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清,男,汉族,生于1915年2月。曾任甘肃省中医院院长、甘肃省针灸学会会长等职。著名针灸专家、主任医师,有“陇原神针”之称。张老年已八旬,却鹤发童颜、思维敏捷、耳聪目明、步履稳健,至今仍坚持带徒传艺、治病教人。张老曾患过数次重病,并经历过三次手术创伤,但身心依然健康。张老养生讲究调摄心神、运动肢体、生活规律、无病预防、节欲养神,他的养生方法颇值得我们借鉴。
一、调节心神,保养正气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外界因素的刺激可致比情变化而发生疾病。人不可能与世隔绝,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外界环墙对人的影响。我认为只有注重精神调摄,才能保持人体正常协调的生理活动,这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所以心理上保持平衡、精神上保持乐观,节制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祛除不正常的欲望和名利思想,使真充盈内守,就可减少疾病。
遇事不怒,笑口常开,是大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我性格暴躁,对看不惯的事易发火动怒,但多采取节怒的办法,以免怒而伤肝。为了将往昔的忧愁变得淡漠,拟在早晚做太极气功,以使意守丹田,排除杂念,保持心神宁静,真气内存。茶余饭后看电视,听广播、欣赏音乐、京剧等,以消除精神紧张,驱散愁闷。
二、运动肢体,疏通筋脉
我自幼形瘦体弱多病,14岁拜师学医,17岁练气功和拳术。后因体质虚弱,根据老师指点,除坚持练气功外,主要是练太极拳、太极剑。 为保持功力,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早晚各练半至1小时的气功、太极拳、太极剑。这就是我延年益寿的原因。
运动保健就是经常活动,但要保持劳而不倦、动而有节。我的保健格言是“勤动身康健,常乐寿自高”。我除了早晚坚持锻炼外,平时经常外出活动,如上街买菜、饭后散步等,就是在病中或手术后体弱眩晕不能户外活动时,也采用练气功、室内活动、用手按摩腹部的办法来促进胃肠的活动,以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三、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我一日三餐很有规律,饥而食、渴而饮,进食细嚼慢咽,细心品尝食物滋味。饭前不生气,饭时少说话,不暴饮暴食、恣纵口腹。饮茶是我的嗜好,喜欢茉莉花茶。我认为清晨饮茶可醒、提神,饭后饮茶可除油腻助消化。我反对食后睡卧的不良习惯,饭后当漱口、散步,用手按摩腹部。
四、无病预防,有病早治
我主张安不忘危、无病先治、患病早治。初生小病当及时治疗,切勿大在侥幸心理,一旦发生大病更应积极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不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而增加思想负担,加重病情。有病早治要合用药,切勿无病用药、小病大治和滥用补药。素日无病,只要注意养生保健就可以了,不必妄用药物。
五、节制性欲,养精益寿
没有了联络后来的生活我都是听别人说说你怎么了说你怎么过放不下的人是我人多的时候就待在角落就怕别人问起我你们怎么了你低着头护着我连抱怨都没有
此文章选自华夏出版社
《长寿有道:名老中医谈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