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价值巨大,全球主要国家高度重视
1、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对工业活动中生产、供应、销售各环节的全面优化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对传统工业3 o L r 3 IT 的全面升级。结合云计算、大数据I X ] { @以及人工` l a 3智能等底层技术,工业互联网相对传统模式在技术架构和数据价值上均有大幅提升。
技术架构方面,云% [ P b z计算的运用使得 IT 部署更为平滑,原本封闭的大系统被分层。小 App、微服务的架构使得中小工厂也能够享受信息技术赋能。开放的API 让数据E l ;更好地流通并整合。技) e $ H * P } E x术升级模式由原有的大范围、耗时久、间隔长的跃进- h R式转变成小范围、耗时短、间隔小的渐进式。
数据价值方面,通过各类机器设备、人、业务系统的互联,促进数据跨系统、端到端的流动,工业生产流程中的各类数据将被实0 : , N时采集并集合。生产实践积累下的知识与经验被上传到平台,经过数学解析和重构后形成知识图谱。与传统工业 IT 架构解决方案相比,工业互联网平台解@ b Z , z $ (决方案实现了流程驱动的业4 1 / y务系统转变为数据驱动的平台应用新范式,为工业企业提供基于数据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服务和新价值。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可被分为三大层次:数据分析与优化、网联化、数字孪生。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对场景价值挖掘j W w ~深度和工业机理复杂度两个维度可以被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层次:基p , w于模型+深度数据分析的“大数据应用”。在数据实时采集、Y X /处理及汇集的基础之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设备运维、成本管理和流程优化等应用场景中发挥了极大效用。例如: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做到预测性维修,避免因关键设备宕机而产生的重大损失;通过对生产过程数据的分析,做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提升良品率等。
第二层次:联接上下游,实现全产业链协同} B c | u c = G。平台整合产业链中各参与方信息,凭借大数据相关技术,实现资源配置优化、购销K q C j K -需求对接、资金精准调配等功能。例如:实时e J *跟| e f u踪上游原料价格g ; p 2 ] 2和下游订单信息,降低采购成本J Y z W 7并避免存货积压;实时记录公司V U / =产销情况,实现财务报表快速生成和业务数据可视化等,提升管理效率;实时监测设备利用情况,合H $ y i + 7 Q K理租用闲置设备,拓宽收入来源,减少资源浪费等。
第三层次:跨专业协同研发,1:1 仿真。凭借工业互联网d y [ 7 K A 2 U平台“小范围、微服务”的技术特性,实现跨专业协同的产品研发,加快技术迭代。同时,针对机理复杂度高的g h N K 1关键工序,进行 1:1 仿真,提升研发效率,降低实验成本。
2、各国高度重视,中外发O w q P q 展侧重点不一
新一轮工业革命进行时。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于 2013 年推出 Predix 工业互联网平台,随后与微软、思科、IBM 等建立合作关系。2014 年 3 月,以GE 为首的五家企业联合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 H V PIC)。 2015 年,IIC 发布工业互联网参考框架,同年德国推出“工业 4.0”战略。我国于 2016 年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同d b Y J b z年《中国制造 2025》颁布。自此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拉开序幕,各国纷纷0 u ] 9 B ~ = E发布相应政策以推动产业发展。2020 年 3 月 20日,我国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指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拓展融合创新应用。
设备健康管理领域是目前应用热点。从全球来看,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应用于设备管理领域,其次是生产过程管理。国外数字化程度较高,基于数据的深度挖掘,依托大数据开展重点应用已较为普遍,在设备与产品U ` x方面已达到预测性运维水平。国内方面,除设备健康管R Y o / ~ ; J 5理以外,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在我/ / $ F M 3国有更多落地应用。主要是我国有大量中小型制造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使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自身的能力融入社会化生产体系,借助制造能力交易获取订单和潜在市场机会,并通过创I W J P s M o新性金融服务解决贷款难等问题。
3、垂直应用走向纵深,未来将快速发展
各细分行业对平台功能需求不一,应用走% T S向纵深。针- r 1对下游行业不同,垂直应用侧重点亦有差异。高端装备行业单个产品价值高,更加关注平台对于产品研发、工艺优化和设备维护的功能,围绕产品的全生命v k 0 n 7 R r h ,周期,以期提升产品质量。在原料加工行业中,废料排放和能耗是关注重点,产业实践着重于z v u L 9 R O %分析生产流程数据从而优化原料配比与参数控制。家电、汽车等需要大规模生产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更关注平台实时跟踪下游需求情况以实现定制化精准生产。总体而言,工业互联网t { ( U ^平台功能丰富,能够满足不同细分行业需求。
平台潜在开发价值巨大,全球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从全球工业互联网应用领域分布来看,机械和能源行业占比最大,合计达 58%。此类行业单个设备价值高,所以对于设备运维管理需求高。综合上文所述,设备运维$ r b / @ y是工业互联! } X J网平台具备的功能中相对容易实现且发展最n G L Q | 2快速的部分。而其余垂直领域尤其是原材料加工行业更加注重生产流程管控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工业互联网平台潜@ F $ _ # P在待开发价值巨大。据统计,2018 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为 33 亿美元,预计 2023 年将达到 138.2 亿美元,复合增3 I S X .速超过 30%。
二、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前景广阔,水大鱼大龙头初现
1、信息化、工业化水平仍处于低位,细分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总体智能制造: $ $ K Y g 7就绪率偏低,但重点骨干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度高。根` R c V D L t据国家两化(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平台统计,目前各细分行业信息化、工业化程度参差不~ ! C p k d齐,总体水平均偏低。N ~ Z 4 { O k D具体而言,大型企业在各项指标中基本优于中小企业,电子信息和汽车智能制造就绪率显著高于其他细分行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高达 75.1%。我们认为,行业内领先者能够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O A Z在不断创新中,完善技术架构,建立行业标准,为国家工业革新打下坚实基础。
以设备运维为重点的细分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 U f = ) {我国目前电子、电力、家电行业处于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第一梯队,主要是设备运维管理功能实现较为容易,所需数据来源单一。但工? v v Z ] 2 3 i ~业互联网功能却不仅限于此,以钢铁行业为例,钢铁行业工序繁多,铁区、炼钢、热轧、中厚板、棒线、型钢、冷轧、钢管及特钢等各类工艺流程区别极大、[ 7 : $ *能耗高且受下游需, m q [ h求工艺改造程度较大。传统的 IT 系统基本以面向全流程的共用系统为主,钢铁工业的繁杂性、T } b # { /易# ) { n o M L变性使其难以完美满足需求。工业互联网平9 ! W ; K [ h台打通了上下游,将原材料商、工厂和下游客户数w $ Y E H X c据互联互通,一旦需求改变6 m V O q G g y可以更快速地传递到整个产业链。架构部署上以微模块为主,针对新需求的特定工艺升级更为灵活。能耗方面,全新系K @ O n 2 # : l统可各对设备能耗直接实时! . 5 Y 0监测,并进行异常报警,极大节省了能源消耗。
2、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迅速增长
基础设施层:通用性高,行业高度集中。基础设施8 O ; B y 5 o z层主要包括云服务以及通用 PaaS 平台,提供基础的计算存储: ! g |资源和 IT 运行环境等。这类平台的v H m特点是通用性高,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主要由 BAT 以及华为占据,行业集中度极高。
连接/边缘计算层:大型终端厂m C n商自建。边缘计算m ) N q层提供工业设备,工业产品、工业服务的i F i F ) $ P u连接管理及边缘计算服务,是海量工业数据的入口。这类平台与实际生产制造联系最为紧密,虽然通用性较强,但主要由大_ 8 4 + ) d & : /型终端制造厂商自行建设,行业集中度较低。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结合机理模型与大数据分析,具有一定针对性。作为P 2 ?连接基础设施层与垂直应用层的中间环节M T r _ % 1 A,数据分析层主要提供海量工业数据的整合、清洗及处理等服务。从这一层开始,已经开始基于不同下游领域的机理模型来选. R Y + = g ) N择针对性的分析方法。
垂直应用层:针对性强,集中度低。工业 PaaS 和 S3 C P ! : M V ; aaaS 平台靠近下游应用,针对性较强,需要平台服务商对细分领域的机理模型、工艺等有深刻理解,同时拥有一定l 5 3客户资源。这类市场参与者众多,细分工业领域传统龙头具有较大优势。
行业发展迅速,平台数量快速增长。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平台数量从 2014 年不到 50 个到 2018 年已经接近, ) S 2 X E 270 个。2019 年,行业延续高速态势,全国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o y S ~ W y J力的平台超过 70 个,重点平台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已达到 69 万台、工业 App 数量突破 2124 个。
3、水大鱼大,龙头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领先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初具规模。^ _ g t b2019 年 8 月,工信部公布了国内前十? , H V [ s M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确立了行业标杆。行业领先平台在设备& z z B ` T , E联结数、数字模型数、工业 APP 数、活跃用户数、活跃开发者数等指标方面相比 18 年均有大幅提升。 18-19 年,综合上述指标计算得出的“平台活力指数”从 55.3 提升至 62.$ 6 e _ J K d 34。同时,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百花齐放,行业内亦有多家中小参与者贡献卓越(详见附录 1、2)。 我们认为,官方确立的十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行业设立了标杆,未来有望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用友网络:老牌企业信息化服务龙头,客户资源丰富。公司是传统企业^ S d i 1 -管理服务龙头厂商,深耕企业信息化服务多年,拥有深厚的行业经验和丰富的客户资源。公司目前云转型升级基本完成,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凭借其庞大的客户资源,公l % A G j ) Z B s司发布的“6 Q Z q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更好的连接上下游资源,形成生态体系,为工业企业赋能。目前公司已在湖南、湖北、重庆、江西、贵M * = _ 9 J t州等省及直Y o 7 S g 8 A f辖市建立V p Y E [ [ 3区域工业互联$ : 8 P {网云平台,覆盖多个下游细分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浪潮集团:国内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软硬件兼备。浪潮 In-Cloud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浪潮集团“云计算+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控股 A 股上市的国内服务器龙头浪潮信息和g Y N ?企业云服务厂商浪潮软件,拥有完善的技术储备。In-Cloud 平台目前覆盖 18 个下游细d ` M 7 F @ ) * G分行业,活跃开发者达8.8 万@ H : F Q r [。依托浪潮集团的全3 ` b 5国布局,In-Cloud 平台与多家大H X .型工] l | & v S | G业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打造了数十个工业互联网创新项目。
宝信软件:背靠宝武集团,持续受益钢铁行业兼并整合。公司历年为宝武集团提供自动化改造,工业互联网时代集团内部技术升级改# i ` a L i z s d造将为公司带来持续收入。以公司为宝钢供应链提供的解决方案为例Q Q ) :,宝钢平均缩短 10%的x D 3 D :供应链周期、渠道库存降低 25%、废次率降低 20%、异议率降低 30%,工业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持续深化,钢铁行业落后产能将继续被V _ e行o ~ B l c , U 6业龙头企业整合。国务院于 2016 年的发布钢铁行业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到 2025 年,我国前十大钢铁行业市场占有率要达到 60%-70%,未来行业兼并收购将持续开展。宝武集团于 18 年和 19 年分M R H z D L别并入重钢和马钢,两者的信息化改造将为公司业务打开巨大增量市场空间。以公司 12 年收购湛钢为例,截止19H1,公司从湛钢处总j X B Q k : b ?计获得18亿元收入。我们以粗钢产能估算:重钢 18 年粗钢产能约 638 万吨;马钢约 1964 万吨;湛钢则以一千万吨计,重钢和马钢有望为公司带来超 45 亿元收入。
东方国信:国内工业大0 m 4 7 % S a N数据领先厂商,处i ; c % G于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历来以“深耕工业,掘金数据,互联万向, 智造未来”为发展理念,于 2017 年 12 月| | V u 28 日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 Clo8 5 # j & l tudiip。平台融合了公司多年积累的工业数据和机理模型,具备各类生产要素数据全面采集和海量数据高效管理的能力W S ` w。Cloudiip 拥有f m B * g j g t为 20 多个下游细分行业服务能力,其中流8 Z Y 7程行业最为擅长,杀手锏 Af H QPP(高炉炉缸侵蚀)行业覆盖率超过 20%。
三、工业互联网发展对信息安全提出新需求
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信息安全面临挑战也更严峻。工业互联网使得更多的设备数字化、网联化,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给网络攻击提供了更多空间。各类核心设备大量暴露在互联网中,将成为黑客重点关注和攻击目标,安全防护压力增大。同时,工业互联网数据体量大、种类多、结构复杂且& V o L格式迥异,加大了加密认证难度,在数据存储、传输、分析与共享各个环节均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新安全漏洞持续产@ h c生,工业互联网安全市场有望快速增长。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漏v T 5 I . 2 J =洞共享平台统计,从 2016 年 10 月至 2020 年 2 月平均每月新上报可被利用实施远程网络攻击的漏洞数量达 1` J s {141 个。同时统计显示,工控安全漏洞数量共计 2455Z : ~ 个,2019 年全年新发现 441 个,2020 年截至 3 月 24 日新发现117 个,信息安全面临严I % ; O峻挑战。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基于主动防御和态势感知的工业互联网安N $ ! + v & b L全市场将快速增长,2021 年市场空间将超过 120 亿元,19-21 年同比复合增速达 40%。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安全防护将同步发w O 8 * ^ X $ &展,未来随着工业互联网更多价值被开发应用8 q e j ; O,相应的工业安全市场规模也会随之扩大。
……
(| b 8 3 f ( Q 报告来源:世纪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立即登录请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