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皇帝之最

公元前180年8月18日,独掌汉室皇权十多年的吕雉结束了她可歌可泣,毁誉参半的人生。

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吕雉这一生,充斥着争权夺利和滥杀无辜,是无比血腥而残暴的一生;但是,她并非没有过温柔贤良的时期,出嫁前乃至婚姻前期的她,其实都是很温柔贤德的。这一点,从她的婚配事件中可见一斑。当时,吕雉的父亲颇有名望,她家也算是富裕之家,她也是从小娇生惯养长大的。就是这么一个家世清白,待字闺中的小姐,居然被她的父亲许给了刘邦。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出身布衣,目不识丁,而且好逸恶劳,喜欢喝酒。所以,当吕雉的母亲听到丈夫要把女儿嫁给他时,当即就表示了反对。她说:\"你总说必要为女儿配一贵婿,就连县令前来求亲你都拒绝了,如今怎么能将女儿嫁给地痞无赖?\"虽然吕雉的母亲又哭又闹,但是吕雉本人却没有表示过拒绝。可见,她非常懂得古代女性的三从四德,也恪守着这些礼仪。

曾温婉贤淑,相夫教子,最终却迷失人性,西汉开国皇后吕雉的一生

君情既决绝,妾意已参差

也许,吕雉本来也是怀着对丈夫的尊敬和爱戴出嫁的,可是现实却告诉她,什么叫所托非人。在婚姻一开始,她就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羞辱。她突然间发现,刘邦有一个\"非婚子\"——刘肥。丈夫和别人偷情,还生下了一个孩子,这让吕雉极其的难堪。但是她此时依旧恪守着媳妇的本分。当时,刘邦是泗水亭的亭长,但是俸禄微薄,不足以供养家庭;所以,吕雉一边侍奉公婆,另一边带着一双儿女下地干活,没有一句怨言。

曾温婉贤淑,相夫教子,最终却迷失人性,西汉开国皇后吕雉的一生

可是,一个\"非婚子\"并不是上天给吕雉制造的最大苦难,真正的狂风暴雨,在公元前205年悄然而至。这一年,刘邦和项羽进行着\"楚汉之争\",刘邦觉得再把家人留在老家恐怕要被项羽所挟制,于是准备回到老家去接父母孩子和吕雉;但是他进了彭城之后,马上流连在各色的美女之中,迟迟不愿意动身回家;当然,他也觉得项羽的军队不会那么快来到这里,抓走自己的家人,故而不着急。事实证明,项羽的军队比他想象的要有效率的多,在他还沉醉于美人怀的时候,正在田地里劳作的吕雉就已经被项羽的人抓走了,开始了苦难的人质生活,而刘邦最后也大败而逃。从这件事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刘邦对于吕雉并不怎么看重。

曾温婉贤淑,相夫教子,最终却迷失人性,西汉开国皇后吕雉的一生

如果说\"非婚子\"事件后的吕雉还是像以前一样温婉贤淑,那在经历过胆战心惊的\"人质生活\"后,吕雉对于刘邦的态度应该是有变化的,因为她之所以被项羽逮捕,受尽磨难,全是因为刘邦的一时贪欢,她怎能不怨?而且,由楚归汉之后,她发现刘邦身边有了一个戚夫人,刘邦经常让戚夫人随侍,非常宠爱她。身为一个女人,她为丈夫吃了那么多的苦,可是丈夫却早已怀抱新人,对自己不闻不问,吕雉就算再大度,她也不可能不恨吧?至此,他们的夫妻情分已经消耗殆尽了。

曾温婉贤淑,相夫教子,最终却迷失人性,西汉开国皇后吕雉的一生

排除异己,诛杀功臣

看清楚自己和刘邦之间单薄的夫妻情分之后,吕雉清楚的明白,刘邦是靠不住的,她的未来只能依仗自己的儿子——刘盈。所幸,刘盈身为嫡子,一出生,就早早地被立为了太子,这让吕雉的内心得到些许安慰;但是,在刘邦安定天下之后出现的局面,却让吕后对自己儿子的未来感到惶恐。刘邦赢得天下之后,朝中有三股势力,分别是,刘家子弟组成的皇族派,吕族的吕氏派,还有朝中大臣的功臣派。其中功臣派的力量最为强大,让吕雉非常担心,如果任由他们发展下去,那将来的江山还会不会是她儿子的?所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吕雉准备借机杀掉汉朝的第一大功臣——张良。张良不是一般的功臣。在楚汉相争的时候,他手中掌握重兵,深谙兵法,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他投靠项羽,那项羽就会赢;如果他投靠刘邦,刘邦就能当上皇帝;如果他自立为王,那就是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么一个重要的人,过来辅佐刘邦,为刘邦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是开国第一大功臣。

曾温婉贤淑,相夫教子,最终却迷失人性,西汉开国皇后吕雉的一生

这天,留守关中的吕雉接到了一封告密信。信中称,张良在密谋造反。吕雉看到这封信之后,没有核实情况的真假,也没有禀告当时在外的刘邦,而是立刻和萧何商量,抓捕张良。最后,他们用计将张良诱骗至皇宫的宫殿里,然后让人将他诛杀。至此,一生征战的张良就结束了他辉煌传奇的一生,而吕后则第一次展露了她心狠手辣,刚强果敢的政治女强人形象。

储君之争,岌岌可危

杀了张良之后,吕后又迫害了一些其他手握军权的功臣。就在吕雉不遗余力地为儿子将来的皇位筹谋之际,她和儿子的权势地位受到了威胁。刘邦立刘盈为太子的时候,刘盈还很小,刘邦的儿子也不多;但是后来,刘邦接二连三有了八个男孩,其中一个还是他最宠爱的戚夫人所生的。爱屋及乌,刘邦宠爱戚夫人,也自然喜欢她生的儿子,所以为他取名\"刘如意\"。随着刘如意渐渐长大,刘邦觉得刘如意的品性和长相都比太子刘盈更像自己,所以心中升起了\"废长立幼\"的心思,还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戚夫人。戚夫人一听,便感觉自己有了母仪天下的机会,于是哭着闹着让刘邦快点实施\"废长立幼\"的计划。

曾温婉贤淑,相夫教子,最终却迷失人性,西汉开国皇后吕雉的一生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吕雉的耳朵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吕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果失去太子之位,那她所做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她和儿子将会成为别人粘板上的肉。因此她想到了一个计策,她派人找到四个隐士高人,让这四个高人跟在刘盈的身后一起去参加皇室宴会。在宴会上,刘邦看到这四位隐士高人,感到非常诧异,因为刘邦曾多次去请他们,他们都不肯出来;如今看到他们跟在刘盈身后,刘邦也就熄灭了易储的心思。

大权在握,嗜血残暴

经历过权力斗争之后,吕雉在刘邦死后成功上位,拥有了无上的权力。得到权力后的吕雉开始膨胀,并想要清理所有可能对她的权力产生威胁的人。首当其冲的,就是她一直看不顺眼的功臣派。她在刘邦死后的四天里秘不发丧,和自己的宠臣审其食秘密商量,要把所有手里有兵权的元老一网打尽。不过,她的这个想法最终没有办到。因为审其食将他们商量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朋友郦商,郦商听到这个事情之后大惊失色,马上让审其食告诉吕雉,这个事情绝对做不得。如果吕雉现在动手杀戮重臣,那带兵镇守边疆的樊哙和周勃等大臣必然造反,天下必然大乱。他的这个理由说服了吕雉,功臣派逃过一劫。

相比于功臣派的幸运,刘氏皇族派的命运则悲惨之极。开始,在刘邦死后,刘如意很快被吕后杀死,戚夫人也被她做成了\"人彘\";后来,汉惠帝刘盈驾崩,吕雉开始临朝称制,大肆扩张吕氏家族的权力。她接连杀掉多个刘氏皇子,收回他们的封地,然后赏赐给吕氏子弟。所以,在吕雉去世的时候,刘家的皇子基本被她宰杀殆尽。

大限已至,万事皆休

公元前180年,称制十多年的吕雉因病去世,结束了她传奇而疯狂的一生。她的一生,曾卑贱如草,也曾受到万人敬仰;她温柔善良过,最后却变得残忍可怖;没有人知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是不是后悔过?后悔嫁给刘邦,后悔走上这么一条血腥的道路。

参考文献:

《史记》

《汉书》

《汉纪》

下一篇

“土皇帝”马鸿逵:携带7吨半黄金逃往外国,花光后誓死不改国籍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