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架构师必读,人人都是架构师(分布式系统架构落地与瓶颈突破)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小编:记得关注哦

来源:链闻

文:David Hoffman,Crypto 主持人兼 RealT 首席运营官

编译:Perry Wang

该文首发在聚焦于开放金融的英文付费电子杂志「Bankless」。Bankless 与链闻联合发布该文章的中文版本,Bankless 的订阅地址为:bankless.substack.com

为什么说以太坊是一种强大的「涌现结构」?来,让我们把以太坊视为一种有生命的结构,仔细研究。

涌现是什么?

当一个由互相连接的组件构成的系统,被观察到出现其组件所不具有的特性时,「涌现」(Emergence)就发生了。

  • 涌现的各种特性,是单个组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组件间相互作用的互动结果。

  • 涌现的各个特性,是一个组合系统中很多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合起来的结果。

  • 一个系统的独立组件会与其他组件一起,创造出各种排列组合。在一个互连系统中组件的数量越多,涌现的结果就越强大。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大脑

大脑中的意识是「涌现」这一概念的绝佳例子。格式塔心理学将大脑称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比其各部分的总和更大」。

可以将大脑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标注出各区域的功能:

  • 枕叶:输入和处理视觉刺激;

  • 颞叶:输入环境刺激并输出含义 / 重要性;

  • 顶叶:为身体确定时空坐标;

  • 前额皮层:根据来自大脑其他部位的信号,产生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但是你找不到大脑的「意识中心」。意识是一个涌现现象,当你把大脑各个分开的功能结构结合到一起时,意识就被创造出来了。意识是各独立部分组合成的二次产物(bi-product),但它却代表了人类大脑作为一个整体的最重要的特征。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市场

市场也是涌现现象。没有人发明「市场」;市场是由于存在对商品交换的需求而涌现的。

生产者需要一个有效的交换场所,以获取他们自己不生产的商品。作为交换需求的一个结果,市场被用得越多,其作用也就越大。较大的市场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商品种类和更大的商品数量,可以容纳的参与者数量也越多。

随着某个市场的成长扩大,会有更多的商品,会有更多可能的机会。随着市场的成长,它变成一个更好的交易场所。

市场是这个宇宙中最独特的事物之一,当使用的人越多,市场就变得越好。这种正反馈回路创造了市场的涌现产品:货币

Uniswap是理解市场这种「涌现结构」最好的例子:试验性项目起家,Uniswap 如何实现百倍流动性增长?

货币

货币是来自市场的涌现现象。商品交换的需求创造了一种新需求,即某种商品能被所有人用作交换的基础。小麦、石油、咖啡、钢铁都具有成为有价值商品的理想属性。货币也有类似的理想属性:它可以兑换成任何等值的东西,且没有损失。

货币商品作为一个基底,使用它的人越多,货币的用处就越大。好的货币具备出色的网络效应,最佳货币拥有最佳网络效应。一种货币被使用得越多,在交换中其耗损就越小。

附注:货币是一种涌现现象,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对互联网货币地位的竞争会如此激烈,以及为什么加密社区会山头林立。互联网上只有一个司法辖区,因此货币只有一个竞争空间。流动性带来流动性,货币性产生货币性。欧元、人民币或比索之类的法币之所以能与美元共存,是因为各政府有权力在其国家和辖区强制使用其货币。而在互联网上只有一个区域。由于允许互联网货币存在的空间只有一个,因此对互联网货币称号的竞争就非常激烈。

以太坊是一个为「涌现」服务的平台

以太坊的内在特征使其成为一个孕育涌现的平台。

  • 以太坊是一个无需许可的平台。任何人可以在上面建造;

  • 以太坊是一个图灵完备的平台。可以建造任何事物;

  • 以太坊是一个可组合的平台。在上面建造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与其它事物进行互操作。

这些都是为涌现服务的要素。

互联网的崛起也遵循这一模式。互联网是一个由相互连接的用户、网站和流量组成的涌现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构建任何事物,任何人都可访问

在互联网上开发不存在障碍,正是这一点使互联网得以崛起;任何人都无需许可即可在互联网上构建事物。

随着互联网的开发,其开发速度也越来越快。伴随用户的增加,互联网上构建事物的激励就越大,障碍则越小。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用户涌进互联网,最终迫使每家企业不敢在互联网上缺席。另外,用于互联网建设的工具更加强健和便于使用,也降低了网上建设的成本,使得更多用户成为互联网的建设者。这种正反馈回路就生成了;待在网上的激励也越来越高,而在网上构建事物的障碍也越来越小。

维基百科:知识的涌现平台

维基百科与 vs《大英百科全书》的故事,是开源和无需许可的价值创造模式的成功范例和力量展示。

维基百科允许任何用户贡献内容,这使其从一家与《大英百科全书》竞争的网站,变成记录所有人类知识的数据库。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维基百科文章的年增长

与《大英百科全书》的协作、中心化工作性质不同,维基百科那些看似混乱、去中心化的内容创建方式,最终创造了远高于前者的价值。与此同时,维基百科这个出色的产品不需要支付劳动报酬。成千上万的作者贡献了无尽的时间和精力,为该平台生产免费内容。

此外,贡献内容的人通常是各自领域的专家,由内在驱动去分享他们所收集的知识,这使维基百科可以有机地获取每个可能领域的专家知识。如果某个词条不正确,它往往会被知识渊博的人审读和纠正。随着人类知识的进步,维基百科会自动更新。

所有这些都是有机地发生的。

文章 :: 网站 :: 应用

互联网、维基百科和以太坊都代表着具有类似路径的开放技术:

  • 任何人都可以访问该平台,创建有价值的事物;

  • 当有人构建某个有价值的事物,平台自身也更有价值;

  • 在平台上构建的事物展现出进化的品质;它们可以改善、迭代或被取代;

  • 平台上构建的事物使所有其他事物更有用,且更易于构建。

以太坊的故事,就是其应用的故事

没有应用,以太坊就一无是处。以太坊需要应用才能变得有用。以太坊,及其代币 Ether,都是从其上的应用中获得实用性和价值。

所有应用彼此相邻

当你在以太坊上构建应用时,你是与其他所有应用在同一空间中构建。所有应用都有与其他应用相接的表面积(surface area)。这是以太坊的核心功能。以太坊内集成了虚拟机,这是加密经济系统发展的一项革命性改进,而应用能够组合在一起,这一能力也许是一个更伟大的功能。

这一功能被称之为可组合性,可组合性培育了涌现。

表面积

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商业就是应用,当一个应用被部署,它就可为他人和其它应用生成产品和服务。

一项产品 / 服务的创建产生了「表面积」。一个应用的「表面积」,是指该应用面向外部的组件,其它应用可以与之关联,在其基础上创造事物。

以太坊的可组合性创建了表面积。当一个应用构建完成,它就创建了一个产品。这个产品代表了该应用的表面积。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树、树叶、静脉和动脉、非支气管、闪电、西兰花、松果、雪花、河流、供应链、神经网络、社交网络……宇宙?

MakerDAO 的表面积

  • DAI

  • DAI 存款利率 (DSR)

  • 金库 (Vaults)

  • 看护者(keepers)

  • MKR 治理

  • MKR 拍卖

上述几条就是 MakerDAO 应用的面向外部的功能。它有很多的表面积。像 CompoundUniswap这样的应用也有很多的表面积。

旁注:Uniswap 最酷的地方是它只有表面积。DAO 的正确定义应该是:一个只有表面积的应用。代码在里面,人力在外面。

以太坊上的每个应用都产生可供他人锁定和利用的表面积。但是当各个应用相互构建时,它们也会创建新的表面积!以太坊的结构就是这样成长的:不同组件在其它组件之上建设。货币乐高!所有应用的表面积集合就是以太坊结构的整体轮廓。各应用在相互之上或周围构建,结构不断成长。

就像海龟背上的甲壳动物一样,每个应用都会增加表面积,并为其他应用生成新的表层。但是,与甲壳动物不同,应用可以改善其下方应用的福利。相互构建的各应用本质上是共生的。应用之间相互提供服务 / 客户 / 价值。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涌现从哪里涌现?

应用的线性增长带来表面积的二次方增长

以太坊上每增加一个新应用,就会产生比以前的应用组合更多的排列组合可能性。在下图中,K3 产生了 2 个可能的连接,而 K12 产生了 11 个可能的连接。以太坊上的应用越多,新应用的潜力就越大。经济蛋糕不断增长!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想象一下,上图中 K1 描绘了以太坊的创世区块。当时没有合约,没有应用;唯一存在的是原生资产 Ether:一个空旷宇宙中的单个一维点。在这个早期宇宙中,你怎么构建诸如PoolTogetherDeFiZap之类的事物?你做不到。你需要更基础的元素,才能为更高级的应用提供基础和结构。(请重新读读这篇文章:以太坊演进的技术树)

MakerDAO 之所以能在 ETH 锁币排行榜中排名榜首,是因为它创造的表面积最大。DAI 是唯一的稳定加密币,它为其他以太坊应用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新地基。MakerDAO 表面积的规模可以通过其永无止境的 DAI 衍生品清单来展示(Chai、 cDAI、 aDAI、rDAI、 LSDAI、 PLDAI),还有像 CDPSaver 这样的 Vault 服务。更重要的是,还有不断壮大的 DAI 市场列表( dYdX、 Uniswap、 Oasis、 Fulcrum、 Curve、 Compound)。

出色的应用创建了更大的表面积。DeFi 排行榜中有很多 DeFi,它们各自锁定的 ETH 可被用作测量它为其他应用提供的表面积大小的指标。Compound 和 Uniswap 为其它应用提供的表面积就很大。

PoolTogether 使用 Compound 内的 Dai,再加上自己的应用,来产生一种无损失的博彩。PoolTogether应用是在 MakerDAO 和 Compound 的表面积之上构建的。PoolTogether 还产生供其它应用利用的 PL-Dai。PL-Dai 是 PoolTogether 为其它应用提供的表面积。随着 PL-Dai 的出现,它可以被 Uniswap 轻松接入,于是其它应用要在 PoolTogether 之上建设就更简便了 !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16 个月前的 DeFi 协议的用户网络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10 个月前的 DeFi 协议的用户网络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7 个月前的 DeFi 协议的用户网络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当前的 DeFi 协议的用户网络,如果以 3D 形式呈现,那么一切都将建立在 MakerDAO 之上,Maker 变小了,因为它被分成 SCD 和 MCD,并且 DAI 和 Vault 之间的流通速度较低

以太坊是一个涌现结构

以太坊上的应用集合组成了以太坊。应用不是以太坊的一个子集,它们就是以太坊。并不存在「是以太坊」这种表述,活跃在以太坊内的各应用就是「以太坊」。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随着应用的构建、部署和组合,以太坊的结构在发展壮大。

我经常将以太坊描述为一道风景。在这个物理平面上,事物在不断新建。以太坊是建设者大兴土木的地方。以太坊上的每个应用都是一座建筑,每个都为以太坊景观的发展贡献力量。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以太坊建设者 Austin Griffith

当谈到以太坊开发者时,「建设者」(Buidler)这个词就名副其实了。他们构建和部署代码,也就是在以太坊上构建物理结构。软件工程师被称为工程师是有原因的,他们负责搭建供他人使用的稳定结构。

一个组合的结构

以太坊上的结构相互融合。存储在一个应用内的 ETH 数量,是对该应用的重量的一种度量。一个应用中的 ETH 越多,其重量就越大,对他人的引力也越大。

应用中存入的 ETH 数量可以衡量该应用对用户和其他应用的有用程度。「有用」即代表有多少其他用户和应用需要该产品 / 服务。「有用」就能激励他人使用你的应用,也代表着每个应用产生的引力大小。

每个人在经济生活中都需要稳定性。同样,每个人都会使用其他人也在使用的同一个货币。使用 DAI 比创建你自己的稳定币要容易 1000 倍。既然每个人都在使用 DAI,何必尝试去解决 MakerDAO 已经解决的所有问题?用 DAI 就好了。Maker 对生态系统其他部分产生的牵引力很难摆脱。投降吧。一种稳定币会一统天下。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ETH 锁仓规模排行里,紧随 Maker 之后的应用是 Compound 和 Uniswap,它们与 Maker 一共占了 DeFi 锁定的 ETH 总额的 75%。因此,大多数以太坊应用都会利用这些平台,因为它们创建的表面积足够大。

这些锁住 ETH 的应用所表现出的牵引力不仅吸引了一部分应用,它们吸引了所有应用。ETH 的重力促成了应用的汇合,从许多分离的个体结构融合为一个单一的上层结构。这种上层结构的增长就是以太坊的增长。以太坊是其应用的总和。

这种重力不限于以太坊上的内部生态系统。其货币和经济学意义超越了加密圈。只要是从事经济活动的用户,就会有动力加入这一经济,并捕获在交易中产生的某些价值。以太坊内部经济活动产生的重力也创造了一种激励,促使传统金融迁移到以太坊。最终,人们要么使用它、要么成为其一部分,以太坊上层结构会把所有人吸进去。以太坊结构成长得越大,它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就越大。

以太坊是一座城市

城市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是经济活动的中心。生活在城市中,人们就有更多机会接触城市里的经济活动。城市是机会和增长之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接近更多机会而聚集到城市。城市产生的经济活动带来了与前文所述类似的重力牵引力。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城市是高效率的结构

当人们都住在同一地点时,协调和分配资源就更容易。公众、商家聚集在同一地点,是为了进入同一个市场。当每个人都可以进入同一家超市时,食物的分发变得更容易。分销商要去的目的地更少,能更快地分发更多商品。当很多人都使用公共交通时,建设和维护交通的单位成本会降低。在美国人口稀少的北达科他州修建地铁是愚蠢的。实际上,城市的效率随着规模的增加而提高:大城市比小城市的效率更高(流动性带来流动性)。

城市是涌现结构

没有人协调城市的发展。城市是由成千上万个人在激励之下建设而成的。像市政府或市议事厅之类的机构对城市前进方向和发展的控制力也是有限的。城市的发展和壮大是通过混序组织(chaordic organization)进行的:通过混沌形成组织。混序组织是对涌现系统的最终产物的描述:分离但组合的多单元的自动组织。

生活在城市,产生了对住房和工作空间的需求,从而激励了开发商建造住所和办公楼。随着住房和集市的增多,人口也随之增加,对二级和三级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聚会场所变成了摩天大楼和 1000 个单元的公寓楼。超市和餐馆为每个人提供食物;办公室让人们协同工作;酒吧和音乐场所提供娱乐;幼儿园、学校、医院、酒店、体育馆、赌场、公园、俱乐部、滑板公园……

开始只是少数人生活所需要的地方,后来涌现为一个复杂且集成的系统,可以有效的分配和交换资源。

以太坊展示出同样的特质。以太坊上的每个应用代表着为他人提供的机会。以太坊上构建的每个新应用都为新用户和更多应用带来了机会。当新用户和新应用来到以太坊,又为下一波用户创造了更多可以利用的机会。

「结构」构建了其自身

如上所示,城市和以太坊这样的事物都具有正反馈回路,会为自己的存在创造自我实现的预言。市场、货币和城市会随着使用者增加而变得更有用和更高效,以太坊也一样,当其他人已经在那里建设时,以太坊将成为一个更好的建设之地。

遵循相同的模式,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作为平台的以太坊获得了其他平台没有的成功:在以太坊上已经建立了大型结构,这为其他应用提供了较大的表面积。以太坊上已有的产品和服务让你可以更容易地构建产品 / 服务。每个人都已生活在以太坊上;在互联网上没有什么壁垒能够阻止人们从农村向城市迁移。

不过,以太坊还具备城市、市场和货币都不具备的另一个功能,它能实现自启动。

这一功能就是 ETH。

利用了 ETH 的应用会被人们采用

在创世区块时,以太坊没有生命,Ether 是以太坊宇宙里唯一的事物。从以太坊内部的视角看,Ether 正在寻找可以做的事情。它非常无聊,它需要行动。以太坊上的应用则代表着吸引力,正是 Ether的兴趣所在。

假设你参加了以太坊预售,买了 10,000 个 ETH。那么,像 Peepeth(去中心化 Twitter)这样的应用对你有什么好处呢?每条推文收取 0.00001 ETH 的费用,你就算发送 100,000 条推文,还剩下 9,999.9 个 ETH,干嘛呢?Peepeth 无法解决如何有效利用你的 ETH 这个问题。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DeFi 的萌芽期,可以明确看到 Maker 早期的统治地位,它是第一个让你把 ETH 当作有价值资产来使用的平台

那些可以把 ETH 作为一个有价值资产来使用的应用,为你如何使用 ETH 提供了解决方案。

除了产生的表面积很大,还有另外一个理论可以解释 MakerDAO 为何获得早期成功:它是第一个让人们可以利用自己手里的 ETH 产生价值的应用。

允许把 ETH 当作一种有价值资产来使用的应用,会自动的被 ETH 持币者选中。

除此之外持币者还能做什么……难道在去中心化的 Twitter 上发送 100 亿条推文?ETH 用户显然更愿意把这 100 亿美元投入金融应用,因为它能让用户利用其投入 ETH 的资本来获得收益。

能让 ETH 有产出性用处的应用会被自动普及。

所有以太坊用户至少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持有 ETH。由于在以太坊上执行一个交易需要 ETH,因此基本上可以保证,所有以太坊用户都有 ETH;他们可能都持有一定数量的 ETH。

为 ETH 创建实际用途的应用制造了将 ETH 存入这些应用的激励。当某个应用产生这种激励,它首先会促使人们购买和持有 ETH。它们其实在为 ETH 提供实用性价值。

当「DeFi」成为数千个不同应用的集合,而所有这些应用都促使人们存入 ETH 时,ETH 就成为一种通用资产,在以太坊中被广泛接受,作为主要的抵押品。换句话说,ETH 是 DeFi 的货币

ETH 总额有 2.8%锁定在 DeFi 中。现在还只是以太坊应用为 ETH 持币者提供服务的初期阶段,但我们可以总结出,未来的应用将遵循一个清晰的模式去构建。

  1. 创建一款以 ETH 为抵押品的应用;

  2. ETH 被存入该应用,证明该应用对 ETH 持币者有用;

  3. 该应用的 ETH 存款如有增长,则可以向风投基金证明,他们已为自己的应用找到了产品 / 市场匹配;

  4. 该应用拿到风投的投资;

  5. 团队利用这笔资金改善产品,以生成更多的 ETH 存款。

在创世区块阶段,ETH 不知所措。当以太坊上的应用提供了能利用 ETH 价值的方法和服务时,它们会自动的被采用和普及。

PeePeth:「如果我们能让以太坊对尚未采用它的人有用的话,会发生什么?」

MakerDAO:「如果我们能让 Ether 更有用的话,会发生什么?」

Twitter 用户并不在乎 PeePeth,而 ETH 持币者却会选择 MakerDAO 以有所收益。

MakerDAO 给了 ETH 一条走向实用的道路。MakerDAO 让 ETH 持币者可以用自己的资本赚取回报。Compound、 Uniswap 和其他所有具备 ETH 存款服务的应用都是如此。某个 DeFi 应用中锁定的 ETH 数量,可以反映它对 ETH 和 ETH 持有者的用处有多大。

与此同时,它们产生了让 ETH 变得更有价值的机制。当更多的 DeFi 应用将 ETH 用作货币,ETH 就真的成了货币。如果以太坊和 DeFi 承接了加密系统的大部分经济活动,那么 ETH 就是互联网货币。如果它们承接了全球的大部分经济活动,那么 ETH 就是全球货币。

这种引导机制就是以太坊上层结构自我构建的方式。在以太坊上构建产品和服务的激励被内置于其协议本身。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DeFi 作为一个用例会崛起,而其他大多数以太坊应用为什么会黯淡无光,不被采用。DeFi 为 ETH 获得价值铺平了道路,并且 ETH 持币者被激励着走上这条路,因为这就是增加其资产价值的途径。ETH 将把自己打造成互联网货币。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以太坊的核心是 Ether

以太坊这座城市的基础是 Ether。以太坊的经济活动需要一种货币,其原生代币就是 Ether。以太坊中条条大路通 Ether。以太坊应用的重力牵引力是由存在其中的 Ether 产生的。

以太坊的创世区块是一个一维结构。当时 Ether 就是以太坊的唯一和全部。所有结构是在这个单点上打造出来的。所有应用的总重量都落在 Ether 上。这个重量反映在 ETH 的市场价格中。以太坊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就是 ETH 的市场价格。

以太坊经济产生了对 Ether 的需求。MakerDAO 需要它,Uniswap 需要它,Compound、 dYdX、Augur、Aave、Set 都需要 ETH。像 PoolTogether 这样的应用需要 DAI ,而 1 DAI 在 MakerDAO 中至少需要价值 1.5 美元 的 ETH!

以太坊中条条大路通往 Ether。如果以太坊是一个国家,Ether 就是其首都。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这个上层结构是一种有机体

有机体是涌现的事物。读者,你,是一个由多组件互连的系统,这些组件本身由互连的组件构成。层层向下直到数万亿个细胞,人体这一上层结构就是不同规模组件的编排。

细胞

细胞是整体组织的最小单位。每个细胞只知道其相邻的生态系统,它基于自身利益行动,为了活得更长更好。

在全球经济系统中,细胞就是一个个的经济主体;即对特定环境的经济有本地化知识的个人。

以太坊中的细胞,是与应用互动的主体。每个市场参与者都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行动,与他们熟悉和了解的应用发生化学反应。

器官

器官本身是由细胞组成的结构。某个器官是根据身体的需求而产生的。血液运输的需求、过滤毒素的需求、感知环境的需求,定义了各个器官的角色,而器官本身就是由细胞组成的。

应用就是器官。它们由使用应用实现自己的目标的个体组成,结果就是,应用变得更大更有用。以太坊上的每个应用都会为该结构的其他部分提供一种输出,以供利用。MakerDAO 的输出就是 DAI,Compound 的输出是 cTokens,以此类推。以太坊中的每个器官都在更大的结构内扮演着特定的角色。

与以太坊某个应用交互的所有单个主体的总输出,就是以太坊应用与其他应用关联并自我定位的方式。

负责排除毒素的器官——肝脏毗邻消化道,即毒素进入人体抵达的地方。心脏位于人体中央,而这个位置适合它最有效地分配营养。这些器官展示出混序组织的特征。以太坊应用正是以这种方式自组织。互补的应用自然会彼此融合,以便有效地利用彼此的表面积。

身体

身体是混序组织的最终产物。历经数百万次自然选择的迭代更新和进化,通过单一系统内部对稀缺资源的争夺,身体变成一个精简而高效的系统。身体就像一座城市;很多个体组件经过有机编排,最终出现一种涌现现象。

以太坊是一个身体。以太坊中的所有应用代表了组成整体的单独器官。每个应用的输出被身体捆绑和融合,以实现唯一的首要目标:活得更长、活得更好。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涌现目标就是成长。以太坊的主要目标是生存。一旦达成这一目标,它就可以聚焦到二级目标:繁荣。所有有机体都有两个目标:

  1. 生存(防御)

  2. 繁荣(进攻)

以太坊的防御来自其共识算法:质押的 ETH 数量。要击垮以太坊,这是必须要征服的围墙。这是保护身体的鳞片。质押的 ETH 越多,鳞片越密集。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以太坊正在讨论其大规模的传统金融替代方案,顺便说一句,狮子嘴里的是穿山甲

以太坊的进攻来自于各以太坊应用提供的实用性和价值,我们可以用锁定在 DeFi 中的 ETH 来度量其规模。以太坊应用是以太坊的牙齿和爪子:狩猎武器。这些应用是 ETH 持币者的工具,是对以太坊之外所有竞争者的威胁。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每个头都是一个以太坊应用,每个头的大小与其锁定的 ETH 数量成正比

上层结构的重力来自 ETH 的货币溢价

组成这一上层结构的所有应用都拥有以 Ether 衡量的质量。在支撑上层结构时 Ether 承受的重量反映在 ETH 的美元价格中(ETH 受到的垂直力)。这一结构的重量越重,它在 Ether 上施加的负重越大。看起来重量越大越不堪重负,但我向你保证,事实上爽极了。

以太坊上层结构的总重量是衡量对 ETH 有多少需求的一个指标。一个锁住 0 个 ETH 的上层结构是没有重量的,也是毫无意义的。一个锁定了 320 万 ETH 的上层结构,是一个从二级市场吸引了 320 万 ETH 的系统,推动了价值 320 万 ETH 的市场需求和稀缺性。目前以太坊上层结构的重量是 320 万 ETH。

今日推荐 | 别担心,以太坊是一个有生命、自我进化和扩张的有机系统

为了支持以太坊上层结构的重量,ETH 价格必须上涨。上层结构代表着对 ETH 供应量的拉力:人们将 ETH 存入其中的集体性激励。

这一上层结构是一个通用结构。在这一上层结构的任何地方,其原生资产 Ether 都可以被当作货币。

货币是最容易销售的商品:可以在任何地方和所有地方接受的资产,价差滑点也最小。在我们说的这个上层结构中,ETH 就是货币。由于所有道路都通向 ETH,因此以太坊中不会有比它更易出售和流动性更高的资产。作为以太坊的原生资产,它注定是这一生态系统的货币。

这一上层结构在 ETH 市场价格上的权重就创造了 ETH 的货币溢价。上层结构是一个通用结构,以太坊应用的总重量对 ETH 价格产生了一个广义的正向推力。

广义的正向价格推力」是「货币溢价」的同义词。

总结

以太坊是一个可组合金融应用的上层结构。以太坊上的所有应用为新应用创造了可以在上面进行建设的表面积,而这反过来又创造了更大的表面积。携手构建的应用不是互相吸血,而是相互创造价值。建立在其他应用上的应用充当着下面应用的渠道。产生较大表面积的应用会创建自己的景观,供其他应用利用。表面积越大,可使用的空间也越大。

以太坊的内部金融生态系统表现为混序组织。从每个应用产生的重力牵引力形成一种机制,让不同的独立组件能以高性能和有效的方式组织起来,并生成一个高效率的上层结构。

这一结构中的每个应用都有质量,并对其下面的应用施加重力。较低层的应用是上层应用的基础。它们承担了重量,也获得了自己的份额。

ETH 是以太坊宇宙的基本粒子:是产生以太坊质量的原生资产。ETH 的市值就是以太坊的质量:即它对外部世界的影响。锁定在 DeFi 中的 ETH 是对以太坊上层结构的总质量的度量。

在本文的开头,我们讨论了货币是市场的涌现产物。市场是交易的场所,有了货币之后,交易的效率大大提高。市场创造了货币。

以太坊是一个为市场服务的平台。所有重要的 DeFi 应用:Maker、Compound、Uniswap、Augur、dYdX 都是市场型应用。这些生成市场的应用都需要一种货币才能发挥作用。Ether 作为以太坊的原生货币,显然是不二之选。ETH 持币者希望有更多使用 ETH 作为货币的应用,这样一来,持币者才可以将 ETH 用作货币。将 ETH 用作货币的激励不断出现,这也创造了一种永不停息的能量。

结构构建了其自身。

上一篇

明星们片场休息的片段杨幂接地气,胡歌搞怪逗乐,孙俪做瑜伽……

下一篇

江苏南钢顶级队魂胡雪峰,没有人看过他巅峰期的样子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