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匈和亲”开始,汉王朝强大前经历过多少隐忍?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古今看天下,再点击关注,每天免费分享,你我共同成长】

在我国西汉的历史上,窦太后是影响力十分巨大的三位皇太后之一。今天,我们来看看窦太后吧。

一、以平民之身入宫侍从吕太后

窦太后,是汉文帝刘恒的嫔妃,称“窦姬”。名漪房,是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武邑县)人。父母早亡,与兄、弟相依为命。据说,被选进宫时,还为弟弟亲自洗过头发,又弄了些吃的,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心离开。她进宫后,因为乖巧伶俐,侍从吕太后。当时,吕太后专权,她自是万般小心,竭力侍候,自然也耳闻目染学到很多。后来,吕太后要放出一批宫人,便把其中一些姿色好的分赐给了诸侯王,窦姬便在其中。

汉宫春秋(4)——窦太后

陈莎莉饰窦太后

窦姬家乡近赵国,想去赵国。她央求宫中管事的要求把名字列到去赵国的宫人名单中。不曾想,到底还是弄错,来到了代国,成了代王刘恒的一名姬。好在,代王刘恒对她也很宠爱,先后生下一女二男。而代王太后薄姬也是出身平民,对窦姬同病相怜,十分照顾,日子还很温馨。

二、母仪天下的汉文帝皇后

汉宫春秋(4)——窦太后

汉文帝像

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吕太后病逝。周勃、陈平等平定诸吕之乱。西汉后少帝因不是汉惠帝亲子,被废,诛杀。代王刘恒和王太后薄姬因“仁爱”、“谨慎”、“亲民”的美声,以藩王入即皇帝位,即汉文帝。次年,有司奏请立太子。因代王后及四个皇子早亡,窦姬所生的刘启即位长子,被立为皇太子。又次年,有司奏请立皇后。窦姬因“母以子贵”被封为皇后,自此,母仪天下。

薄太后按例追封窦后父为安成侯,追封其母为安成夫人,命清河郡设设二百户的园邑,由郡长丞侍奉看守。封其弟窦广固为章武侯。其兄,早死,封其子为窦彭祖为南皮侯。其弟,章武侯,因早年失散,后听说姐姐封为皇后,以早前旧事相认,成为一段凄美佳话。汉文帝安排姐弟相聚宫中,并命周勃和灌婴,把窦氏族人迁居长安,并安排学问高品德好的人与之相处,使窦氏族人学品长进,不致骄横。

三、权倾天下的皇太后

汉文帝后元七年(公元前175年),汉文帝病逝。汉景帝刘启即位。窦皇后被尊封皇太后。自此,窦太后权倾天下。

汉宫春秋(4)——窦太后

(1)独尚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汉初,天下初定,百业凋弊,国家推崇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与民“休养生息”。窦太后继续执行汉初的政策,对黄老之学更加崇尚。当时,儒家学说也重新兴起,而国家的发展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窦太后坚持不变,从国策到人事,竭力排斥黄老之学以外的人和事。

窦太后好读《老子》一书,博士官辕固是儒家学者,是当时知名大儒。窦太后诏来辕固请教疑难,道不同不相为谋,辕固指着《老子》一书说:“这是奴仆书,不值得读。”窦太后大怒,说:“你读的书是罪徒书!”命令辕固下到猛兽圈里去和野猪搏斗。景帝认为这是学术问题,辕固直言,并无死罪。窦太后正怒,也不好说什么。就给了辕固一把利剑。辕固下圈后,拿剑直刺野猪,野猪应声倒毙。窦太后默默无语,也不好再加罪。辕固在景帝的同情和帮助下,躲过了杀身之祸。

窦太后常想景帝封外戚王皇后的兄王信为侯。景帝按先例,想留给太子即位后再封。后来,景帝与丞相周亚夫商量,周亚夫说:“高祖有约:‘非刘氏不可封王,无军功不可封侯。’王信虽是王皇后的兄长,但没有功劳,不可封侯”景帝值得作罢。

窦婴是外戚。七国之乱时,景帝考察窦氏唯窦婴才高,封窦婴为大将军,率军守荥阳,颇得信赖,有战功。窦太后想等窦婴为丞相,对景帝常有埋怨之情。景帝说:“难道我还舍不得给他一个丞相吗?他这个人容易沾沾自喜,行为轻浮。丞相必须老成持重,他难于胜任。”经过慎重考虑,还是拜卫绾为丞相了。

(2)干预景帝立太子

汉宫春秋(4)——窦太后

窦太后生有一女二男,长女,刘嫖,馆陶长公主;二男,长男,汉景帝刘启,次男,刘武,封赵王,迁淮南王,后迁梁王。窦太后最爱梁王。景帝即位后,七国之乱时,梁国正挡在叛军进攻都城长安城的道上。吴楚乱军把梁国作为首当其冲的争夺目标,梁国在平叛作战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牺牲。窦太后有意让梁王将来继承皇位,经常说给景帝。景帝很守孝道,他不好违窦太后的心意。一次酒后,握着梁王的手,说:“等我百岁之后,把帝位传于梁王。”窦太后很高兴。窦婴给景帝递上一杯酒,说:“江山是高祖皇帝争来的,汉家制度规定父子相传,陛下怎么能传给梁王呢!”家宴兴致一扫而光。窦太后深深怨恨窦婴,把窦婴除去外戚名籍,窦婴也因而辞去官职。

梁王也因有窦太后维护,进出护卫和仪制可比皇上,梁国的建造规制也超越皇室。景帝也不好严究。每次进京,梁王进出与帝同车。他的近侍官员也持有皇宫特有的同行证,随便进出。

自景帝答应传位梁王之后,窦太后和梁王后来就慢慢认真起来,想让景帝确立梁王刘武为继承人。大臣袁盎等知道后,说明其中厉害,说必须传位给儿子。景帝也就改变了想法。梁王知道后,就在杨胜和公孙诡等的谋划下,派人进京,刺杀了袁盎等十几位大臣。此事惊动朝野,经有司调查,系梁王所为。在巨大的压力下,梁王杀死杨胜和公孙诡,交出尸体。又在窦太后和馆陶长公主的维护下,梁王戴着刑具进京入宫请罪。窦太后不见梁王,又哭又闹,怕景帝杀了梁王。梁王也因此事,让景帝内心疏远。此后,梁王因受冷落,有病而亡。

馆陶长公主有一女,名阿娇。长公主想把阿娇婚配太子刘荣。太子母栗姬不答应。长公主见皇子刘彻,说把阿娇婚配给他,不想,刘彻满口答应,说:“我娶了阿娇姐姐,要给她建一个金屋子,给她住。”刘彻的母亲王姬也满心欢喜,答应了这门亲事。

栗姬心胸狭窄,小肚鸡肠,嫉妒心强,对别的嫔妃满是嫉妒和恨意。景帝因有吕后之鉴,很为将来百年之后皇子和诸嫔妃的安全着想。一次,想与栗姬托付,不想栗姬醋意大发,满嘴恨意,没有答应景帝的托付,让景帝很失望。

馆陶长公主和窦太后经常给景帝说,刘彻和王姬的好话,说栗姬的不好。王姬也很有心机,做一些滴水不漏的事。她知道景帝对栗姬很失望,就暗中派人说通一位官居大行的朝官,上奏催立栗姬为皇后。景帝见奏,大怒。说:“这是该你管的事吗?”,诛杀大行,降太子刘荣为临江王。不久,立刘彻为太子。栗姬和刘荣被逼杀。

(3)扼杀汉武帝初期的新政

汉宫春秋(4)——窦太后

汉武帝即位,窦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

汉武帝16岁登基,作为一个英俊少年而又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很想有所作为,大干一番事业。即位之初,选拔人才,任命官员,特别是“贤良对策”,把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定为基本国策之后,汉武帝任命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申培为太中大夫。汉武帝准备推出一套新政,改革国家税制、法治、教育等方面的革新,并准备做反击匈奴的部署。这一系列的措施,触犯了汉初黄老之学的国策及旧军功集团的利益,窦太后十分不满。

建元二年(前139年),御史大夫赵绾又上疏建议,不要再让太皇太后干预国政。这等于取消窦太皇太后的特权。太皇太后大怒,迫使汉武帝取消新政,罢免丞相窦婴、太尉田蚡,关押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送走太中大夫申培。不久,赵绾和王臧狱中被迫自杀。汉武帝的新政被迫中断。继任的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郎中令石建,他们都是太皇太后黄老之学的亲信之人。自此,汉武帝不得不耐心等待,做一些不经意的准备工作

建元六年(前135),窦太皇太后病逝。汉武帝摆脱了束缚,立即罢免了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消除了窦太皇太后在朝中的亲信,任命田蚡为丞相,韩安国为御史大夫,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四、结束语

窦太后,是西汉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一位皇太后,经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君临天下四十多年,对汉初期的休养生息国策有巨大贡献。同时,她也不同程度地干预了朝政,只是有一定的限度,没有完成大的偏颇。好了,您有什么见解呢?

(原创作品,转载注明,欢迎分享评论点赞转发)

(于2020.3.5)

上一篇

张飞死的到底冤不冤?刘备早就提醒过他,只可惜还是没起作用

下一篇

三国期间曹操的魏国是如何灭亡的?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