站,村里的大部分房屋和良田被淹,村民们便纷纷在库区水面搭起木棚栖身,以船为家,过着捕鱼度日的“水上漂”生活。小木棚春M ] ` S ? z P 6天潮湿,夏天闷热,冬天寒冷,昼夜温差大,不少村民因此落下了风湿病。库区的孩子上学要靠渔船摆渡接送,生活很不方便。

  

  过去,“水上漂”生活在漏风漏雨的水上木棚,出门靠船。(资料图)

  得益于《若干意} 4 F Q / = d a见》的实施和国 : b I ~家扶贫政策的落实,2013年,“水上漂”的村民搬离了水上木棚,实现了上岸F l M _ P _ 2安居乐业。围绕“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上犹县把移民搬迁* [ [ i 0 /集中安置点作为改善“水上漂”O c 3 & a x H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头号工c L @ d程,建设了梦想家园—城南社区、水岩龙门移民新村等8个集中安置点,560多户水上人家全部搬迁上c , ,岸,彻底告别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水上漂”生活。

  r 2 . F 3 ~ i

集中安置“水上漂”的移民新村靓丽整洁

  在移民新村,记者见u | # W到杨文航带着3个女儿在砖混结构的新居一起唱歌,其乐融融。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z t 1 p障其大女儿} } C 4 Y *的网络学习,扶贫干部专门帮助联系安装了网络宽带。“要是在过去,这样的生; ? b活想都不敢想。”杨e l r y文航说,这里不仅居住环境好,用电用水方便,离村里的学校200米都不到,小孩上学很方便。村里还给杨文航安排了公益{ ` ~ O - 3 9性岗位,现在] m B m K 0 ] D,杨文航既有稳定的收入,又能照顾上学的孩子,真正实现了上班、顾家“两不误”。村民黄义平凭着以前“水上漂”时的养鱼经验,上岸后他一边在池塘养鱼,一边跑市场,做起了鱼生意,妻子胡红英则A _ p u C在村里的脐橙基地上班。一年下来,靠水产经营和务工工资以及土地流转收入,他一家纯收入有6万多元,实现了高质量脱贫。

  

  龙门茶岛鸟瞰

  

 D y j ! P @ a n D 村民过去以捕鱼为生,而现在的捕鱼节以表演为主,给乡村旅游带旺人气,更带来财气

   政策好,产业兴,群众脱贫有干劲。2012年,当地政府引进客商,通过成立合作社、土地流转,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白茶产8 { z业,目前已建成16O @ } X A 700亩N C t ) X . N ,白茶基地,不少村民在白茶基地务工。村民罗垂浩告诉记者:“今年,我在这个基地承包了46亩茶园的管理,一年下来,不但能拿到1.8万元W - # F 2 l | f m工资,还有提成1万元左右,分红也有3000多元。”

  

村里的白茶基地让. c b 2 Z t村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

 * | t  村民罗诗福是一名残疾人,以前也是精准扶贫对象。村里让他专门管理一支20人组成的公益性岗位人员队伍,他不计报酬,不怕劳累,把工作做得让政府和群众都满意。2019年,井仔村h 2 : 退出贫困u y q G /村,实现整村脱贫。近日,罗诗福z B d o ) S和其他24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脱贫光荣户、励志脱贫户受到乡党委、政府的表彰。他开心地对记者说:“昔日库区‘水上漂’,今朝生活乐陶陶。”

  

  家门口看影展,丰富u : ; H V的群众文化生活让村民乐开了花

  

上一篇

陈妍希平时坚持“四不吃”,体重一直90斤,黄渤:颖儿减肥更狠!

下一篇

杨紫替身一天800元看到替身生活照后,网友怀疑更像杨幂替身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