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古代最大的陵墓,估计绝大部分读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秦始皇陵,的确,秦始皇陵当今被发掘出来的陪葬坑已经方圆几十公里,的确是占地最大。
不过,今天咱们要说的是另一个皇陵,规模不比秦皇陵小,当前已经探明的从葬坑400多处,这是已经超过秦始皇陵探明的数量的。另外花的钱也是多了去,陪葬的物件更是塞满整个陵墓,建造时间也是远远超过秦始皇陵的30年,达到了53年。
53年什么概念呢,汉武帝刘彻16岁登基,次年,没错就是17岁就开始建造自己的陵墓。估计不少读者很是疑惑,汉武帝当时是体弱多病,还是什么别的原因,这刚做一年皇上,还没做什么事情呢,怎么先把自己陵墓建了起来。
这一点其实是汉代的一个传统,皇帝登基一年后,一般就可以建造自己的陵墓了,而且可以调用国家每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汉武帝当政时,正好赶上文景之治留下的太平盛世,国力正盛,财力雄厚,整个大汉朝的三分之一的收入全部被用来建造皇帝陵墓,这还不算调用的十万民工的劳务费。啧啧啧,估计秦始皇都感觉自己当时花的钱还是少了些,但没办法,毕竟自己统一六国,国力还处在恢复期,就算征收天下赋税也是比不过汉武帝的盛世财力。
陵墓一开建,便没了停下来的道理,除非,除非陵墓主人要用了。只是汉武帝不仅雄才大略,人也高寿,一直活到70岁才驾鹤归去,而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茂陵便也一直建到他死的那一年,整整建了53年。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铠甲,连以金缕。”梓宫内,武帝口含蝉玉,身着金缕玉匣。“匣上皆镂为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为蛟龙玉匣。
不过这都不算什么,据说当时汉武帝入葬时,宫内准备要陪葬的东西都放不进茂陵,因为地宫已塞满金、银、珠宝及各种奇珍异宝,最后不得不在陵墓中随处摆放。
刘彻是汉朝第七位皇帝,前面的祖宗不是没他这么大的才略,而是没那么多钱,也没那么命长,而他的后世子孙则就更没他的福分了,因此茂陵成了整个汉朝皇陵中最大的陵墓。
用了53年建,每年花国库三分之一的财力,陪葬品堆满地宫,汉武帝之后,再也没有一个皇帝能做到他这样。
按说钱花的多,又建的那么大,这太高调了,肯定会引来不少歹人盗墓的想法。汉武帝如此聪明的人自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汉武帝说,这是个问题,不过对我来说不是问题,看着下面的群臣,眼中眼神示意他们,你们说是不是问题。
这时一个大臣就站了出来,提出专门建一个茂陵县来守卫皇帝陵墓,其他人一听,老小子,可以,纷纷赞同。汉武帝老人家也是很满意这个,马上安排了下去。
建县守陵首先就是得有人,这时又有大臣提议,让天下最有钱的有钱人来给陛下守陵。其他大臣一听,什么破主意,那岂不是我的亲戚二舅大爷啥的都要过去,因此不少人想要反对,却不想汉武帝甚是高兴,当即安排了下去。
有钱人是个概念,不是定义,下面人办事也不能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有钱人,“我是”,“那行,就你了,押走送到茂陵守陵。”汉武帝也发现了问题,很快就下了定义,天下人资产超过300万钱的全部迁到茂陵。
这中间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民间有个“大侠”郭解,换做现代来说就是黑社会老大,反正是正规生意不会做,盗墓贩盐做的风生水起,虽说有些资产,但是远没有达到300万钱的有钱人程度,不过他名声在外,得罪的地方官不少,因此自己的名字被报了上去。
郭解一看,我这么有钱的吗,赶紧找来弟兄数钱,数来数去,和300万都差地远。他知道这其中定是有些误会,不过地方官自己早已经得罪了,而且名单已经上报了,他硬是靠着各种关系找到了卫青,卫青还真的替他去找汉武帝求情了。
汉武帝何等人物,心想,这人没钱?没钱能够让大将军亲自来说情,其中必有猫腻。然后就是安排下面人对郭解一顿查,郭解一看这架势不得了,黑社会也不干了,做起了良民,最终没逃过去守陵的宿命。
最终在汉武帝走了14年后,他的孙子汉宣帝正式把那6万多户有钱土豪尽数迁到了刚刚划出来的茂陵县。
汉武帝本以为就此可以安稳地在地下长眠,只可惜茂陵实在是又高又大,而且天下人都知道里面地宝贝堆满了,所以这座茂陵从来没有安稳过。
汉武帝逝世后仅三年,负责茂陵护卫工作的大臣发现茂陵被盗掘。
四年之后,有人在扶风买得墓中陪葬的玉箱、玉杖。
又过了二十年,到汉宣帝元康二年,茂陵又一次被盗。负责调查的官吏发现了属于茂陵陪葬品的经书三十卷。但这只是小打小闹。
几十年后的赤眉军,在败走长安时,因为军需匮乏,想到茂陵中藏有无数珍宝,就组织数万人公开挖掘茂陵。茂陵的大量珍宝被一扫而空。
这还不算完,一百七十多年后的东汉末年,董卓命令吕布又一次挖开了茂陵。
你以为茂陵的灾难已经结束了?还没呢。等到了几百年后唐末乱世,黄巢攻入长安,又一次派兵盗掘茂陵。
后面千年,大小被盗事件层出不穷。
汉武大帝安稳长眠的想法一直没能实现,直到现在,茂陵被保护了起来,成了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茂陵才算真正的安静下来。
时光流转,曾经月夜之下的摸金人早已不见。
茂陵那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游人,他们内心平静,每个人都知道这里埋着2000年前那位奠定汉人基业的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