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刀人# 崇祯末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任山海关总兵的吴三桂为了自保于是联合掌握满清大权的多尔衮,借师助剿,于一片石大败李自成,吴三桂乘胜追击,吴三桂打着官军的旗子和清军一起攻入北京顺天府。
本来图一时权宜之计的吴三桂无法控制局势,多尔衮的八旗军占据北京,随后迎接刚刚登基的顺治皇帝福临再次登基于紫禁城,宣告满清统治开始,对此吴三桂只好默认事实,继续追击李自成。
北京落入满清手中,面对新的领地,多尔衮一时间没有什么好的注意,将主要精力放在武力征服上,其他只好各方面维持旧制,譬如朝堂之上清官和汉官都是分列而站。
这个时候,文人的劣根性开始帮助满清,与崇祯有隙的孙之獬被多尔衮重用,出于感恩突发奇想剃了个金钱鼠尾头,身着满服。朝堂之上,自认为很满人一样于是站在满人中间,结果满人认为他是个下贱的人,不配站在满人中。
灰头土脸的孙之獬只好跑到汉人中间,但是,身着华服,锦衣冠戴的汉人又认为他是满人打扮,不能站在汉人里面。也被轰了出去,两面不太好的孙大人,偷鸡不成蚀把米,两不落好。
回家之后,气愤难平,第二天,就上书多尔衮,请求汉人衣冠皆尊满人制度。他比韩愈幸运,没有一封朝谏九重天,而是被多尔衮采纳,立即向占领区下达了剃发令,号称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这个事情<span\">来的太突然,数月之间,城头变化大王旗,从崇祯、李自成、吴三桂到多尔衮,令人目不暇接,已经够混乱了,结果现在突然间还要剃发。要知道,之前,汉人可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
现在要剃个丑陋不堪的样子,何况除了寺庙的和尚,别的人都不会剃头。面对限期的命令,个个惶恐不可终日。而多尔衮等也没有闲心搞一个剃头培训班,因为砍头是他们的特长。
就在大部分人惊恐不安之时,天无绝人之路。从京师开始,一些大街小巷涌现出了义务帮人剃头的人,他们帮人剃头,主要还对外卖剃头的刀具。
出于对父母的敬畏,从情感上来讲,汉人是不愿意剃发令,但是现实很残酷,头发与头颅只能选一个的时候,大部分人屈服了,只好把期待放在南方的朝廷手中,指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可以还回汉家衣冠,那个时候自然不需要剃头,卖个昂贵的剃头刀实在没啥用。
自然,他们不会卖这个剃头刀,这一些人可不会白帮忙,之后改变策略,纷纷告诉人们,你们不买没关系,我可以赊给你们,现在不收取,等将来你们觉得有必要卖的时候再付钱,但是价格比现在贵一半。
可惜的是,南方的朝廷争权夺利,一触即溃,不仅北方在吴三桂的协助之下,传檄而定,南方也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后山河变色。
剃发令又越来越严格,经年累月的剃发,北方早就用上了剃头刀,当初的赊刀人早已经不是一开始的几个追逐蝇头小利的商人
赊刀是他们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工作不是赊刀。他们已经变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组织,遍及大江南北。
赊刀是他们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工作不是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