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全球每年约46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我国是脑中风的高发国之一,也是世界上脑血管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我国现患脑血管病人数约600万,每年新发病例数约150万,每年死亡约100万。
中风,是中医的一种叫法,在临床上(西医),一般指的是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于脑部缺血或出血引起的疾病。脑中风是现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脑中风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很多病人经过积极治疗以后,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人为什么会中风?
引起中风的原因有很多种,西医和中医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统一认为,该疾病的发生跟患者的不良的生活习惯有非常大的关系,因此,要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进行调整。
西医认为,中风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该疾病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良的习惯(吸烟、酗酒、肥胖、生活压力),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动脉炎、动脉硬化、胆固醇异常),糖尿病等相关因素。
中医认为,主要病因是气血两虚,心脏、肝脏、肾脏三内脏阴阳紊乱,有情绪、饮食、疲劳等诱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气血逆转,凤阳内运动,痰浊蒙闭清窍而发病。
脑中风来临前的6个先兆表现
1.出现精力不济,容易嗜睡,所以如果你发现身边亲人近段时间比较容易莫名的犯困你就要注意了。
2.同样,因为血液供应不足,视网膜神经介质短缺,会使得视力短时间变差,出现视力模糊的情况。
3.而且,因为脑部血管有阻碍,血液流动的时候必然会对周围神经产生压迫,造成头晕甚至头痛的症状。
4.一定要看看有没有面瘫(左脸右脸两边不对称),有没有嘴角歪斜。
5.舌头是否伸不直,说话是不是结巴,讲话不清楚,说不出完整的一句话,让人听不明白。
6.有没有流口水,吃东西从一侧漏出。
中风的治疗药物
中风的治疗药物也分为两类,一个是急性期的,一个是缓解期的。
急性期的药物治疗也分为2种,第一个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第二个是针对脑梗死的药物治疗,一般是溶栓的,改善循环的,稳定斑块的药物。
面对突如其来的急性脑梗,患者可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安宫牛黄丸,如果患者不能进食,可以采取鼻饲给药。对缓解脑梗塞导致的高热,惊厥,意识障碍等有很好的疗效。
缓解期的药物治疗,一般有这么3种。一个是我们还是需要控制三高。第二个,我们需要吃一些抗凝的药物,尤其是脑梗死的患者,像阿司匹林波立维,我们需要吃的。
第三个我们需要吃一些中药,补气活血的药物,来增加患者的体力,当然也可以给一些营养药物,增加患者体力。
怎么预防脑中风?
目前脑中风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两大类,二者发生的比例约占所有脑中风的80%和20%。
预防脑中风主要是预防诱发脑中风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所以应当严格地控制血压,将血压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
降低血脂,吃一些口服的降血脂药,比如立普妥、可定等,降低血脂,不仅能够防止动脉硬化进一步的形成,而且还能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脱落,造成新的脑梗死。
对于有血糖异常的病人,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好血糖,注意饮食,而且还要预防一些相关诱发脑梗死,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比如戒烟限酒,对于大于60岁的老年病人,动脉硬化比较严重的病人,可以预防性地应用一些抗血小板的药物,比如口服一些阿司匹林等相关的药物。
关注@妙手医生 随时问医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