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努力,清朝的国力在乾隆时期达到鼎盛,史称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期,也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
盛世的开创,只有皇帝一人肯定不行,这其中少不了文武百官的努力。但历史总是多忘的,在这三朝中的官员们,真正因为很大的贡献而能够被大众所熟知的,几乎没有。很多人了解这段历史,都是从近些年的影视剧中。
受影视剧的影响,刘墉、纪晓岚、和珅三人,如今已成为清朝乾隆年间名气最大的官员。那么真实的历史上,三人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关系又如何?下面让我们一一了解。
先说刘墉。刘墉是三人中年龄最大的,生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的进士,从此开始自己的仕途。刘墉为官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明而闻名于世,这点基本上没有偏差。但历史上,刘墉即没有做过宰相也不是罗锅,而且家境也不贫寒。
清朝选官注重相貌,刘墉顶多可能是有点驼背,如果真是罗锅是不可能当官的。而刘墉一生最高职位只到体仁阁大学士,真正做过宰相的是他的父亲刘统勋。
刘统勋是乾隆前期极受重用的诤臣,是以汉人身份出任首席军机大臣(自朱元璋处死胡惟庸后,宰相制度被废除。明朝时设立内阁,清朝雍正时设立军机处,行使相权,相当于宰相。)的第一人,其地位之高、兼职之多,堪与后来的和珅相提并论。
刘墉被调任入京后,对于当时正受乾隆宠信的和珅,只是静默自守,嘉庆即位后,刘墉才参与扳倒和珅。
再说纪昀。纪昀,字晓岚,1724年生,比刘墉小了五岁,两人可谓有着不解之缘。纪昀的乡试主考官是刘墉的父亲刘统勋,纪昀被发配新疆后,因为刘统勋的举荐,才得以被召回,所以纪昀对刘统勋的知遇之恩一直心怀感激。
刘墉与纪昀都喜欢收藏砚台,两人有时互相赠送,有时也为了心爱之物互相攘夺,但彼此都从不在意,可以说是一对关系很好的朋友。
那么纪昀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总结下来是:一个生活上有着特殊癖好、工作上不被乾隆重用的文人。据史书记载,纪昀喜爱女色,吃饭只吃猪肉,而且一天能吃数十斤,从不吃米,偶尔吃吃面。他的职位比刘墉、和珅都要低很多,乾隆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取乐的腐儒,以文字安身立命。
最后说和珅。和珅乾隆十五年(1750年)才出生,是三人中年龄最小的,但是官职却是三人中最高的。和珅虽然是满人出身,但是父亲早逝,童年贫苦,这可能也是和珅为何如此贪财的一方面原因,不想让子孙再遭受自己一样的罪。
和珅受宠的原因,民间有很多传说,今天我们只说真实有据的,那就是和珅的才华。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通读四书五经,极善于理财,精明强干,而且是一位大帅哥,与影视剧中经常被作弄的形象完全不同。乾隆烦心的事,和珅都能解决,自然会受到重用。
那么他与纪晓岚是否斗的你死我活呢?其实从来没有发生过。即使在嘉庆惩办和珅期间,纪昀也从未上书弹劾过和珅。
纪昀是出了名的毒舌,与同僚的关系都不太好,但是与和珅却算是忘年交。纪昀比和珅大了将近30岁,对于这个晚辈,他经常给出善意的提醒。而工作上,和珅则对纪昀关照有加。
后人津津乐道的刘墉斗和珅、纪昀斗和珅,在历史上基本没有出现过。相反,三人的关系都挺融洽。而职位上的差距,使得刘墉、纪昀两人加起来,也不一定斗得过和珅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