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会被万世敬仰?

1762年,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乾隆皇帝下令对缅甸军队进行反击,清缅战争由此开始。战争持续了七年多。最后,双方前线将领决定停战议和。直到1788年,缅甸国王孟云派遣使节进贡,战争才真正结束。

虽然这场战斗表面上以清朝的胜利而告终,但事实上,清朝在战争中损失了很多士兵,消耗了很多银子,最终未能征服缅甸。

那么,为什么清朝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呢?

为什么清朝在与小小缅甸作战,接连换四位大将,打了十几年未取胜

(乾隆帝剧照)

当时的缅甸不是今天的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缅甸逐渐成为印度支那半岛最强大的国家。缅甸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开始向清朝派遣小部队,并对清朝管辖的大陆土司强征“花马礼”。虽然有一些土司不愿屈服,他们向云南政府求助。但当时,乾隆忙于准噶尔的战争,对南方不太重视。在没有明确指示的情况下,云南政府不得不推行绥靖政策。

看到清朝不在乎,缅甸开始变本加厉。1762年,他们出兵侵略清朝时,强行收取“保护费”。虽然各地的土司很快组织人民反抗,但由于失败,他们最终还是因为战败地付出了代价。

但缅甸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不久之后,他们用数千人的军队接管了车里(西双版纳),并宣布这是缅甸的领土。

乾隆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大发雷霆。他立即命令云贵总督刘藻出兵清剿。然而,刘藻却相当无能。缅甸实现目的后自动撤军,刘藻写道:“缅甸人望风而逃,清军获胜。”。但随着缅甸军队的又一次进攻,刘藻率领的3000名士兵最终在战斗中失败。

刘藻被乾隆皇帝革职。此后不久,刘藻因心理压力过大自杀。

第一次战役失败后,乾隆派他很很器重的杨应琚去云南应战。杨应琚上台后,缅军攻势越来越高,清军节节败退。不过,缅甸本身也很清楚,目前的战线太长,显然不适合与清朝长期作战。之所以猛烈进攻,不断取胜,是为了通过战争来实现和平,在谈判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为什么清朝在与小小缅甸作战,接连换四位大将,打了十几年未取胜

(清军)

杨应琚有一些好大喜功。当他失败时,他保持沉默,当他获得一个小小的胜利时就向朝廷报捷报告。并且他上报的杀敌人数,动辄数千人,非常离谱。

乾隆也不是傻瓜。他很快发现,双方的战争总是在清朝的疆界之内。如果杨应琚杀死了近万名敌人,缅甸人怎么能打得越打越进来?

当被派往云南的侍卫返回北京时,乾隆又大发雷霆。他下令处决杨应琚、李世升等主将。

后来,乾隆又把在新疆多次立功的明瑞调到云南。在上任之前,明瑞还在驻守伊犁,是一名真正的强将。他上任后,清军真的焕然一新,开始进攻缅甸军队。

然而,明瑞总是看不起缅甸军队。在几次小小的胜利之后,他便更加轻视了。追击缅甸后,明瑞很快落入敌人的陷阱,最终战败身亡。

事实上,尽管缅甸军队继续获胜,但他们的军事实力已经大大削弱。特别是来自暹罗和其他邻国的压力,使缅甸捉襟见肘。

缅甸很快提出与清朝和平的要求。但乾隆皇帝感到颜面扫地,拒绝谈判。他又派傅恒率军进攻缅甸军队。

第四次战争后,双方反反复复,战局一度陷入僵局。后来,双方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厌战情绪,傅恒最终同意了缅甸军队的停战要求。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结束了。

为什么清朝在与小小缅甸作战,接连换四位大将,打了十几年未取胜

(付恒摄)

停战后,缅甸主动派使节到北京商讨和平。尽管乾隆皇帝“极不情愿”,但他最终还是同意了和平的要求。

换言之,乾隆并不情愿。事实上,他一直认为清朝是“天国”。与缅甸作战不需要太多努力。但是缅甸的使者在和谈时并没有给朝贡表,这让乾隆感到很没有面子,几乎下令重新开战。

但这场争端演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外交战争。直到1788年缅甸主动向清朝进贡,清缅战争才真正结束。

对清朝来说,这场战争是一次巨大的失败。清朝失去大量士兵的主要原因是,清朝使用的武器“火绳枪完全被缅甸更先进的燧发枪压制。但是,乾隆皇帝根本没有看到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也没有引起人们的警惕。他只一味端着了“天朝上国”的姿态,百年之后终于导致了清朝遭到列强的屈辱。

上一篇

刘备手下5大叛徒:2个投降曹魏曹丕,3个投降东吴孙权,听说过?

下一篇

秦始皇安插了哪些间谍,逐渐瓦解六国,最终实现大统一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