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元小蝶 蝴蝶派
本期档案:20190404 基建设施服务之物联网监测云平台
本期 | 创业之声365
创业人物 | 源清慧虹 王鹏军
记者 | 元小蝶
编辑 | 贾凯强
目前,我国拥有公路桥梁80余万座,但处于结构监测保护下的桥梁仅几千座,基础设施监测市场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基础设施管理者和用户认知在产生变化,基础设计监测市场开始进入快速上升时期。
十年前,虽然已经出现可以检测基础设施的技术手段,但并没有很好的解决行业问题,整个监测系统无法持续发挥作用,导致了这一技术并没有被人重视。近三四年,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持续为基础设施保驾护航的案例逐步增多,从管理者到用户对于基础设施监测的重要性认知发生了快速转变,整体市场也将步入快速上升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创业公司有着良好的成长环境。源清慧虹作为一家物联网企业,以从端到云的智慧能力为核心,为市政交通、电力和能源等几个行业提供物联网精细化基础设施管养解决方案,在行业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源清慧虹 创始人王鹏军
01
基础设施监测困局:久旱初逢物联网
元小蝶:源清慧虹解决了行业中哪些痛点?
王鹏军:行业中最大的痛点在于用户急需解决所管理的资产和基础设施本身的安全可靠性问题。在几年前,我国基建领域一直处于重建设轻管养的状态,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隐含的一些风险会随时间推移逐渐暴露。交通部表示,在我国80多万座桥梁中有10多万座是危桥。但危桥不能全部拆除,否则会造成大量浪费,可考虑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又决不能视若无睹。
目前行业中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案如下:
· 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加固处置,然后依托于结构监测进行持续观测。
· 一旦桥梁产生恶化发展趋势,则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
但如何实现长期高效的监测就成为了此中焦点问题。
源清慧虹采用的超低功耗无线传感器具备超长的待机能力,传感器安装在结构物上后,能够提供长达十几年的安全监测服务。低功耗的技术优势,大幅减少了后期的运维工作。
那么低功耗是如何实现的呢?
这需要从底层到应用层多个层面联合优化传感器节点以达到预期的低功耗效果。源清慧虹的传感器并不是简单的结构数据采集工具,而是有智能计算功能的传感器,通过前端结构物的典型特征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大幅降低回传的数据量,从应用层解决了无线部分功耗的问题;同时在协议层和硬件部分也做了针对应用场景的深度优化,以达到整体节点超低功耗的目标。
元小蝶:源清慧虹是如何助力基础设施智慧化管养的?
王鹏军:在宏观层面上有两个必备条件:
· 要有全栈物联网技术能力。比如前端传感器的设计和使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数据库和云服务端大量数据使用、海量传感器高效运维管理等技术手段。
· 需要对行业本身有足够的理解。比如基础设施管理和日常的管理流程等。
具体来看,则需要在微观监控和管养决策方面进行深耕。微观监控方面,基础设施结构物往往跨度巨大,核心的结构安全指标分散在多个部位,每个不同的关键核心指标都会设计相应的传感器并安装,以了解特定指标的变化。在传感器安装后会进行无线通信和组网,把收集到的数据通过网关等回传到云服务端, 以实现微观数据的收集。
管养决策是在云服务端解决的问题,在数据回传后,云端有一整套的AI分析模型,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完成机器学习,识别出在不同的变化情况下基础设施的安全状态,把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用户以提供决策依据。
02
技术,是市场拓展最好的名片
元小蝶:源清慧虹的团队构成是怎样的,如何平衡好技术与市场的关系?
王鹏军:公司创办初期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是最重的。早期有80%以上人员属于技术研发,其他则是公司行政、市场销售团队。
早期的市场行为主要是找一些试点客户进行技术验证,所以投入较少。在17年底时,技术成熟度达到一定阶段,试点项目逐渐成熟,因此做了一些市场扩编,目前市场人员占比基本上能够达到30%-35%。
经过市场扩编后,公司整体业务规模迅速上升,近期基本上实现盈亏平衡。后续的拓展依然会保证研发投入,公司整体依然以技术作为发展的根基,在3-5年内研发投入依然较大;同时,公司还会完善在市政交通领域的技术解决方案能力、行业应用能力和行业拓展能力。
元小蝶:在浩如烟海的基础结构数据中,有哪些数据是最有市场价值的?
王鹏军:数据本身的价值是动态变化的。当前公司关注更多的是对用户直接服务的部分,但数据背后的挖掘会产生更多的价值。我国桥梁结构早期设计标准如安全系数设置等相对比较保守,考虑到实施阶段和运营阶段条件劣化,因此需要通过长期运营监测,对后期条件和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节点提供统计结论。这其实都是可以挖掘的数据价值。
03
逆境中寻找机会,发展中保持专注
元小蝶:公司发展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最需要哪方面的支持?
王鹏军: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市场本身的成熟度,当前市场本身处于比较早期的局面,需要承担教育市场的任务。但这也意味着机会的到来,意味着在这个方向上没有大量资金和技术能力超强的玩家进入。巨头企业还没有加入,这对于创业团队而言就是一个机会。
政府方面已经出台了很多文件来支持基础设施监测。但难点在于相关标准尚未达成,地方财政预算尚未列入,所以大项目前期的策划都需要重新立项,重新做财政的预算,周期相对较长。相关标准能够继续推进,地方政府实现长期规划后,项目周期就能够更快一些。
元小蝶:源清慧虹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王鹏军:目前主要是针对几大行业提供精细化管养,不仅限于监测这一方面,在监测之后,我们还会深入挖掘管养过程中的其他需求,提供更深层和完善的服务,在一个行业把业务方向做的更加完善和丰富。
同时,公司将做多个行业的精细化管养业务拓展,从交通到市政到电力等多个行业,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向千亿企业进军。
元小蝶:您会对其他创业者分享哪些创业经验?
王鹏军:
第一、一定要坚持,做事情要专注。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能成功都需要遵循十万小时定律。而有很多年轻人本来在做一个方向,却经常希望通过跳槽来达到涨薪等目的,这样会导致在一个方向的专注度不够,到一定年龄后会出现深度缺乏的问题。
第二、团队扩张的速度要合理。身边的一些创业公司一两年内从20人扩张到300人以上,这种扩张速度从管理上来讲是不合理的,会造成核心团队的不稳定,容易被团队管理问题影响。因此,在早期核心团队的能力打造要做扎实,百人之前的团队打造至关重要,如果能力足够才可以扩张。
普鲁斯特问卷
Q:您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什么?
A:周围的人对你的认可。
Q:您最希望拥有哪一种才华?
A:为别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Q:您最恐惧的是什么?
A:对未来的不确定。
Q:您最痛恨自己身上哪个特点?
A:固执和懒惰。
Q:您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A:愿意跟我长期成为伙伴朋友。
Q:您最欣赏男性身上什么品质?
A:言出必行,行必有果。
Q:您最欣赏女性身上什么品质?
A:独立自信。
Q:如果在生命的尽头,您希望自己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A:平静的离开。
Q:您平常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呢?
A:健身。
Q: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A: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