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第一个王,秦惠文王有什么历史功绩?

我们都知道李承乾是李世民钦点的太子,也是李世民比较看好的皇位继承人,不过李承乾好像没有体会到李世民的苦心,因为嫉妒心和误会,李承乾勾结大臣策划哪一场谋反活动,后因事件败露而被李世民废除。李承乾被废之后,太子之位空虚,李世民没有选择嫡二子李泰,没有选择各方面才能俱佳的李恪,而是选择了性格温和才有15岁的李治作为太子,这不禁让人们有各种猜想。

太子被废后,李世民为何舍弃优秀的李泰和李恪而选择温顺的李治?

其实李世民这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李承乾,李泰,李治,他们三个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是长孙皇后所生,依照祖制,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李泰是第二子,按道理,李承乾被废后,东宫之主理应是李泰的。李泰这个人其实是很有才能的,也深得的李世民的喜爱,但是李泰一直对皇位存有野心,所以做事都很有心机,李承乾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多次设计陷害他,李世民心里也是清楚的。李承乾丢到太子之位后,李泰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就到李世民的面前说,如果自己当上了太子,继承皇位后,一定把自己的儿子都杀了,把皇位传给三弟李治。这当中就能看出李泰的心机有多深,为了登上皇位,竟然编造这样的谎言,后来被大臣褚遂良阻挠揭穿了谎言,李世民自己也心里很清楚,这样的人继承皇位是万万不行的。

太子被废后,李世民为何舍弃优秀的李泰和李恪而选择温顺的李治?

说到李恪,就不得不说一下他的身份了,李恪是杨妃和李世民所生的儿子,这个杨飞就是隋朝亡国公主,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这样结合的李恪有一半血统是前朝皇室的,并不完全是李家的。李恪这个人很有才能和学识,说话做事果断,身体力行,颇有李世民行事之风,而李世民也多次对其大加赞誉,说李恪最像自己。对于这样高的评价,李恪当然也是太子考虑的人选。不过由于其具有前朝皇室的血统,再加上是庶出,其母亲只是一个嫔妃,也贵妃都算不上,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血统都比不上嫡出,出于这样的考虑,李世民就将李恪排除在外了。

太子被废后,李世民为何舍弃优秀的李泰和李恪而选择温顺的李治?

李治是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也是嫡出,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血统都比李恪高出很多。李治从小性格都比较和善,相比于其他皇子来说心性纯良,与人为善,是个比较老实的孩子。他本身也是比较聪明能干的,只是性格比较温顺而已,在李世民心里李治是个好孩子,对他也很喜爱。对于性格方面李世民心里很清楚,也比较担心,但和其他人相比较李治已经胜出了很多。

太子被废后,李世民为何舍弃优秀的李泰和李恪而选择温顺的李治?

李世民最终舍弃了比李治优秀的两个皇子,而选择了一向没有野心的李治也是有自己的长远打算。如果换作是你泰或者李恪继承了皇位,以他们的做事风格一定会想方设法除掉自己的兄弟们,以绝后患,而李世民正是由于弑兄杀弟而得来的皇位,他不能再让这样的事件在自己的儿子中上演。而李治性格友善,让他继承皇位能很好的避免这样的事件发生,也为李泰,李恪,李承乾及其他皇子保住了性命。

上一篇

五代枭雄 17、后梁代唐: 唐昭宗之死,暗藏的玄机与阴谋

下一篇

有人为了复国刺杀秦始皇,为何秦朝灭亡后,却没有人为嬴政复国?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