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50%以上的老年人有高血压问题。而年龄超过80岁的高龄人群患高血压问题接近90%。
这个数字可以说是非常高的。老年高血压人群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因为老人的身体各个器官机能有逐渐衰老的态势,并且很多老人身体内并不仅仅只存在一个高血压问题,往往还有其他多种健康问题并存,不可与其他年龄高血压人群同语。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测量
《老年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 版)》中明确了老年高血压的定义与测量方法。
老年高血压定义:年龄≥60 岁,测量血压非同日3日以上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老年性高血压。若收缩压≥140mmHg,而舒张压<90mmHg,可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不同类别测量方法的血压正常值:诊室血压<14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24小时平均动态血压<130/80mmHg。
老年人高血压有点特别
血压波动大
由于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血管弹性变差,老年人群的血压非常容易随着季节、情绪、动作、体位的不同出现明显的变化波动。
例如老人年多出现清晨高血压的问题。同时,老年高血压人群还常常伴有一些冠状动脉、肾动脉等一些动脉病变的问题。当血压出现剧烈波动时,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危险出现。
血压压差大
老年人脉压较大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因为老年人的各个器官会呈显出一种退行性的变化,尤其是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系统的动脉硬化问题比较显著。
老年人群随着年轻的增长,他们的血管可能几乎成为没有弹性的血管。当心脏泵血时,他们的动脉内血容量得不到缓冲。
从而导致收缩压出现明显的增高,而舒张压相比较来说低一些,导致脉压增大。
一般情况下,人体脉压差为大于40毫米汞柱,而老年人的脉压差可达到50~100毫米汞柱。
易出现诊室高血压(白大褂高血压)
诊室高血压又被称为白大褂型高血压,指患者在诊室又医生护士测量血压时,由于紧张或环境等原因,测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被测出有高血压问题。
而回到家中自测血压时,血压又为正常的现象。很多老年人进了医院或看见医生,就比较紧张,进而出现血压有较高的波动,会测出血压较高,而回到家中,情绪平稳时,血压又正常。
因此,建议老年人群在家中自测血压,有条件的可以进行血压动态监测,来排出自己是否是诊室高血压的问题。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老年高血压人群常常会出现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的情况。昼夜节律的计算方式为:白昼均值与夜间均值的差除以白昼均值作为判断。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昼夜节律值>10%为正常。而很多老人夜间出现血压下降幅度<10%或<20%,甚至出现夜间血压反较白天血压升高的情况。
因此老年高血压人群很容易在夜间出现危险情况。建议老年人群,睡前注意补充水分,夜间起夜也要缓慢,不可起床过急,避免危险出现。
老年人纠正5个常见误区,血压才安全
高血压问题看似是老年人非常常见的健康状况,有些人不以为然,但其实老年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一个隐形“炸弹”。
对于高血压,很多老年人缺乏应有的健康常识,错误的对待高血压,这对健康是不利的。下面我们来说说,老年人群非常常见的高血压认知误区。
误区一:老年人血压高很常见,没关系
很多人认为,老年人出现高血压是一种人体衰老的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过多的在意。
这一认知在老年人群中是非常普遍的,导致很多老年人忽视高血压,导致高血压人群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高血压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是人们长期不科学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积累,有了高血压要及时的控制,否则对健康会造成很大隐患。
误区二:血压正常就停药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人群需要通过药物来控制血压,以保持血压的平稳和身体的健康。
高血压患者是否服用药物,是否需要停药,都必须经过医生的诊断和建议。
不可自行随意增减甚至停药。随意停药会导致血压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反而对健康更有害。
误区三:没有高血压症状,血压就正常
一般来说高血压会有一些典型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想吐等,但实际上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并没有明显关系。
高血压患者出现无症状是很常见的事情,并不是说没有高血压症状就说明血压正常。无症状的高血压若不能够及时诊治,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增加动脉硬化的几率,也会损伤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误区四:吃了降压药,就可以抽烟喝酒了
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都会对我们的血压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吸烟、饮酒、吃太多盐等,都会增加高血压发生的几率。
但有的人觉得,吃了降压药,血压降下来就可以抽烟喝酒了。
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对于高血压的人群来说,降压药需要长期服用,尽量不要间断,并且在服药的时候一定不能饮酒,烟能不抽也尽量别抽。
酒精会让人的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服用降压药的人饮酒是非常危险的。
误区五:用保健食品代替降压药
现在很多市面上的一些违规保健食品声称可以降压,甚至声称可以”根治“高血压,使得很多老年人轻信宣传,用保健食品来代替药物降压。
这个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目前没有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可以证实保健食品可以代替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