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邓艾是如何偷渡阴平,穿越无人区灭掉蜀国的?悲哉,姜维

在皇权至上的古代,皇帝对于继承人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不仅要有好的品行,还要有治理国家,担当国家大任的能力

清朝的道光皇帝有九个儿子,排在第六的就是恭亲王奕䜣。这个儿子天生聪明伶俐,做事有勇有谋,与其他皇子有着不同的气质。由于他非常古灵精怪,因此也有一个别名叫做鬼子六。

也正因为他的才能,他就受到了道光皇帝的格外青睐。最后,在道光皇帝选择太子的时候,他思考和纠结了很长时间。

恭亲王奕䜣没有得到皇位,竟是因为没有咸丰皇帝会哭

如果从年龄大小来看的话,道光皇帝应该选择第四个儿子做太子。如果以贤能作为标准来看的话,恭亲王奕䜣则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也正是这样的对比,让道光皇帝更加犹豫不决。道光皇帝的处事风格相对来说比较保守,所以,他一直都想找一个忠厚善良,尽仁尽孝的人来继承皇位。

在最后一次召见中,道光皇帝向皇四子奕詝和恭亲王奕䜣提问了关于国家政治等问题,奕䜣淡定自如地回答不误,头头是道。他的每个回答都引人深思,让人频频称赞。

恭亲王奕䜣没有得到皇位,竟是因为没有咸丰皇帝会哭

而皇四子在道光说出“我已老迈,恐不久于人世”这句话后,立即伏地哭泣,以示孝心。

如果康熙在世的话,他可能会选择贤能的奕䜣来继承皇位,但是,道光皇帝纠结到最后一刻,还是被四子的仁孝感动了。最终,仁孝的四子继承皇位,成为了清朝的咸丰皇帝。

然而,让道光皇帝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个艰难的选择,不但影响了清朝的命运,还影响到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方向。

在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江宁的时候,咸丰一朝完全不甘示弱,多次改变局势反败为胜。

恭亲王奕䜣没有得到皇位,竟是因为没有咸丰皇帝会哭

但是,这并不是咸丰皇帝的功劳,而是恭亲王奕䜣精心调度的结果。奕䜣指挥各路军队,全力围剿,最终才消灭了太平天国的势力。同时他也极力平定了捻军跟西部各省的回民叛乱,才创造了同治中兴的时代,是大清朝得以续命。

不久之后,英法联军攻打进了北京城,在京师即将不保的情况下,还是奕䜣出面与西方列强进行谈判。经过不断地周旋沟通,最终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得到了英法联军地信任,通过割地赔款,得以使联军退去。

恭亲王奕䜣没有得到皇位,竟是因为没有咸丰皇帝会哭

有了这次经历,奕䜣也得到了一定的政治资本。他不仅与国外有了一些接触,还对他以后开展外交活动积累了一些经验。

奕䜣不但做事非常果断,在思想上他也比较开放。这一点,刚好与他的父亲道光皇帝相反,这或许就是他没有继承皇位的原因。

清朝末年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以奕䜣为首的洋务派,开始走上了学习西方技术的道路,这也就是史上的洋务运动。

恭亲王奕䜣没有得到皇位,竟是因为没有咸丰皇帝会哭

这场运动不仅开辟了中国人自强求富的道路,还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虽然最终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是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来看,它为中国人民的思想开放和民族独立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是却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恭亲王奕䜣没有得到皇位,竟是因为没有咸丰皇帝会哭

可以说,在这次运动中,奕䜣作为号召者之一,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洋务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挫折,如果没有奕䜣的付出和努力,是很难继续开展下去的。

而这次洋务运动也培养出了许多贤才,比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但是,世事难料,如果此时的清朝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没有内忧也没有外患的话,或许,仁孝的咸丰皇帝,还有可能会成为一代明君。

恭亲王奕䜣没有得到皇位,竟是因为没有咸丰皇帝会哭

但是,清朝自鸦片战争以后,仁孝已经不再适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也不适合清朝的发展了。

当时清朝的局势并不乐观,如果有奕䜣这样能力超群的人来挽救时局,清朝的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变,但是,很可惜的是,道光帝还是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没有选择一个有能力的继承者,最终是他把清朝推向了亡国的深渊。

总之,如果奕䜣当上了皇帝,以他的能力和才智,很多事情都可以化险为夷,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

万历为什么不敢像正德那样任性

下一篇

三国如果倒过来写,会是什么样的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