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早在氏族社会时期,云南生活着“羌、濮、越”三大族群,他们是云南最早的先民,秦、汉时期,总称为“西南夷”,后经历时代的不断迁徙、分化、演变、融合,到了明、清两代,各族的分布和特点才趋于稳定。现在,云南除了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民族还居住这5个民族B f 8 - { 6 (

  春节不但是汉族的节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春9 + M + Q % G p K节期o | L g ] 6 D间,汉族同V H ~ 6 t D X胞喜欢玩灯,玩狮子。少] 8 I B数民族也有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十分有趣。各民族节气氛围,您是否也想融入其中?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布依族——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E w 8 ~ ~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整夜守岁。大年0 ? ) 6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初一在N F K 5 . z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V : B T G R g X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w - a G v B & L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正月三十还要过“小年”。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S G P大家w , Z 5 k , % W T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a r d ! y s征富裕有余,还吃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0 p 3 ( } P o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 [ ] B u 6 E z家家都要~ Q 0 x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E p (演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 ! @ r | : C。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M p :,重五六斤。节日期间喜爱举行抛花包活动。男女青年各分一队,双方相距约50米,划出界线,互相抛接,凡抛出界线或没有接着便为输者。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景颇族~ j 1 M + , q——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 K Q初一早晨,人们纷纷e n Z j Q U ? t h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姑娘X ? % ] v v M K N们是这项活. 5 ( 5 Y - I E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v B v i e c J 7 *,哪个小伙子u t ? H获胜,姑娘就会把水酒作为奖品送到他的嘴边。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傣族——初二、初三,一些村寨将举行“象脚鼓比赛”,选手们精神振奋、击鼓不停,谁的动作j Z 0 ~ X s优美、鼓声好即获奖。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M } 4 ? z s l,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4 7 ! = z y。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e Q k p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独龙族——过年一般在每年农= t P Z = + % t o历十二月下旬举行,具体日期由各个家族自己卜卦决定,节期长短也视准备的食物多寡而定。由于独龙族没有文字,过去邀请客人过年节,就只好用刻木或结绳作\"请柬\"a D 9 a l &。一个家族决定哪一天过节后,计算出离过节还有几天,如果以刻木记日,就在特制的木板上刻上几格,每一格代表一天,然后剖为两, & e q Z半,一半自己留着,5 & ! l j & F 1一半送给客人。以后双方每过一天就削去一格,削到剩最后一格时,就知道第二天要过节了。如果用结绳记日,离过节还有多少天,就结多少个结,然后将结绳送给要邀请的亲友,自己留一条,每过一天解一个结,解到最后一个\"结\"的时候,就知道是过年了。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卡多人,过J M b K { F年时间在农历正月初六。传说古时勇敢的卡多青年为了抵抗外来的侵^ ~ E . [ ^ o略,出征应战,临行时留下话,他们哪天还乡,新的生活就从哪天开始。战争% ] @ / O E # l结束后,因征途遥远,直到新年6 U E w初六日他们才回家。家乡人就把这一天定为新的一年开始。过年时,他们杀猪宰羊,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水族——春节期间,男女青年喜欢开展踢毽比赛。比赛项目有单踢、双踢3 e - u C +、正反脚踢、N $ M q优胜者获奖。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s w l M ` e S v ~,并吹海螺。E E o W Z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基诺族——云南西双版纳的S { 基诺族群众在过年L } n时歌手们轮番互相对歌,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时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G z ` * V 9 y鼓舞,男女青年们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情侣。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H W p ( t z f i t,家2 @ W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 : 5,从初一到十B 1 X ,六,天天红灯j @ /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i S C U J #月十五还有闹灯会。年三十家宴十_ L S 5 ~ ^ O - %分丰盛F 3 ^ w而隆重。主( R i i N e {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C F }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k L z都办灯会,灯会节目演f U F Z 4 {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 D E E h } E ?“跳神会”,人们戴上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彝族a R R L—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L V ; _ e h 6休息,表达对她们劳( M Q 9 ; x ^ G累一年的慰问。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Y _ = V ~ 3 ! R +——把春节称作“; 1 } ( ~ Z ~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T E % z @ 2 U %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V # h D X b ,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q $ L V t V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瑶族——大年初一,人们从四面八方n } n v聚到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c V 5 . ; l”。这个戏由三个人扮作耕牛、耕田的人及扛锄头的农夫,又歌又舞,表示欢庆农业的丰收。演戏时,扮演耕牛的人要善于做出各种各样逗人发笑的动作,引起观众一阵又一阵欢笑。z 8 x按当地风俗,谁能摸到牛的眉心,谁就最幸福。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拉祜族B H ^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8 g D ; 5 M N N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来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的年味吧

佤族——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 e C X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6 K l $
上一篇

吴玠:如果我在中原,还有岳飞什么事?

下一篇

北京故宫匾额上有一根箭,200年过去了无人敢摘,到底为什么?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