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晖 北京报道
7省市发布的25万亿重点项目和新基建概念瞬间点燃资本市场热情,区块链则正在成为其中关键技术元素。
“新基建”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作d Q = . .为传统基建的延伸和升级,有助推动经济格局(城市群)和经济V ] Z ] t _ w结构(数 n y 4 R B G z字经济)优化。作为新基# _ m L建效应影响下重要一环,电子政e W g , ! * N ` f务一直被视作最适宜“链改”的场景之一。
3月初北京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停车场场景开出,再次引发区块链向税务场景渗透的关注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区块链+税务”应用领域,中国目前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在北+ K 2 7 I k I京之前,已有广州、深圳、杭州、福建平潭、云南[ J : l .多地税收服务管理踏入区块链@ ( N试点时代。
多地竞速区块链发票背后,电子政务改革、发票电子化和财税体制创新的“大势所趋”,亦是数字化智能化新基建的历史机遇。
作为电B B A 5 3 3 K子政务重要突破口,发票这一门槛高耸的场景,由于蕴含着巨大数据治理想象空间和B m R &金融变现价值,也吸引着各路巨头争相入局。
多位受访行业人士认为:发票h [ a P t场景的试水,可视作区块链技术在新基建领域的重要实践。不过,助推税务部门从“以票控O ) C税”向真正意义上的“以信息控税”转变,区块链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由于电子发票还未能够跨城市流通,5 2 5 P C O 4 T发票流转涉及的耦合难题尚未得到系统解决,区块链发票带来的实质价值还在等待真正爆发。
区块链发票多地“赛马” 大厂唱主角
区块链发票频频落地,其背景在于我国发票电子化的普及推广工作正在进入关键阶段。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增值税普通电子发票已经占据45%的份额。特别是今年以来,非接触需求突然爆发,包括深圳、广州等城市国税部门均公告宣布加速推进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普及工作,并尝试在指定区域逐步取消纸质发票,实现电子发票全覆盖。
公开信息显示,m u A t2018年8月,腾讯和深圳税务D l m局合作开出国内第一张区块链s b t J 2发票。截至目前,深圳区块链电子发票开票量已超1600万张。
腾讯区块链产品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传统电子发票更像是纸质发票的无纸化改造Y R { + J V o a。“与传统电子发票p g 2 ! Y @ c 9相比,区块链发票最大的特点还是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防抵赖、防删除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让发票能够真实地还原当时{ [ o U : O的交易、支付场景,让每一次流转能够互联互通。区块链电子发票为电子发票的数} 0 a y V : a ,字化、可编程化铺平了道路。”此前,虽然一些创业公司在区块链发票的产品已有雏形,但总体看,区块链发票是一个高度依赖于各地政府部门意志和企业主体资质的场景,玩家围绕在巨头、上市公司以及有税控资质的大型企业上。
比如,深圳区块链发票由腾讯负责底层,不同场景中的上链方包括广电运通(002152.SZ)、金蝶等;杭州则主要是由蚂蚁金服提供技术支持;北京税务局的合作方是东港股份(002117.SZ);广州税务局选择了金财互联(002530.SZ)……
一位参与过地方区块链发票项目招标洽谈A ^ N c [ n , } .的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对于各地区块链发票试点,国家税务局层面没有制定统一的技术路线或相关标准,鼓励各地八仙过海,但不管对企业l + g N Y E !选择还是技术路线选择,地方肯定更倾向于大厂光环和安全可靠。
各地的赛马态势,亦反映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
有电子票据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北京首张区块链发票系统建设,东港股份采用的是IBM的F! ( , G b 4 , !abric作为底^ Q V , U K z N层,由企n O 7 2 G } M 3 v业、政府、用票企业等共同组建联盟链,通过智能合约来进行票据流转。
腾讯区块链产品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其区块链发票平台采用C + @ a自g e x主研发底层,混合联盟链形式,参与方包括税+ I p局、服务商、直连企业等,根据权限要求设置了超级节点和业务节点两种参与方式,由两种节点共同组成双层区块链网络,完成双层共识^ g Z v R ]。
广州税务局的升级版“税链”产品,则是金财互联在蚂蚁金服BaaS平台上进行的开发。
发票支点撬动数据棋局
各地B ] S区块链发票赛马日渐激烈,系统搭建投入不菲,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入局相关企业很难从单一项目中得到对等的商业回报。
前述电子票据行业人士透露:电子发票系统领w k } 5 1域竞争激烈,单纯做系统开发回报甚微。去年一家大型电子发票服务机构去竞标一家国企自建项目,d 1 A G 9招标额3000万元,中标额仅50万元。电子发票都不赚钱,区块链电子发票更不赚钱。“以某地方和大厂的项目为例,整个项目的中标金额在5 = l 9几百万级别,不足以覆盖n l 0 o =成本。”
因此,发票业务背后,企业、个人数据带来的想象空间或许才是重点。相关报告显示,电子发票对高频次交易行业的成本削减效果更高,线下行业的数据存量价值巨大,在行业渗透数量累积至一定程度后,衍生行业如银税合作辅助征信r o }业务、企业级服务等逐渐发展,电子发票行业空间才能被彻底打开。首先是数据被运用于风控环节的金融变现。据记者了解,去年以来,针对税务发票企业的贷款放款量增长极快。航天信息旗下助贷业务、微众税银、金蝶征信等平台均是其中重要玩家。这背后,其实是税务发票数据对企业经营能力的多维刻画。
一条发票z Y p W流转链条,通常涉及税局、税控设备提供商、ERP财务公司、受票方、开票方A t + @ ! x , U 5等多个参与方。从行业上下游划分看,航天信息、百望股份等税控设备提供商相当于发票“出口”,是行业基础设施,不过在“去税控”的背景下,近年来,其开始发力系统平台建设,具备极强的转型动力。
而互联网9 n + v O i a C巨头盘踞流量和交易入口,! 6 y想实现“交易即开票/ 3 t U 1 p ; Q”的电子发票闭环中 x ,的话语权,区块链技术则是一块很合适的敲门砖。据业内1 S n人士透露:前述某地方区块链发票项目,密码区实质使用的区块链hash(哈希算法),并不是税控盘赋码,实质绕过了税控盘企业。
在商业价值之外,j Z ~ G 7 g - m B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对政务部门实现“以信息控税”治理升级意义重大。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中心”亦是本轮新基建布局的七大核心领域之一,可以成为相关部门进行税务治理的重要资源。井通科技副总裁张沛告诉记者i e / / 0 t L 6 Y:电子发票作为元数据,其使用、流转、交易等作为二次行为数据可以提供更多维度,对于电子发票的服务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挖掘价值。税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政务大数据抓手,但很多地方政府还没有意识到数据治理和数据主权建设的重要性。
在张沛看来,发票存在的目的~ O ( v n 7是为了征税,开票不是目的,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发票的形态也在逐步发生变化。讨论电子发票不应该局限在就票论票上。对于政府部门要考虑如何扩大税基,降低征税成本,优化纳税体验,对于t P e ] a + /开票, o @服务企业要考虑如何依托发票服务盈利等本质性问题。
仍处于过渡阶段
虽然各地竞速区块链的势头强劲,但对( ( $ | E h g于终端: 7 d ^ 7 k n X /用户而言,体验上区别并不明显。一位区块链创业公司人士直言:对于厂3 S a w x [ m w家和行业来说,带上“区块链”就是最大的区别。“什么时候税务系统能互相自动合O 1 0 W账才是真正的落地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区块链发票项目还是在指定范围和指定生态内流转。在腾讯区块链产品负责人看来,跨城市可流通是区块链电子发票目前急Y q A d需解决的问题。如果深圳开具的发票能在省内其他地区及外省进行报销,就能真正加速降低企业及税务管理的成本。
业内倾向认为,从创新程度看,目前大部分区块链项目是基于现有增值税模式结合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尚未创造一种全新的业务管理模式,应该说还处于“过渡期”。
张沛告诉记者,传统电子发票痛点是,R R a ) q l S当发票从C端个人| 7 E p H ~ b手中的电子发票向企业发l g W h F M 3票管理系统流转时,需要依托各种互不耦合的财务系统,税务部门往往需要引进多家电子发票报账系统企业,帮助做社会化基础设施建设,但理想的区块链电子发票方案应该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在他看来,区块链发票应该做到交易即开票,开票即上链。发票从o h x S m [ m $一个板式文件,变为一个网络化、分布式存在的形态,通过私钥作为身份凭证管理,发票以分布式账本的形态存在,通过电子签名完成发票状态的更新。发票的流转环节,应该是一种权限流转,而非传统的数据流转。
但在现实中,尤B ) ] C其6 7 (在发票电子化改造仍在途的背景下,彻底改造面临巨大利益纠葛,地方也仍本着多利用现有体系的原则来进行部署,彻底用区块链技术代替传统互联~ ) w p网技术的可能性很低。
而一些没有历史包袱的新兴城市,反而在区块链发票的探索上可能更为超前。有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雄安新区对区块链电子发票的系统建设处于论证阶段。不同于其他地方政府,雄安政府非常关z , : { L M注底层技术,不仅仅关注功能,主张电子发票对企业带来的便利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只是在发票开具环节,在发票的流转、入账报销等环节,也要从底层基础设施上和技术上统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