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端:服务下沉,新增活跃买家数触底反弹;收入端:拓宽品类,增加业务;成本端:毛利率提高,京东能有多少盈利空间?三个维度,三个解析。
01
用户端
1.立足自营正品,成为国内最大的B2C自营电商
主打“多快好省,品质生活”,成为中国最大自营电商。2018年占国内B2C电k | g商市场份额的25.3%,@ u B 2 x f W 5仅次于天猫。按京东最新的GMV统计口径,京东的GMV从2015年的5906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0854亿元,复合增速37%。
2019年GMV同比增长24%。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京东调整了GMV口径,2015年和2016年! J G z ` 6 6GMV追Y N U c _ z 1 ^ /溯分别增加了32%和43%。
3C自营起家并向全品类拓展,开放第三方平台进一步完善W 7 k qSKU。京东自营业务以电脑产品起家,2007年) R | ! H & d `引入手机数码品类,2008年在3C基础上增加家电和日用百货商品,开始向综合百货商城转型。
截至2017Q2日用百货及其他GMV占比达到51%,超过3C和家电。} O .另外立足于直营优势,公司于2010年开放平台服务,吸引第三方卖家入驻,第三方电商GMV平台服务收入占比逐步提升,截至2017Q2占比达到42%。2017Q3开始公司不再披露GMV占比数据。
营W h - G } I业收入平稳增长,广0 W e )告收入和物流收入等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258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5769亿元,复合增速31%,2019年同比增长25%。
另一方面服务收入的占比提升,广告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6.61%提升到2019的7.40%,物流收入的占比从2016年的1.27%提升到2019的4.07%。2019年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7.28%,物流收入同比增长89.60 e . d Y E3%。京东快递拓展外部业务的成效显著。
2019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 # n ^ k u同比增长211%,F O o + @ N公司迎J , q /来盈利拐点。Non-GAAP归母净利润从2018年的3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07亿元,同比增长211%,毛利率从2011年的5.45%提升到2019年的14.63%。公司迎来盈利拐点。
从季度来看,2019年前三个季度的Non-GAAP归母净_ W l E利润高于30亿元,同比2018年前三个季度大幅提升。Non-GAAP归母净利润提升主要是因为降本k * W增效,成本控制增强,盈利能力改善。
4Q2019No6 m ~ { t rn-GAAP归母净利润下降是因为四季度有“双11”、“双12”等大促,所以折扣、优惠券等营销费用增] X o ; J % ) F l加。4Q2019的活跃买家数也大幅增加,从3Q2019的3.344亿增加到4Q2019的3.6t @ G 5 { K O G2亿,单季度增加了2760万,是从1Q2018以来活跃买家数增加最多的一个季度。
成本控制改善,盈利能力改善。营业成本方面,毛利率稳步上升,从2016年的13.69%提升到2019的14.63%。主要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拉高整体毛利率。考虑到京东的业务分为自营和] ~ k 7 1 Y f第三方平台,自营业务的仓储、配送、客服成本计入了履单成本。
如果考虑履单成本,京东的履单成本从2016年的7.19%下降到2019的6.41%。所以C 6 r i总体而言,京东的营业F r : j v P 6 h成本率在下降,盈利能力改善。销售费用y 2 h b W率也从20185 - j i年的4g o V [ O + E.16%下降到2019年的3.85%,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 e P C C ^ . )
京东能在降低销售费用率的同时,提高活跃买家数,说明京喜A9 ) B 0 !PP、C2M、物流下沉等措施,有效地触达了低线a z R城市的用户,新增用户中有七成来自低线城市。
2.下沉y I ` p Z ; 8战略起效,新增活跃买家数触底反弹
新增活跃买家数触底反弹v F H j Y i,4Q2019单季新增2760万。京东的活跃买家数从1Q2015的9800万增加到2Q2018的3.14亿。3Q2018活跃买家p Y t + & u 0数下滑到3.05亿。从单% P { ~ x P季度来看,2Q2015-1Q2018单季度新增活跃买家数出现明显的周期e d _变动。
第四Q R N M e B季度因为有“双11”n q v、“双12”等大促,所以单季新增活跃买家数最多,平均在2800万左右。第一季度因* s w为有“618”,所以新增活跃买家数也较多,平均在2000万左右。一季度和三季度是电商的淡季,所以新增活跃买家数在1000万左右。
但是到了2Q2018,单季新增活跃买家数下降到了1200万,3Q2018减少了900万,活跃买家数增加陷入危机; = J z 4 $。之后京东推出了京喜、物流下沉等诸多措施,提高获客效率,单季度新增活跃买家数从4Q2018的0增加到4Q2019的2760万。我们认为京东的下沉战略起效,新增活跃买家数开始进入正常增长。
下2 n A x { U ~ p (沉是目前电商的普遍选择,阿里巴巴、拼多多都在向低线城市扩张。拼多多通过社交裂变,有效调动了低线城i p 5 i 2 ! . i市的人际关系,进而在低线城市有效扩张。同时推出“多多果园”等小游戏提高留存率,打造低价爆款h T 0 - A提高转化率。
另一方面,拼多多也加大低线城市的生态布局,扶持农产品,“拼农货”计划建立超过500个农产品供应链品牌r J C j L U。阿里巴巴利用直播、交叉销售、重启“聚划算”等措施向低线城市渗透- ^ q A F f ?。阿里巴巴的新增S A Q活跃买家数在4Q2016降到最低,单季度新增400万。
之后反弹,1QS v x , 12018新增3700万,4Q2018新增3500万。4Q2019新增1800万,活跃买家数达到7.11亿。拼多多的单季度新增活跃买家数较高,3Q2019新增5310万,总活跃买家数达到5.36亿。
深耕产业带和物流下沉,京东以服务品质触达低线城市用户。产品方面,京东依托自己在供应链& 8 6 j t O h z上的优势,推动C2M定制,深耕产业带,目前已经和100个产业带合作] 4 C,为低线城市% u ! M + v M用户开发p 2 ~高性价比商品。另一方面推出了“京喜”,“京喜”接入微信一级入口,替换之前“京东购物”页面,还推出了单独的“京喜APP”。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双11期间“京喜”小程序的日活跃用户达到6839万。京喜APP的新装用户$ . I中,三线及以d D i 7 ~下城市的用户占比达到63.5%。
物流方面启动“千县万镇24小时达”. z 6 - ^ n ) 8时效提速计划,计划重点针对低线城市城 Y e p - * r u区及周边乡镇,预计2020年在这些区域实现物流配送“24小时达”。此外还在线下运营了300家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超过1.2万家京东家电专卖店、100多万家京东掌柜宝合作门店,通过线下网络触达低线城市用户。
02
收入端
1.立足3C家电,拓展全品类
3C家电自营起家,打造优质品牌口碑。京东于 2004 年开始涉足电商领域,自营电脑、手机、消费类电子产品及配件,2008年拓展到电视、空调、冰洗等大家电产品线。
多年来,京东在自营3C家电产品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也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正品的形象,积累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家电的网购渗透率不断上升,根据Euromonitor的数据,家电的网购率从2010年的3%上升到2018年的36%# ( Y T ;。从全渠道的+ | e n Z F销售占比看,2018年京东的占B ( /比达14.10%,比2017年的12.3%提升了近2个Q = B百分点。
推进全品类战略,提高购买频次和自营毛利率。京东2010年启动全品} 0 w D类战略,从3C产品拓@ M ) e J g x k展至日用. 6 V u * / * - s百货、图书音像、家电、旅游、汽车、机票、彩票等。基于其物流建设、后台D Q Q技术、营销资源等方面优势,以及良好用户购物体验,V } u战略落地顺利,日用品及其他GMV占比从2011年快速上x K :升至2017Q2的51%。
相比3C. q _家电,日用百货的购买频次和毛利率要更高,所以_ 8 _ n D 5 - G拓展日用百货可以提高消费者购买频次、提高用户粘U ` % 2 !性。毛利率方面,服装鞋帽(20%~30%)、化妆品(20%~50%)等品类的毛利率要高于3C家电(5%C E r d 6 :-15%),所以随着日用百货商品占自营收入比重的提升,自营业务的毛利率也* V r 6从2011年开始逐渐上升。
此外拓展品类可m G . `以满足存量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京东客户结构中以男性占多数,服饰、快消、母婴等产品的F 9 b G _ c主要购物群体为女性,如此可提升女性用户的占比,提升复购率。
2.开放第三方8 i ? )平台赋能商家,实现流量变现
京东商家开放平台(POP)赋能| Z n 2商家,实现流量变现。京东商家开放平台(POP)业务于2010年10月上线,依托京东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平台流量,吸引调动了第三方卖家入+ E W 3 y C I t U驻,丰富了平台的SKU,实现了流量的k V T 4 0 c W Q变现。截3 L } p 5 K y 6至2019年12月平台商家数目达到27万,同比增长29%。收入方面服务业务收入占比逐渐提升,广告佣金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6.61%提升到2019年的7.40%。
四种h W H模式,合作M B Y , 5 S r共赢。京东POP平台下共分为四大模式:FBP、LBP、SOPL和SOP。商家可根据所9 [ j n X n t V在行业、自身情况以及9 y /发展目标选择相应的模式,入驻POPh K ` w 4 H [ 1 F平台。
SOP(Sale On POP):即天猫模式,商家拥有最大限度的自主经营权。卖家在京东销售商品,卖7 1 v 4家每日将消费者订单打包并自行或采用快递完成购物订单配送,d p h j r卖家开发票给消费者。
SOPL (Sale On POP&Logistics By POP):与SOP不同之处在于物流,即需要卖家每日将消费者订单打% X J ) Q包送京东分拣中心,由京东完成购物订单配送和收款。
LBP (Logistics By POP):和SOPL不同之处在于,LBP模式下,需要商家给京东开增值税发票,而由京东开具发票给消费者。
FBP (Fulfillment By POP):是和京东自营比r x _ f M较类似的一种模式,由京东完成仓储管理、订单配送、收款和开票,该模式下客户的体验值也最高。
在POP合作模式下,京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部分:佣金、广告费和物流服务收入。京东以自营起家J i F y 2 : ) l,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正品值得信赖的形象, % 4 ` t相对更为优质的用Q _ 8 P . a Z R #户和流量质量,所以在部分优势品类上京东的佣金率更高。但与天猫成熟的营销体系不同,京东的广告展位相对简单,所以广告费率偏低,预r 0 @ + U +计随着未来品类扩容,站外营销、精准投放等手段进一步2 ) m - $ 2 7 q优化,京东的广告收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京东第三方电商交易额与服务收入走势来看,第三方货币化率q c ; y R # O O j逐渐提升。京东第三方货币化率明显高于阿里,一方面源于服务内容不同,京东为第三方平台商家提供物流服务获得收入,而阿里菜鸟网络是面向物流公司的开放平台,不直接为电商平台商家服务;另一方面阿里佣金率(技术服务年费)低f z 7 C于京东。
在未来,L e z . _ ! T i c京东可通过提高营销和物流进一步赋能平台商家,提高广告和物流服务收入,进一步促进货币化率和收X ( s w ^入的增长。阿里近几年货币化率的增长取决于广告费率的提升,京东可以借鉴阿里经验,通过提高品类和商家数量,带^ ; X D 2 P x :动用+ 6 3 R U y K {户活跃度提升,从而利用高点击率实现广告收入增[ % N )长。同时2 v e M随着拓展物流仓库网络和加速实现物K F j : q 3 :流资产商业化,物流服务收入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3.京东物流对外开放,打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京东自2007年开始全面自建物3 r 3 g流,2016年11月京东集团宣布推出“京东物流”全面对社会开放,开始承接社会订单;2017年4月京东集团宣布成立京东物流子公司;2018年2月京东物流完成25亿美金融资,主要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腾讯、招商局集团、中国人寿等,京东物流投后估值达到134.4亿美金。
经过十年的发展,截止2l N 2 { l j R X 018年底已经建成7大物流. E ~中心,在28个城市建立了前端物流中心,末端服务网点30万余个,并在其他46个城市建立了仓库,共经营550个仓库,总建筑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布局,仓库员工约3万人,配送员工9.5万人,共计12万余人,售后服务16676人。
物流基础设施占地1160万平方米,物流服务车辆25万辆。京东通过智能化布局的仓配物流网络,京东物流为商家提供仓储、运输、配送、客服、售后的正逆向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快递、z f 3快运、大件、冷链、跨境、客服、售后等全方位的物流产品和服务以及物流云、物流科技、物流数据、云仓等物流科技产品。业务网络涵盖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领域。京东物流的收入也快速增长,2019年达到2~ : M , K34.74亿元,同比增长89.63%。
京东物流高时效性、高可靠性是其电商业务核心竞争力之一,针对消费者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截至2018年底京东可在2146个中国城区提供同日和隔天配送服务,即提供211限时达、次日达、极速达、定时达、夜间配多多元化服务。在保证高时效性的同时,可靠性也做到行业领先,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定期发布消2 ) q I费者有效申诉情况说明,京东有效申诉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京东物流和A + B R ( )顺丰都采用自营模式,可比性较高。京东的仓库面积和数量都高于顺丰。我们认为京东物流独立运营,有望打造新的收入增长点。
03
成本端
1.直营业务毛利率能否提升
服务收入占比提升拉高整理毛利率,2019年实现GAAP和Non-GAAP下双重盈利。京东的服务收入(佣金、广告费、物流等)占比从2010年的0.20%提升到2019年的11.47%。
因为服i , M务收入的毛利率较高,所以京东整体毛利率从2010年的4.8] 7 M % J F 0 ? b2%提升到了2019年的14.63%。需要注意的是京东G f [ z的营业成本(Cost of revenue)中包含了直销? & J k n }的成本和京东物流的外部订单配送成本,履单成1 | ,本(Fulfillment)包含了自营订单的配送成本。M . * F J G D O v履单成本率在2019年也1 E / g 1 = e 3下降了0.45个百分点,所以考虑履单成本,整体的盈利能力也在提升。
营业成本中包含了京东物流外部订单的成本,所以无法精确测算自营业务的毛利率。我们计算了(直营收入-营业成本)/直营收入,这个比值l : R . M ] w n f在28 X 8 F 7 o t g W011年-2013年出现明显上升,从2| q E f a ! f011年的4.36%上升到2013年的6.75%,我们认f w n y为应该是多品类战略的作用,增加N [ j _了高毛利率的商品。
2018年开始,外8 _ f + 2 @部订单占比提升,所以营业成本中包含了第三方物流的成本,因为第三方物流的收入计入“服务收入”,所以(直营收入-营业成本)/直营收: S 7 `入已经不能代表2 : | d R S自营商品的销售毛利率。以2012-2014年的平均比值来看,自营商品的毛利率预计在6.5%左右。
履单成本降低主要有两点原因:1、承接外部订单提高物流利用率;2、调整薪酬结构优化激励措施。通过承接外部快递订单,可以提高京东物流的利用率,单量增加( W w u v p 6 &可以降低规模成本。
2019年4月调整配送员薪资结构,取消底薪,提高揽件提成。( K S - E 4 = (运输人员是京东员工中人数最多的o ! A 8 X,2018年运输员工数量9.51万。京东履单成本中的薪酬成本占比从2012年的4+ h k 9 ( C (9.9%降低到2018年的45.5%,预计2019年占比还将降低。
对比零售同行,京东直营业务利润率提升空间如何?
以苏宁易购为例,由于C Z E ] 3 ` s y @受到电商的冲= j Z 3击,竞争加剧,苏宁易购的毛利率从2011年的18.9%下降到2017年的14.1e [ ] / 3 w%。营业利润率(剔除投资收益)也从2011年开始下滑,从高点的7.2%下+ { R a T e 6降到0左右。
2018年开始略有回升。因为苏宁的收入中包含零售批发、物流、金融、安装维修、其他业务收入等,单看零售批发业务,毛利率也从2011年的17.8%下降到2017年的12.19%。永辉超市和高鑫零售的毛利率稳步上升,但是净利率维持稳. S | = E Z定。永辉超市的毛利率从2009年的17.9%上升到2018年的22.2%,高鑫零售的毛利率从2009t ? W R 4 D & p年的18.9%上升到2018年的1 g v U D x25.28%。
但是两者的净利率维持平稳,并没有随着0 7 i ` W 9 @ 9 o毛利率上升而上升,永辉超市的净利率维持在2.9 ? c 4 w3%左右,高鑫零售的净利率维持在2.9%左右。我们认为零售行业的利润率偏低,参考永辉超市和高鑫零售,净利润率在2-3%。苏宁易购和京东的品类更接近,以3C家电为主,因为受到电商的冲击,竞争加剧,毛利率明显下降。特别是2013年开始实行线上线下同价,整体毛利率下降了2.6个百分点,零售批发业务毛利率从2012年的16.87%下降到了2013年的2.44%。
但是2018年开始苏宁的毛J G W 1 * V R 3利率还是上升。京东自营零售的毛利率低于线下零售,一方面是品类的差异,另一方面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我们认为随着竞争格局逐渐趋稳,京东的毛利率也有可能上升,另外供应链管理升级、C2M将提高京东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加上成本控制改# $ 0 R h s @ q 9善,净利润率能逐渐接近线下零X ` 4 : ~ V售的净利润率。
2.快递行业竞争加剧,京东快递成本率能否下降?
快递价格持续下降,行业集中度上升。剔除季节性波动,过去几年快递价格持续下降。异地快递件均价从2011年1月8 R ( z的18.43元下降到2020年1* # _ . 1 $月的8.29元。我们认为自动化设备、快递路由优化等有效降低了分拣、运输成本,未来能持续保持成本优势的公司将更有望胜出。
另一方面行业集中度上升,兼并重组日益活跃。我国快递行业从业企业众多,所以行业集中度一度呈下降趋势。但是在2017年1月达到低点后,集中度开始回升。
CR8从2017年1月的75.7%上升到2020年1月的84.8%。我们认为快递行业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过了拼网点数量、人员数量这种人海战术的时期了,而是进入了拼技术、拼精细化Y v W 7管理的时期。行业的横向和纵向兼并重组将更加活跃,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龙头市占率提升,但是毛利率下降。快递龙头的市占率提升,中通的市占率从2014年的13%提升到2018年的1c w A S a x6.8%。2019Q1三通一达的快递单量增速也远超行业整体增速。
但X F C o 4是另M R 8 = . *一方面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大家都采取了降低快递单价,加大对加盟商补贴等方法,所以毛利率都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我们认为快递行业的竞争还没有到平衡的状态,毛利率下降的趋势未来几年还将持续。
规模效应、链路优化、分拣自动化使得单票运输和分拣成本降低。快递业务分为揽件、运输、分拣} } q、派件4个环节。加盟模式的“三通一达”自己负责运输和分拣两个环节,揽件和派件由加盟网点负责。
自营模式的顺丰则自己负责4个环节。随着规模效应、链路优化、分拣自动化,中通的单票运输成本和分拣成本都出现了下降,单票运输成本从2016年H V 1的0.83元/票降低到h ] s2018年的0.68元/票,单票3 B | T 2 b /分拣成本从2016年的0.43元/票降低到2018年0.38元/票。顺丰因为业务品类和网络在扩张,比如冷运、医药等,所以单票成本维持平稳。我们认为京东物流开放外部订单,Z $ J T o 9可以增加x ! Q r单量,提高物流设施的使用率,降低单票成本。
来源:中信9 e v + , T建设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