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为什么很重要?
在所有的优秀孩子身上,几乎都有他们父母的烙印。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也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有了问题怪学校是不对的,有了成绩和功3 A $ & l ` C ;劳全归到学校也是不对的,家庭的作用远远比学校重要得多。
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的基础的基础l L ? | . e X I,关键的关键。
大数据分析:家庭教育的十个主要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曾经对中国4万名父母和孩子做过一项调查,这个调查在中国的4个省进行,最后发布了结果,在《中国教育报》上连载,大概有十个主要结论Z b S & ` R H :
1、中国父母亲最关心孩子什么?
中国的父母4 Y R亲大部分关注的是成才而不是成人,他们关注的是当下比较多。但是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关注不够,比如兴趣爱好。其实人的兴趣爱好,是他认/ 4 r , * g & J -识这个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仅仅关注学习成绩,是不利于孩子好奇心、兴趣的养成的。孩子的情绪、处理f B X L h ;人际关系的能力,e 1 4 ^ - t K自我管理的能力,性格、人格特征,事实上比家长最关注的这些问题要重要得多。
2、学前班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很重要?
这次调查结果发现,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孩子里面,上过学前班比M Q :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多10.89%,这个结果颠覆了很多人过去的观念。我们很多父母希望I - g # | 5 & ^ W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赢在起5 1 6 5跑线上,所以要比别人早一点学,比别人多学一点。事实上,儿童是需要童年的,儿童是需要游戏、快乐的,需要自主去发现的,你逼着他学习的东西他X 5 U不会感兴趣。过早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对立的情绪,让他还C o c _ o ) U ! m没有进学校就恐惧学习了。
3、择校的意义和效果如何?
大z O N %家都需要择校,很多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大数据分析发现最优秀的学生里面择校生和非择校生没有什么区别,比例分别是29.95%和28.48%。n ( 9 e 7 # /当然并不是说选择好学校对学生发展没有意义,坦率地说因为学校是$ ` R J有文化的,学校之间孩子是相互影响的。孩子之间彼此的影响,比学校对孩子的影响还要大。关[ C ^ d键是为什么有的择校t n A . Q x J G Y效果不好,对于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孩子,在别的学校他可能0 7 [ ` Y / [ t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到最好的学校反而让他觉得在那么多学霸面前自己没有希望了,学习成绩会下降。
4、学生上课外班能不能有效提高成绩?
中国孩子大概90%都是上课外班的,上课外班以后,孩子的时间、空间就被填满了,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就不够了。这样学习能力就会萎缩,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课外| Y 4 ~ R v s T班相对来说依然是y z 1 p K B学校生活的延续,依然是课本的延续,课堂的延续,学生没有一个开拓视野的机会。一个孩子没有大量课j L W 4 : e t @外阅读的时间,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5、物质刺激是不是能够激发孩子的R w [ t S V s学习热情?
很多家庭用奖金,用各种各样的诱惑鼓励孩子学习。这个调查发现其结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作用更大的是什么?是父母教育的一致性、协调性,更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比如,在父母亲之间教育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他们能够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而是私下里交流T T C & ) ` p、分享、协商。物质刺激远远不如父母对孩子正面的影响。
6、调查父g j c c 3 m G 9母闲暇时间在干什么?
发现最多的是父母在读书看报,父母自己在学习的、读书看报的,他们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是8 k 0 F 0 ~ 8最高的,占了31.3e : : = 3 |1%,其次是父母也会看电视、玩电脑以及看手机,他们的孩子成绩D [ ^ h ` t f 4 b优秀的比例就少得多,为27.43%,还有特别喜欢朋友聚会的家长的孩子成绩优秀的只有24.90%。我相信W ] p这些数据在现实生活中差距还大一点,个人感觉差距不像想象那么大。
7、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对学习影响有多大?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所有的事情都给他准备好了,所有活都不让他去干。结果,m v U m e } W x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可以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只有3.17%。而认为应该J y i i做家务的,应该自己管理自己事情的优秀t . # s的孩子占了86.92%。让孩子管理自己事情的能力,最后会帮助他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学习是一个自我管理的过程,这个结论对很多父$ W A M { @母是有很重要的启示的。
8、父亲对孩子成长有什么作用?
在中国很多家庭,父亲是看不见的,所谓“影子父亲”- E x l l y = l $。父亲在家庭教育当中真正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这次的调查发现,在中国90%的家庭,父亲没| _ 8 )有承担起教育的职责。大部分家庭教育孩子的事情是妈妈在承担,而我们J ` z g知道缺失父亲的教育,对孩子尤其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是有一个明显的局限。性别认同会弱化,容易被母亲过分地呵护,过度地保护,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缺少男子汉的气概。所以家庭教育中缺g e +少父亲的角色会导致各种各样不良的行为。
9、中国的父母了解孩子吗6 k K x 3 d m *?
通过对父g ; k母做的调查发现,父母首先知道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其次是孩子喜欢哪位老师,孩子喜欢什么课。父母亲没有走进孩子内心去,不了解孩子到底有什么愿望,不o A % ? +了解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说的事,孩子到底崇拜谁?说明我们父母亲没有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没有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状况。
10、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父母的养育方式8 : f S 4是不是有关?
凡是父母采取积极的养育方式,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是比较高的。父母养育方式是比较消极的,孩子学习成绩相对来说是比较差的。说明孩子的学习成绩跟父母的养育方式还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的。
家庭教育中的三个关键词
1、陪伴
孩子来到家庭和你成为一个共同体,这就是人生的缘分,怎么样能够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9 h ^ 7 g Z光?事实上我们知道,当孩子真正离开你的时候,你想和他在一起也很难了。所以真正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一起本身就是教育。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关键的,为什么呢?
因为你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在一起交流,无时无刻不是在进行着交流和学习,西方心理学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发E 7 + # * s f 6 y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量有着直接的正相关。
你在谈论政治,这个孩子可能今后对政治感兴趣;你在抱怨,这{ ` p ! / ; 个孩子可能就会充满抱怨的情绪。Y J ? f g 7 0 J $你在家庭发b { P W g F生的一切t m t 1 I ; D G,都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说要有亲子共读,要有亲子之间充分的交6 ~ 8 ~ ; G O流?我们很多父A Z J $ z g W母亲? y X 7 U ] H都以为不要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你说的所有东西,即使他今天不懂,也都会成为构成他大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N : i 3 C分。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 2 D f y + %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我们提出一个主张:共读,= [ V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陪伴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2、阅读
阅读P N / x q * ( & -的种子是在家庭里面播种下来的。L E x D U ) D K《朗读手册》里面引入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阅读是让孩子V P 5 L + x & z $有丰富精神[ c k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兴趣的培养、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
对儿童来说,儿童时l @ e 3 c ) O + X期的阅读和教育相l ~ 3 a关,一个没有阅读的家庭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儿童通过这些书的阅读之后,开始喜欢阅读。儿童早期的] l q & X阅读为什么很重要F w { ( 8 * .?我一直认为,那些童书,的确和成年人读的书有差别,童书会把人类最美Q c U d y Q好的东西,都悄悄通过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藏在其中,构建f 5 k I | J i的是你的价值观。
3、习惯
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叶圣a [ ~ d 4 ? 4 u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想想也对,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是衡量他有没有c C o O x W 1 a形成良好的习惯。他怎S V I F l Y d (么对人,怎么处事?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步多快,打球多好,实际上体育最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如果体育成绩优秀,大吃大喝不锻炼,身体也很糟糕,这不叫体育成功。
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我们针对一个习惯无论是运动还是阅读,怎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觉得这是在家庭里面非常需要的c Z j w B。比如早睡早起,就是一个习惯。对一个孩子来说,一个好习惯可以影响一, _ 2 M生。在家庭教育当中,把这三件事情好好抓好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