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
本篇是《史记》“本纪”篇里最长的一篇,也是第一篇以人物为中心的编年体帝王本纪,主要讲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与在位期间所发生的大事,也真实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的风云变幻。
本篇一开头,也是讲秦始皇的出生。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译文:秦始皇,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经为了秦国,在赵国做过人质,他看见吕不韦的歌姬,十分喜欢她就娶了她,生下的孩子就是始皇。秦始皇是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在邯郸出生。等到他出生之后,取名为政,姓赵。十三岁的时候,庄襄王去世,赵政被拥立为秦王。当时,秦国已经吞并了巴、蜀、汉中等地,跨越宛地占领了郢都,在那里设置了南郡;秦国北上收复了上郡以东地区,包括河东、太原和上党郡;向东占领了荥阳,消灭了东、西周两个国家,设置了三川郡。秦王赵政任命吕不韦为相国,封赏十万户,赐封文信侯。吕不韦招揽了很多有识之士,想要将天下的能人义士都网罗过来。李斯是吕不韦账下的一个门客,蒙骜、王齮、麃公等是将军。秦王刚刚登上王位的时候年纪还小,国事多托付给朝中大臣打理。
秦始皇雕塑
文中介绍“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不韦女臣,悦而取之,生始皇。”没说赵姬是否怀孕?不过,一般有头脑的人都会算时间,嬴异人为秦国王室,我认同主流说法,嬴政一定是异人之子,嬴姓后人。
始皇十三岁即位秦王,即位初,国事委大臣。大臣正是吕不韦等人。这些年,秦国开疆拓土,破韩、攻魏。瓦解五国合纵(韩、魏、赵、卫、楚)。
即位八年,“王冠,带剑”,可以自行处理政事了。当时,长信侯嫪毐造反,被平定,并株连他的门生故旧,囚禁了赵太后。
始皇曾怀疑咸阳有六国奸细,下逐客令,被当时的客卿李斯劝阻。尉缭曾献计始皇,以金币财货收买六国朝臣,使六国间不能合纵攻秦,始皇采纳,并礼贤尉缭,和他穿衣、饮食相同,使尉缭震动。认为始皇长相、习惯不能与他久处,想偷跑,但被始皇留下了。
正是始皇对人用心,善留贤才,用人得当,使他能统一六国,开创秦朝。
秦兵佣坑
到即位第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灭韩国。
“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灭赵国。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灭魏国。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灭楚国。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燕王喜。”灭燕国。
“二十六年,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灭齐国。
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由近及远,中间的小国,卫国,中山等国忽略不计,而赵国亡后,公子嘉建立的代国,也算不上什么大国,实力一般,也不介绍。
秦灭六国顺序图
秦始皇初并天下,向朝臣解释,是他们这些诸侯先献地称臣,后又背叛秦国,来攻我,我才剿灭他们的?原文: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
这个理由很强势,一只老虎在身边,向它示弱了,但它越来越凶猛,越来越强壮,张开獠牙了,我不反击,也是要死的。所以,秦始皇这话,听听就好!
接着,秦始皇与朝臣商议称号,认为秦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他灭亡六国的成功,也无法传之于后世继任者。
大臣商议: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朕”。
始皇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其他采用。并废除谥法。认为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
好在他废除了谥法,不然,二世皇帝称他为什么?秦武帝?汉朝再怎么称二世皇帝,会不会给秦始皇改谥号?二世是哀帝,始皇是厉帝?
始皇认为以五行相始终的说法,周是火德,秦是水德。所以,衣服尚黑,朝服就是黑色,以十月为正朔,一年之始。数以六为纪,天子驾六,六尺为步。
始皇否定了丞相王绾恢复分封制的办法,采用了廷尉李斯建议,全国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加至四十二郡)。
关于民生方面,《史记》没怎么记载,可以讲讲,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全国采用统一钱币“秦半两”,这在七国分治,文字、货币流通不畅情况下,实现统一,是难得的,否则,我国也会像欧洲一样,民族主义力量强大,变成多个分散小国。
秦统一文字
而且秦始皇还修建了有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直道、驰道(高速公路),方便人民往来,官方命令、公文发布,维护国家统一。长城、灵渠等的修筑,也是国家统一、力量的象征,对各地文化的交流,国家的安全有重大作用。
古代钱币
在即位二十八年至三十七年始皇驾崩前,始皇主要活动就是四处出游,封禅泰山,并在泰山、芝罘山等山上刻碑立说,宣扬秦德。
之后的事情,就偏了。即位二十八年,齐人徐巿(与我们知道的徐福有点不同,但应是一人)言海外有三仙山,请发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药。始皇准了。
三十二年,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
燕人卢生入海回来,上奏秦皇鬼神事,并录海外书,“亡秦者胡也”,始皇让蒙恬发兵三十万击匈奴,占领了河南地界。
始皇过寿,仆射周青臣称赞秦皇,上古不及陛下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言,以商周时的做法对比,始皇让皇子皇孙做匹夫,不行分封,驳斥周青臣不是忠臣,只会谄媚。
由此,丞相李斯建议“焚书”,统一臣民思想,看各种学说,议论朝政,不利于统治。
后来,侯生、卢生等方士为秦王求取仙药,不可得,觉得始皇杀戮太重,权势贪欲过重,不可能得到仙药,就逃走了。
秦始皇大怒,认为这些方士耗费他的钱财,一无所获,还诽谤他。妖言惑众,肯定有同党在咸阳一起造谣诽谤他,于是,由御史抓人审问,坑了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
这就是“焚书坑儒”,坑的不仅有儒生,后世推崇儒学,所以,把坑杀的人都说是儒生,以此博取同情。
始皇三十六年,荧惑守心(火星接近心宿),有陨石掉在东郡,有人在石上写“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让御史拿问,抓不到人,就将附近的居民全杀了。
后有使者从关东入咸阳,路遇一人,拿着玉璧给他,说“今年祖龙死”,后始皇占卜,这玉璧是之前巡游,掉河里的一块。
由“亡秦者胡也”到“今年祖龙死”,这些事情都与鬼神有关,也难怪始皇信鬼神,我要将信将疑的遇到,也会一愣一愣的!太惊悚了!
国博 秦朝疆域图
三十七年,始皇出游,在九疑祭拜舜帝,会稽祭大禹。到琅琊,被徐巿骗,他求药途中遇大鱼挡路,让派弓弩手一起击杀,才能求得仙药。始皇一起出海,杀了一条大鱼,再沿海西行。
到平原津,始皇病了,给公子扶苏玺书“与丧会咸阳而葬”(回来参加我的葬礼,然后在咸阳将我埋葬吧),这正是传位于他的诏令。特地让扶苏回来,并让他主持葬礼,绝对的传位信号。但是诏书送到中车府,被府令赵高扣了,没给使者传出。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李斯担心始皇在外崩逝,会让咸阳的诸公子有异动,天下有变,就秘不发丧。
赵高、胡亥、李斯密谋,焚毁始皇给扶苏诏书,矫诏始皇传位于胡亥,且传假诏书,始皇赐死扶苏、蒙恬。
当时是暑天,始皇辒车发臭,李斯令随从官车每车载一石鲍鱼。
从直道返回咸阳,为始皇发丧后,胡亥顺利即位为二世皇帝。
(未完待续)
(明日续写二世的主要事件,及太史公与本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