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除去疫情之外,最火的莫过于“新基建”相关话题,新基建也带火了7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轨道、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行业涉猎广泛,政府支持力度大,备受各界人士关注。
新基建是新市场,虽然理论上所有企业都可以参与建设,但是,建造5G基站、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的充电桩等,涉及的行业都是技术门槛较高,并且还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对于广大中小企业以及个人来说,很难直接参与,但是从项目混改、技术入股、知识产权入股等维度,也可以参与。新基建是经济发展的新赛道,让不同企业以及创业站到新的起跑线上,是超越还是淘汰,挑战与机遇并存。
对于创业者来说,有两个领域似乎还可以直接尝试:人工只能与工业互联网。这两个领域的技术生态更加宽泛,并且市场地盘比较大,存在的机会点更多,更容易发力。以人工只能为例:可以包含智能硬件、机器人、智能交互、AI芯片、操作系统等,都是新基建的目标。
工业互联网很多人可能会陌生,但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市场空间更是巨大。与传统的互联网平台不同,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连接工业设备,为设备提供服务。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对工业设备进行状态监测、运行优化和安全防护,使设备能够更好运转,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创造服务效益。
IoT作为工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是工业大数据的采集端口,也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前提。工业互联网也将离不开海量的数据处理、计算和储存,对面海量的数据以及复杂的使用场景,发展数字经济、构建竞争优势无疑是重中之重。就像新能源独角兽能链集团CEO王阳所述:在中国整个市场存在着结构性的空白,需要数字化的网络补充这些空白,这也将成为能源行业的历史性契机。”
新基建带动新产业,新产业也将催生出新职业。例如与工业互联网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无人机装调检修、虚拟现实工程等相关的职业更受关注。其中,工业互联网工程与智能制造工程搜索热度分别排名前两位。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短缺,也是新的职业契机。
相较于生产领域的火热,新能源汽车的售后市场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大量细分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维修技术路线不统一,维修标准缺乏统一规范的指导性文件,生产厂家自建售后服务体系或将售后部分外包给售后企业,大家各自为战,维修人才短缺也日渐暴漏。
根据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预测,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2018)》公布的数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上线车辆日故障率18.39%,按接入车辆115万辆计算,每天故障车辆数已超过20万辆。2020年“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人才缺口将达到68万人,到2025年将达到103万人。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的转型以及核心技术的升级,行业和市场都对汽车检测、维修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技术人才如不进行知识、技能的升级,将不能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这将制约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新基建浪潮来袭,新机会你可一定要把握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