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晓:不忘家乡根 情系家乡人

今年3月,高云山乡濂丰村全村129户贫困户整体脱贫摘帽,勤劳的濂丰村人,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如今的濂丰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而这,都离不开一B W @ S个人,濂丰村党支部书记孙家晓。

孙家晓今年44岁,早年在q / F 8 g B上海等沿海城市从事陶瓷行业,2015年,孙家晓辞去年薪数十万的岗位回到家乡发展农业产业。2018年,孙家晓在村民的一致推荐下,担任濂江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新的岗位,孙家晓迎难而上,阅读书籍、外出学习,想尽办法给在补齐自身短板。

高云山乡濂丰村党支部书记孙家晓说:“村支部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t X h w B e , s :和纽N p | u P带。所以要不断加强支部建设,提升政治觉悟,增强支部[ p 4 Z w h B X A战斗力,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举全村之力整治人居环A Q ? p ;境,是孙家晓上任之初就认准的事儿。为了改变村民的不讲卫生落后思想,孙家x [ m晓始终亲力亲为,带头上阵。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和民房庭院整治,坚持每月开展“清洁家庭”评比表彰活动。如今的濂丰村,油路纵横,白墙黛瓦,河水潺潺,杨柳依依,村庄整洁。

高云山乡濂丰村党支部书记孙家晓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成为充满魅力的一方水土,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农民幸福指数提升了,才能真正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的振兴发展,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产业来支撑。于是,m 0 K孙家晓便充分利用自身的社交优势,进行招商引资q i P。2018年,不到两个月时间,孙家晓便为客商流转完成了466亩的土地流转,让客商最快时间建起了蔬菜大棚。今年年初,大棚顺利投入生产,不但每年可以让当地村民实现土地租金收入33.3万元,还解决了50多名村民的长J # . K | E m期固定就业。

高云山乡濂丰村党支部书记孙家晓} * : O 7 b * [ ~说:“接下来,我们要进一^ T D % ( q n 9 F步扩大现有产业的规模。其次,加大招商力度,引进适宜我村的各类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

(高杨 古清泉 报道)

上一篇

“帮办代办”暖人心 “上门服务”零距离

下一篇

镇岗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