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常见疑难眼病。该病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可导致失明。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48小时即可完全失明。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那么青光眼该怎样吃,我们来看看?
能量及碳水化合物摄入均衡;蛋白质摄入均衡,注意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脂肪摄入均衡;适量增加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
增加富含胆碱的食物,胆碱对维持眼内压、视觉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含胆碱的食物如动物的肝脏外、蛋黄(一个鸡蛋黄大约含300mg胆碱)、红肉、奶制品、大豆制品、花生、柑橘、土豆等。
增加富含维生素B5(泛酸)食物的摄入,泛酸参与视觉神经传递素的合成。含泛酸的食物如未精制的谷类、麦麸、动物肾脏与心脏、酵母、瘦肉、全谷类、豆类、蛋类等。
增加富含维生素P(芸香素)食物的摄入,维生素P改善眼部微血管循环有益,而且还参与维生素C吸收利用的过程。富含维生素P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杏、枣、樱桃、荞麦、茶等。
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食物的摄入,B族维生素对维持眼压和视觉功能酶的代谢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参与维生素A的合成。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如葵花籽、花生、瘦猪肉、豆类、小麦粉、小米、玉米、大米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心脏,蛋类、奶类、冬菇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畜瘦肉、肝脏、鱼类、豆类、蛋类等;富含烟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肾脏、瘦肉、鱼、坚果类、奶类、蛋类等;富含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肾、蛋类、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坚果等;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禽、贝壳类、蛋类等。
增加富含维生素C食物的摄入,维生素C抗氧化能减少光线和氧对晶状体的损害,参与维持眼的正常功能。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有色叶菜类、水果类等。
增加富含维生素E食物的摄入,维生素E有助于排除水晶体内的微小颗粒。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各类植物油类、坚果类、动物肝脏、海产动物类、豆类、蛋黄类等。
增加含锗食物的摄入,锗能增加眼内氧的供给并能缓解疼痛和增加体内的干扰素。含锗的食物如猴头菌菇、胡椒、生姜、花椒、茴香、大豆、豌豆、大蒜、红薯等。
“三忌”,即忌烟、忌洒、忌喝浓茶,过量吸烟,由于尼古丁的作用可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导致视神经缺血,烟草中的氰化物可引起中毒性弱视,危害视功能;大量饮酒可造成眼球毛细血管扩张,眼睛充血加重,甚至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常喝浓茶虽有利尿之功能,但往往处于过度兴奋影响睡眠,引起眼压升高。
尽可能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等。
注意节制饮水量(特别是冬天),一般每次饮水不要超过400ml,每天不超过1000~1200ml。饮水过多导致血液稀释,血浆渗透压降低,使房水产生相对增多而眼压升高。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必须重视预防,中老年人每年体检时测眼压,如发现眼压升高,须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保持心理平衡,尽量少看电视、多休息、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食物,勿服对眼压有影响的药物,一旦出现青光眼症状,必须去医院诊治,尽力保住视力。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青光眼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长期不良精神刺激,脾气暴躁、抑郁、忧虑、惊恐。
生活、饮食起居规律,劳逸结合,适量体育锻炼,不要参加剧烈运动,保持睡眠质量,注意用眼卫生,保护用眼,不要在强光下阅读,暗室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光线必须充足柔和,不要过度用眼。
青光眼到目前所知没有绝对的遗传性,但是有家庭病史的人,糖尿病,高龄患白内障的老人,另外特别是高度近视的人,都是高危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