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赣州,简称“虔”,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也是知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但赣州却因为种种原因陷入发展困境,在评价赣州之前,让我们先走进赣州。

这里是四分之一个江西,这里是珠江、赣江的发源地,这里是辛弃疾词中郁孤台下的清江水畔,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脐橙产区,这里是世界钨都,这就是赣州。

江西省最南端的赣州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在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中,赣州辖18个县市区的规模,跟省内辖两三个县市区的新余鹰潭相比简直就是巨人。这规模甚至堪比仅有22个县市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可这巨人般的赣州,偏偏成为了江西今日发展最沉重的包袱。

今天的文章将带你仔细考察江西赣州这座城市。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山地与丘陵占其总面积的80.98%,这样的地形使整个区域显得相当封闭。

东面的武夷山脉,是江西与福建的省界;南面的九连山脉和大庾岭构成了江西与广东的界线;西面罗霄山脉中的诸山又天然地将江西与湖南分隔开来;北面的雩山等山岭又将赣州与省内的吉安和抚州分隔开。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除了赣江连通江西中北部地区外,大庾岭上的梅关和瑞金的大岭隘是近代以前赣州两条主要的对外通道。

从赣州通向潮汕地区与珠三角的通道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而在赣州行政区域内部,赣江源头的章水、贡水两大水系像经脉一般串联起了赣州绝大部分县市区。章水、贡水汇流之处便是赣州城最早的发迹之地,这两条河汇流后便成了奔腾不息的赣江。

赣州诸水系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区域内其他重要的城市也大多像赣州城一样处在河流干支流的汇合处。

上犹江汇入章水处的南康,梅江汇入贡水处的于都,西河汇入桃江(贡水支流)处的信丰,绵水汇入贡水处的会昌,濂江、渥江汇入桃江处的龙南,这些河道节点城市与赣州城联动,在古代共同构成了赣南地区的内河航运交通网。

如果你找到瑞金

就知道他到底有多么偏远了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这让古代赣州的兴衰和区域中心的演变与江西内河航运经济的兴衰有着密切联系。

三国之前的赣南地区,由于远离中央王朝核心地区,社会经济落后,赣南开发程度低。直到西晋分庐陵郡(今吉安)置南康郡,才奠定了今天赣州行政区划的雏形,南康郡的建制一直延续到隋代。

隋朝

组成现代江西的诸郡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在唐代道州两级行政格局中,南康郡被改为虔州。而从隋唐以来,随着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南移和人口的南迁,江西开始迎来快速发展期。

从京师长安、洛阳出发的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广州的水运交通干线逐渐兴起,并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后期成为最重要的南北通道。

赣州有幸成为这条国内

南北通道上的重要一环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扼守此通道的大庾岭梅关地位开始变得愈发重要。宋淳化元年(990年)从虔州分出南康、大庾、上犹3县置南安军,治在大庾。至此章、贡水流域分治于南安军和虔州的格局形成,并延续至清代。

北宋时期的江西南部

由于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据有梅关的章水流域

建立了新的行政区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现存全长3664米的赣州宋城墙,便是诞生于经济文化相对繁荣的宋代。它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北宋砖砌石城墙。

而城墙西北方向的贺兰山上(当地人称之为贺兰山,不是宁夏那个),一座郁孤台留下了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郭沫若等古今文人多少隽永的哲思。

赣州宋城墙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郁孤台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在经历了中原汉民向南方的五次大迁徙以后,赣州成了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如今除了主城区章贡区和信丰县一带外,赣州全境几乎都是客家语地区。

地跨数省的客家文化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赣州也成为中国客家文化的摇篮之一,分布在龙南、安远、信丰等县的客家围屋达千余座,其中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安远东生围还是中国最大的方形客家围屋。

圆形客家围屋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荷兰人约翰·尼霍夫

清朝时所绘的赣州风景图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涛头寂寞打城还

章贡台前暮霭寒

随着列强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沿海和长江干流港口先后开埠通商。加之太平天国运动对江西社会经济的破坏,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广州的水运交通干线开始衰落。

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1936年粤汉全线通车,彻底终结了这条中国古代内陆交通线的命运,赣州的辉煌似乎大势已去。

粤汉铁路旧图

如何评价赣州这个城市?

在交通运输衰败和传统产业发展受限的情况下,钨矿的发现却为赣南地区来了新的机遇。1907年,中国首座钨矿在大庾西华山被发现。新中国成立后,赣州成立了九大国有统配矿山、16个地方国营矿山和20多个集体坑口,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主要的钨原料产地。

为服务钨的开采、冶炼和加工,南方冶金学院等一批高校在赣州建成。赣州逐渐发展成为除南昌外省内第二大科教重镇。

旅游资源是有的,但更重要的还是,事在人为。

在新时代下,赣南如何发展振兴是每个赣州人都应该关注的重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在外的赣州人,向人介绍起自己的家乡时,说出的将不单单是兴国米粉鱼的喷香、南安板鸭的脆爽、宁都肉丸的嚼劲、赣南脐橙的香甜,还有这座城市令人称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上一篇

秃顶不再愁了,长头发的巧诀,或是找到了

下一篇

爱奇艺、北大、微软联合提出全景视频流媒体系统,提升VR观影体验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