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秦末年间,由于秦二世的暴虐至极,企图通过耗费巨资,东出巡游,途中立碑刻石,而不断增加自身知名度;并昏庸无能,重用极善于玩弄权谋的赵高,诛杀忠臣蒙毅等;再加上自秦始皇起,强行改革,制定严刑酷法,大兴土木,过度招收徭役兵役,虽利在千秋,但在当时并不得民心,顺大势,令天下民不聊生,哀怨四起。
当然,这三方面原因一综合,便直接导致了大泽乡起义,大大提高了陈胜吴广以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知名度。
可以说陈胜吴广属于为了避免死亡,被迫无奈起义。而这一起义消息一经传播,全国各地便纷纷自愿响应。毕竟起义反秦,实乃天下大势所趋,再加上此时首支起义军使用的是被“暴君”秦二世以及“狗贼”赵高联手赐死的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深得人心楚将项燕的名义来做旗号,对各路英雄豪杰进行号召,以求共同起义,形成反秦合力,岂有不响应的道理?
而实话实说,陈胜吴广等既是农民起义的开创者,也是项羽刘邦楚汉争雄的奠基者。因为正是由于他们开创先河,揭竿而起,创立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也才令各路豪杰有了参考,不断涌现。但在这一过渡期之后,亦正式进入了人才辈出,精彩异常的楚汉时期,主人公也彻底变为了项羽与刘邦。
项羽刘邦乃何许人物,毋庸多言,便可人人皆知,甚至可以脱口而出几句夸赞西楚霸王的文言诗句,也能唠出几个嘲讽汉高祖的段子玩笑。但言归正传,这一期的主人公——陈平,也正是这一时期的一大谋士,单论名气,别说项羽刘邦,就算是与韩信、萧何、范增等人相比,也不知要被甩出几条街。不过也就是这么一个名气不过尔尔的“小人物”,却用自己十分了得的“暗黑兵法”,影响了项羽刘邦之间斗争的天平,并且在刘邦一统天下,开创大汉王朝之后,游转于汉高祖与吕太后之间,不断独善其身,完美避开了“汉初三大名将”的兔死狗烹般的结局。当然,此乃后话,姑且按下不表。
纵观陈平的生平,不难发现,他的确算是在当时天下历经大乱且医术并不发达的前提下,寿命较长的一位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不仅可以在乱世之中进行尔虞我诈,也可以在太平之下稳占一席,彰显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存活能力。而这一能力,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以完美体现:
第一,施反间计,成功离间项羽与楚军大将钟离昧、智囊亚父范增的关系,令其失去真正意义上的左膀右臂。纵观楚汉争霸的整个过程,的的确确精彩异常,可谓情节跌宕起伏,战况瞬息万变,但真要评比出一个最激烈最关键的时刻,那必然是公元前203年了。
正是在这一时刻,刘邦无奈被困荥阳,长达一年之久,可以说,若是项羽在此时,能够听取亚父范增的建议,死困刘邦,必然会让胜利的天平彻底偏向自己,从而走向胜利,开启属于西楚霸王的一大时代。但偏偏这个时候,“暗黑兵法”的完美使用者,陈平是也,登上舞台,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极限操作,玩了一手离间计。其实呢,历史上使用离间计改变战况的谋士不计其数,但真正能把“人心”这个东西拿捏的如此之准的,我个人认为贾诩说说自己是第一,那陈平都是不服的。
首先,陈平找刘邦要了大把银两,散于项羽麾下的数位将士,买通他们,在己方阵营中散步谣言,吹嘘钟离昧大将军军功显赫,德高望重,极有可能与刘邦联手,独立出去,三分天下,直接导致项羽再有计划不敢也不愿与钟离昧讨论商量;其次,再借着项羽派使者刺探军情的机会,先是好吃好喝、好肉好酒的摆着,彰显自己对几位使者的重视程度,接着询问“亚父范增可有何指示呀”,而这一问直接把几位使者问懵了,故而反问一句“我们乃项大将军派遣而来,何来亚父的指示”,然后陈平直接哈哈大笑,轻蔑言之,“我原以为是亚父的人,既然如此,那就慢走不送”。
要说这一番对话,实在是妙不可言,直接让亚父范增在项羽之前的信任度瞬间成零,也间接地导致范增卸职返乡,并于途中病发身亡。而这么一看,不就是陈平通过拿捏人性,施展才能,利用反间计,成功调拨了项羽与自己左膀右臂的关系,从而让项羽按照自己预想的路线走下去,同时也顺利解救刘邦于水深火热之中,使得楚汉之争发生了一个重要转折,走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第二,不费一兵一卒智擒韩信。目光跳至公元前202年,刘邦已然称帝,建立大汉王朝,名号汉高祖,并且册封几位开国将军,尤其以韩信为大,立为楚王。但毕竟作为一个异姓王爷,加之韩信功勋显赫,在自己的封地内广结好友,同时也有不少的英雄好汉慕名前来相识,导致一时间流言四起。不久便有向汉高祖上书告发楚王韩信有谋反之心,行为可疑,让刘邦忧心忡忡,紧急召开大会,与各位大臣共议如何解决此事。而臣子虽多,但出计实乃平平无奇,大多建议立即发兵,活埋韩信这小子。
可是要知道,论及运筹帷幄,行军打仗,刘邦是远不如兵仙韩信的,故此时的陈平再次登上舞台,出计让汉高祖假借全国巡游,会见各路诸侯的名义,将韩信从成功骗出,孤身前来陈州参见皇帝。再在陈州,仅仅利用两名武士,便将名噪一时的兵仙顺利拿下,押入囚车之中。
要知道,这看似简单,但是在大汉初建,根基未稳的时候,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掉如此大的一个隐患,彻底避免一场大型战争,是意义非凡的,既可消除再度分裂割据的祸根,又能完美维护新王朝的安定统一。
仅仅由此,便不难看出,陈平在“暗黑兵法”的运用以及人心的拿捏把握方面,确实有着一定的非同常人的本领。再加上后续的妙计巧解白登之围,智释樊哙,都是未动大部队,不发动大战争,便可解决眼前的大矛盾,既成全了自己,令自身得到领导认可,也使得国家得以于乱世之后休养生息,为后世的国泰久安奠定厚实基础。
而相信诸位也能觉察得出,正是由于陈平本身特有的这种看透人心,拿捏人性的“小智慧”,才能使其彻底避免诸如韩信彭越英布般的“兔死狗烹”,也躲开“诸吕之乱”时期的迫害老臣危机,让自己在汉初时间稳坐一席之地,并辅助多主,为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