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特斯拉进入中国之前,郭嘉对新能源的态度是大力补贴和扶持,然后换来了什么?一大堆靠骗补的企业,19年补贴一退坡新能源板块四处炸雷,郭嘉给国内新能源公司的时间已经够多了(当然也( _ V V y s不是一无所获,保护期间还是& 6 Z } B u g * f成长出了宁德时代这样的公司),即使不引入特斯拉照样不会有什么进展。接着我说引入 D : ` @ a I x 8特斯拉的好处,第一给钱给地不是没有条件的,上海临l } @ S | 3港政府要求特斯拉在2023年完成规定的纳税额,否则全吐出来,目前来看纳税额超预期基本是没有悬念的事,临港是不亏的。
第二特斯拉引入之后会直接带活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厂,包括宁德时代,旭升股份,三花智控,安洁科技,先导智能等等一大批的企业。这个跟之前的苹果产业链如出一辙,现在苹果产业链上的8 | A | w Z S =公司中国有一百多家,C + g其中发展起来了很多优c I n } b q K秀的公司,比如舜宇光学,立讯精密等等。特斯拉不在中国造车也一样会去找另一个合适的地, # , 0 C $ 4 q方造车。
你没) # =办法完全避免特斯拉的壮大和跟中国企业的直接竞争,不如直接把特斯拉留在中国,把新能源汽车最优秀的产业链条留在中国。我认为零部件厂商的壮大比整车厂商更有价值,而对中国的整车厂商是不是弊大于利还要另说。论电机和总线,特斯拉现在对比国内20万级别的车用的方案,已经没有优势了。当然,五十万以上的双电机的特斯拉电机功率比二十万的国产车大,但和三十万国产车比,那再次没优势了。
论电池解决方案,同一标准下,从安全性和单位重量功率看,现在国内超过特斯拉的至少两家。一家是软包,一家是铁锂电池。考虑的h 4 n /特斯拉烧车的案例多,情况& n 5 *多样。( ! u & `它的松下电芯和宁德比亚迪的车用电池比起来简直就是炮仗。另一方面也说明特斯拉所谓k e 7 - 2 #的7000电芯管理根本不到位,哪个电池异常了都不知道,只能等烧了才知道。特斯拉所谓的高能g - { M } s f l量密度是文字游戏。是光秃秃电芯的指标,用全套含安装,防撞,温控这类必须配套之后的重量一算,就不行了。特斯拉最大优势是AP。
但死人概率依然偏大。如果同样要求的话,甚至百度都安全多了。只不过,似乎现在大家默认特斯拉撞死是活该?陪点钱就f v q j可E x Q以了,A a H t R & K 0出了问题AP不用修改,不用下线等认证,照$ p 7 & { M ; }样可以满街跑?至于为啥特q Z % v k ~斯拉好卖?补贴后还是亏的年代特斯拉就持续亏欠做这个品牌b z s l 了。做了十几年了。就好比奥迪Q2底盘发动机车架和大众便宜五六万的车型一样,内饰配套等差异最多值两三万。照样有人愿意花两三万差价买那四个圈圈。奔驰今年有个E级轿车,+ = O i j来个超级小马的小拉大车,底盘也很买菜。就是那个标6 j F f X h W,足以比所有配置调教都比它好的丰田大众同级车贵两三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