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马云曾说,哪里有抱怨,哪里就有机会。
就医难、就医贵这样的老话题,有没有可能被互联网医疗所终结?从疫情期间的表现看,至少未来可期。久久为功,必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不用扎堆去医院,不用担心交叉感染,隔着屏幕就能向心仪的医生求诊,如此便捷的就医体验,确实是互联网带来的技术红利。像癫痫、哮喘、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这几类慢性病,疫情叠加病情,一旦停药可能引发各种断药反应,重则危及生命。阿里健康推出的“慢病福利计划”,从寻医问诊到个性化用药指导,成为1亿慢性病人群的福音。
在疫情的催化之下,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公立医疗机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积极拥抱互联网医疗。特别是随着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互联网医疗确实正在加速走进“春天里”。
问题当然还有很多,如何用技术力量来打破固有的利益格局,让互联网医疗真正成为老百姓触手可及的民生福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需要更大的国家决心。公立医疗资源尚待进一步松绑,医生多点执业需要真正放开,医保跨省结算迫在眉睫。
总之,互联网医疗的腾飞,需要一对“隐形的翅膀”。(何星辉)
本文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