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眠大多数人都不陌生,我们人生有三分之一都是在床上度过的,所以我们对睡眠十分熟悉,但是睡了这么多年我们真的了解睡眠么?我们要怎么睡?我们要睡多长时间?我们要在什么时候睡觉?对这些我们知之甚少,很多人睡觉只是因为困了要睡觉。他们并不了解睡觉的机制。今天我来说一下关于睡觉的那些事。很多是我在英国睡眠教练尼克.利特尔黑尔斯的作品《睡眠革命》中所看到的。
首先他提出了R90睡眠方案,通俗来
说就是90分钟睡眠法。很多人被固有的8小时睡眠所洗脑,虽然大多数人睡8小时的确很好,但我们不用恪守这种规则,只有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人的睡眠是以90分钟为一个阶段,从而获得身体修复的。我们要通过提高每个周期的效率来提高整体的睡眠质量。
经过科学考证一个睡眠周期是由4到5个
睡眠阶段组成的。第一阶段是“非眠动睡眠的第一阶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瞌睡。第二个阶段是浅睡眠阶段。在一个睡眠周期里,花在这个阶段的时间是最长的。第三个阶段是眼动睡眠阶段,也叫深睡眠阶段。这个时候你就和死猪一样,除非用开水烫你,否则单纯的叫喊是不可能唤醒你的。在深睡眠之后,我们就会慢慢进入苏醒的过程,也就是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这个过程经科学家猜测应该占睡眠时间的20%以上。提高睡眠质量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能够排除干扰,完成一个阶段然后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样重复几次后,第二天醒来的我们就会是精
神抖擞的了。
我们可以按照三个步骤来实现90分钟睡眠,第一,选择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第二,按照起床时间来倒推睡觉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睡多少个小时,如果想像正常人一样遵循8小时睡眠,那就大约是5个睡眠睡眠阶段。当然,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五个睡眠阶段太奢侈了。但是我们不用担心,睡不了五个阶段,睡四个阶段也是可以的。第三,我们要按照一个星期为时间线来计算我们睡了多少个睡眠阶段,一般而言每周35个睡眠阶段是最理想的,28-30个阶段也比较理想。
另外,睡觉中的干扰因素也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有哪些因素,我们又该怎么解决它们呢?下面我来详细的描述一下。第一个干扰因素是光线,日光会刺激身体里面一种叫血清素的物质分泌,它是一种刺激情绪的神经传递素,会使人清醒过来。所以我们睡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让日光照到房间里。相反的昏暗的日光会促使人分泌褪黑素。而褪黑素能帮人入睡。所以我们在晚上睡觉时应该使光线暗下来。第二个干扰因素是自身的睡眠类型,我们应该认清自己是早起型,晚睡型,还是中间型。按照我们的睡眠类型来调整生活节奏。第三个因素是运动,因为剧烈的运动会导致肾上腺素和体温上升。第四个因素是胡思乱想,在睡觉前放空身心,我们能更快的进入睡眠。
好了,睡眠就这些,了解了之后可要
有规律的睡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