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三家分晋

纵观历史,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都是对礼仪志邦,礼仪式的交战,可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成型,在楚国与宋国的恩怨情仇中慢慢达成共识。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仅仅是单一片面说法,除此外还有另一种说法‘斩使以示威’,拒绝对方议和投降。事实上很多使者被杀,有的就算没有被杀也会被割鼻割耳,当然也有安然回去的。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刘备曹操为何要破规矩!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吴国杀后,刘备不听任何人劝告,大举蜀国全部兵力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吴国派出使者并献出杀害张飞的叛贼张达、范疆作为议和条件,然而两句话都没有说完,刘备就下令拿下来使同叛贼一起斩首。期间部下曾劝刘备古有成例两国交战,不杀使者,刘备说到,我对孙权之恨,超越古今,今日我偏要斩首示威。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刘备曹操为何要破规矩!

刘备为什么要破坏规矩这样做,要杀一个手无寸铁的来使。使者的作用就是送信,是没有攻击性的,而杀掉一个手无寸铁的使者,表现了刘备精神气概,是在威告吴国拒绝议和,不接受投降,此战必须打。古时候讲究的是英雄气概,杀掉对方来使会让对方未战先怯,在战场上对方没有了勇猛的气概,这仗就不用打了。然而刘备却把吴国逼的太着急了,只能背水一战,最终导致蜀国战败一蹶不起。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刘备曹操为何要破规矩!

曹操平定北方,匈奴单于派使者出使汉朝专门拜访魏王老曹!曹操得知后,觉得自己的相貌实在拿不出手,怕匈奴使者耻笑,于是让玉树临风的崔季珪假扮自己,然后曹操假扮侍卫,拿着刀站在老崔旁边!完事之后,曹操派人追问匈奴使者:哥们儿,你觉得魏王怎么样啊?匈奴使者说:魏王长得真是太帅了,仪表堂堂,不过站在他身边的那个矮子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曹操得知后大惊,立刻派人追上匈奴使者将其斩杀,这就是“床头捉刀”的历史典故!曹操追杀匈奴使者的原因是,曹操担心使者回去后告诉单于:魏王竟然不如身边的侍卫有英雄气概!这位使者眼光确实毒辣,不过命运也是相当悲催,这就是说实话的代价吧

看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对君主来说就是空话啊,是可以不遵守的,不杀你是因为你还有利用价值,杀了你是为了让你发挥你的价值,所以当来使的人都要做好一去不复回的准备。

上一篇

3分钟带你了解三国时期,我敢说这里有你不知道的

下一篇

忽必烈重用奸臣,导致自己的儿子被活活吓死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