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220年),东汉末年长沙(治今湖南湘阴)人,东汉末年将领,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有武艺,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刘备信任。
但是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刘封不从。而后又侵凌孟达,迫其降魏。孟达与徐晃共袭刘封,刘封败归成都,最终被逼自杀身亡。
其实纵观刘封的一生,其实并没有什么刘备之子的荣誉,相反,只有作为备胎的无奈和心酸。
寇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氏的外甥,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时安居于荆州。当时刘备年近半百尚未有儿子,于是便求寇氏收刘封做了儿子(不是义子,属过继收养)改名刘封,以便其将来能够作为刘备的继承人。
但是没过多久阿斗出生了,有了阿斗后刘备就一脚踢开了刘封立阿斗为继承人,要知道当初是刘备自己厚着脸皮求来的,当然刘备除此之外还有拉拢当地士族的意味在里面。
但是刘封却开始了自己尴尬的一生,在政治上处于十分尴尬和不利的境地,并且刘封强阿斗太多了,他的存在始终是对阿斗地位的威胁。这种威胁让关羽和诸葛亮都如芒在背。
《三国演义》里为了突出刘备的爱惜人才,就把刘封写在了刘禅出生之后。
刘封的能力是在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显现出来的。刘备当时带人从葭萌关出发进攻,刘封和诸葛亮、张飞一路逆流西上。
这一路上功劳肯定不少,进军益州之后,刘封被封为副军将军——这好像是刘备为刘封专门设立的一个官职,这也可以看出来刘备其实心里也不待见刘封了。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封跟随刘备北攻汉中,曹操率领大军来援,刘备栖于山头,派刘封向曹操挑战,曹操大骂说:“卖鞋的小子,只会叫你的假儿子来挡你家太公么!等我叫我家长黄胡子的真儿子来打你。”于是派人召曹彰来与刘封对敌。
虽然没有打过,但是可见刘封的武力值还是有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彻底占领汉中全境,另外又派遣宜都太守孟达率军攻占了房陵郡。其后孟达又挥军进攻上庸郡,刘备暗地里担心孟达难以独力取胜,于是遣刘封从汉中顺沔水南下去统领孟达的军队,刘封率军与孟达上庸合兵一处后成功地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
当然与其说是刘备担心孟达打不赢,倒不如说是故意踢开刘封,让他远离刘备政权的政治中心,刘封也因此彻底边缘化,从当年的继承人,到现在一个在川蜀政权中几乎不存在的透明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关羽围襄樊,多次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相助,但被刘封和孟达却以上庸三郡占领不久,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关羽战败后,刘备因此怪罪于刘封、孟达二人。
当然这个怪罪其实更多的原因是想用这个作为借口搞死刘封罢了。
关羽要求刘封援助是在兵败之前,而不是小说中关羽被围麦城之时。三国志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关羽是要求的是“相助”而不是“相救”,此时关羽并未处于不利境地。
所以关羽的败亡根本不可能归咎于刘封不发兵相助,刘备其实也只是想找一个借口,结果谁知道刘封还在暗自神伤的时候,孟达就直接反了。
孟达不是刘封,刘封是刘备儿子,无论刘备对他怎样打压,至少在那个时代出于道义,刘封都不可能去造反,但是孟达不一样,刘备想弄死他,他自然要反抗,于是就投降了曹魏。
《三国志刘封传》载:“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魏文帝善达之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以达领新城太守。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封……封破走还成都……于是赐封死,使自裁。”
后面的剧情就简单了,孟达造反,刘封兵败回成都,然后被刘备逼死。
而最后让刘备下定决心杀了他的理由还是那个光伟正的诸葛亮给出的。
”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诸葛亮考虑到刘封这个人能力强,将来如果立刘禅为主,刘封将要生乱,不如早早除掉他。诸葛亮此举就整个川蜀政权来说是正确的。
但是就刘封来说却太过无情了,刘封本来当寇封当的好好的,结果被刘备求过来当儿子,然后跟随刘备颠沛流离了半生。
好不容易有了四川这块根据地,可是刘备也有了刘禅这个后人,为了所谓的稳定,刘封又得拿出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政权的稳定,不得不说他的一生也确实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