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菁)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整个经济的格局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变化。
在此之前,主流的论调是C端消费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B端产业互联网将成为“下半场”。而受疫情的影响,在线化、数字化推动了整个互联网浪潮更进一步向前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称,今年一至二月,Q J M U全国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35亿GB,同比增长了44.2%,2月份当月户均移动互3 E @ g联网接入流量达到8.88GB,同比增长了45.5%,达到近12月以来的最高点。
让我们看看在这场流量盛况中,哪些行业和热点应用受到了追捧,他们将带来怎样的产业变局?
三要素齐头并进促增长
其实不难理解,一二月份移动网络流量的高/ x O s _ T 6 L速增长,是新冠疫情、运营商套餐和e C b基站规模扩大三个因素共` k o同作用d A ] Z 5 V K # )的结果。
自去年12月以来,新冠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扩散,从1月中旬开始疫情的严重程度达到顶k t Y ^峰状态,并持续逾一个月之久,直到3月上旬才逐渐得到控制。在此期间,企业停工、学校停课、交通停运、商场停业,人们绝大多数的时间E q ?就处于居家状态,由此强化或催生了一批宅经济的应用场景,而其中之一就是移动互联网。
与此同时,在4G流量红利逐步消退的挑战下,运营商也通过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创新保持活跃,各类互联网应用加快向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用户渗透,使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例如,运营商推出的青柠卡套餐月费19元,套餐中包含30G定向流量和1G通用流量,甚至对头) 8 N # T L ] #条系、百度系、网易系等免流,超出套餐外的流量为1元1G。这些套餐吸引大量消费者去“薅羊毛”。同时,运营商持续落实“提速降费”政策,手机上网流量单价同比大幅下降,刺激消费者进一步的进行流量消费。
除此之外,运营商在疫情期间逆势而进,继续基站建设,促进互联网流量消费下沉。据工信部数据,截至3月25日,全国4G基站总规模达到548.8万个,行政村光纤通达率、4G通达率均超过98%。基站覆盖r _ 4 & C Z范围扩大使得消费者对移动网络的使用更加便利,减少了原本偏远地区无法使用移动网络的情况。
线上经济:互联网公司的新战场
疫情期间,十亿多人手机同时在线,超2亿人在线办公,超~ [ 0 ( 1亿学生在线听课……之A s 9 H N [ | H 所以有如此庞大8 g e # } U ? )的在线应用,并不都是突如其来的偶然,1 y l A T D而是来自于近年来各大互联网公司在游戏、直播上的推进,在云课堂、企业应用上的布局。可以说,在线应用x 9 L H f流量激增是一种必然。
游戏领域
过去的一年里,诸多互联网企业,如网易、腾讯、搜狐等都在发力游戏消费板块。2019年,网易在线游戏净收入464L 3 F.2亿元,同比增长了16%。在不久前App( u I U e - Annie发布的2020移M ^ ` u d e W动市场报告中也显示,2019 年中国用户支出排名Top10中S v Y I G 0 L网易游戏就独占= % a 4 u C -4款。
腾讯在2019年第三季度网络游戏收入达到了286亿元,微信小游戏也一路高涨。正如分析机构所言,云t l r D A游戏或将重塑产业格局,C y j ] 2头部厂商份额持续提升。
互联网企业在教育相关领域
互联网企业在教育相关领域d c N s的推进也十分快速。疫情发生后,教育部统筹推行网络云课堂,全国多省市纷纷推出在线授课、在线答疑等方案。为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互联网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优势打造在线教育平台。此前,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P I . ` } V m 8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4041亿元,预Z M 5 a # E ~ T g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4538亿元;在用户增长上,2% j * P M q t %019! x 5 ! } / ] G年中国在_ c ? / 7 `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2.61亿人,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3.09亿人。
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的在线教育市场规m # T 6模和用户规模都将大大超过这一市场预测。$ % & _ C f [ Y ,
可以说,在线教育市场已经被引爆。阿里巴巴的钉钉、腾讯的在线课堂、还有b `字节跳动等都x V Q b已经全面布局在线教育市场。以腾讯为例,从搭建企鹅辅导、腾讯课X A ! a 3堂等线上教育平台,到输出教育云、视频云、AI等支撑在线教育的技术,再到投资VIPKID、猿辅导等,腾讯针对在线教育可谓全面发力。
刚需渐消: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伴随此次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我国社会消费也将触底反弹。届时,不少线上消费会回归线下,再次O ] b { 3 ] i }下沉至现实场景中去。如何继续保持互联网流量的增量,并进一步与线下消费结合而形成融合发展的势头,就成了“后疫情”时代亟待思考的问题。
以O B 6 o @ K w b ,在线生% $ a p鲜电商为例,在疫情e c w k c 6 4 V刚需场景下,在线生鲜电商只要保障用户在平台前端线上顺利下单,及时对订单进行线下; Y 3 ] %配货和安排配送即可。
但$ O J l疫情总会过去,当人们走出家门,回归菜市场,刚需场景消失,生鲜电商们又该如何应对变化赢来新的发展?业内专家强调,若无法及时抓住疫情带来) U g E的在线经济红利,抓住激增的业务及客户需求、做好客户资产沉淀、了解客户特性,疫情过后将; l { $可能面临大量用户的流失困境。
因此,作为新生业态,互联网流量经济未来的发展,需要克服自身短板,不断探索创新服务内容,以更好地匹配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留住用户、增加“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