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夫人与刘邦的浪漫爱情

明朝一崇祯煤山自缢作为终结,但是我觉得崇祯皇帝却不应该背“亡国”的这个锅。

明朝亡于万历还是嘉靖?在这个朝代之后的明朝已经显出败象了

崇祯

其实明朝这些政治经济的大体走向其实都是在走缓慢下坡路的,中间虽然有“仁宣之治”“弘治中兴”等这些小高峰,但是很快继任的皇帝也会把这些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财富霍霍完,所以这就导致明朝的不断衰退。

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期,这四位皇帝带领下的明朝大体上还是比较安稳的。尤其是在明仁宗作为太子监国时期,朱棣一朝虽然东征西讨,几度下西洋,但是明朝的政治经济还是能够支撑起来的。

明朝亡于万历还是嘉靖?在这个朝代之后的明朝已经显出败象了

到了明仁宗和明宣宗父子俩的时候,明仁宗上位不到一年就突然暴毙,所以仁宣之治的主要开发者还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继承老爹朱高炽的治国思想,轻徭薄赋发展国家,对外没有掀起太大的战火,对内有能发展民生,所以“仁宣之治”也为后世的继位者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到了明英宗朱祁镇的时候,最出名的两场政治事件就是“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前者是朱祁镇被俘变成了太上皇,后者是朱祁镇不甘心被软禁发动的宫廷政变。

明朝亡于万历还是嘉靖?在这个朝代之后的明朝已经显出败象了

朱祁镇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明朝最后灭亡就是在明英宗时期埋下祸根的。朱祁镇把“仁宣之治”积累的财富挥霍一空,而且本人听从太监的怂恿,极力与瓦剌开战,但是最终却导致自身被俘。

土木堡之变导致的最重要的一个结果就是边将的大量死亡。跟随朱祁镇的五十万大军,由于王振的指挥不当,造成的结果就是被俘被杀,这就导致了明朝的武力值迅速下降,而且跟随朱祁镇的一些明初将领损失殆尽,所以这就导致明朝之后的武力值急速下降。

明初文武大臣地位平等,但是从明英宗开始,文官逐渐势大,以文御武成为了大明的实际情况。甚至到了明中后期发生了总兵看见七品知县要叩首的情况。文武两条腿的发展不平衡,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发展,虽然明嘉靖时期出现了戚继光、俞大猷这样的名将,但是指挥的权利还是在文官手上。所以武将的权利在战场上就会受到很大的掣肘。

明朝亡于万历还是嘉靖?在这个朝代之后的明朝已经显出败象了

戚继光

最关键的其实还是兵源的缺失。一方面是明朝英宗以后文武不平衡,很多人都去读书,军队失去了兵源;另一方面就是户所制度的崩溃。明太祖制定户所制度,当兵的后代也是当兵的,这就是“军户”而且这些也不是全职军队,这些人在战场上是军人,回到家又是农民,还有上级军官对下级的压迫,造成了军户的逃离,军队尽是些老弱病残。所以明朝中后期基本上国家改为了募兵制。

从明英宗开始,大明就不可避免的陷入了一个怪圈:

“仁宣之治”积累的财富被朱祁镇霍霍光了;

“弘治中兴”积累的财富又被朱厚照给玩没了;

嘉靖前期创造的财富,到了后期又被嘉靖帝拿来炼丹了;

明朝亡于万历还是嘉靖?在这个朝代之后的明朝已经显出败象了

到了隆庆时期,明朝廷又有了点积蓄,但是继任者是万历皇帝,他就是个属貔貅的人,只见钱进不见钱出。而且万历长期的不上朝,还有后边的万历三大征,将之前积累的财富又耗费殆尽。

明朝万历完了之后是光宗,但是他在位一个月就去世了,到后来是朱由校和朱由检俩兄弟。但是此时的明朝,外有后金不断骚扰,内有阉党祸国乱政,所以明朝灭亡是必然的结果。

所以说,明朝其实从朱祁镇开始,就不断地在衰败,虽然后边的几位皇帝都有努力,但大体上还是在缝缝补补。这就好像是大明朝这口锅,在英宗的时候砸了个大窟窿,然后后边都在修修补补,最终到了万历之后再也补不上,慢慢的这口锅也就给破了。

上一篇

朱元璋是怎么打败陈友谅的?

下一篇

武松打虎有功,知县赏钱一千贯相当于现在多少钱,武松为何不要?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