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金丝冠和乌纱翼善冠,尽管它被冠以多少项最牛,最奢侈的皇冠,但是它却诉说着一个百年以来皇陵的悲剧。
建国初期中国考古可以说是零的开始,谈不上任何的技术和经验。1956年郭沫若等人力主挖掘明长陵,但遭到了强烈的反对。郭沫若本是个诗人,晚年极度爱好研究古代历史,考古学家经常找他当顾问。在不断协调的过程中,决定主动挖掘明定陵。长达两年多的挖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丝织品、玉器、金器等文物。
郭沫若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明定陵遭遇了一场浩劫,万历皇帝及皇后遗体毁于一旦,大量文物缺乏技术保护氧化严重,现在在地宫中见到的棺G都是仿制品。此后不断有地方提出要挖掘皇陵,借以开展当地旅游经济,甚至有投机分子打着考古的旗号进行活动。痛定思痛,文物部门坚决表示不再主动挖掘皇陵。
1959年6月30日,明定陵博物馆成立,万历皇帝地宫开放,至今已有60年,这一切最悲剧的考古发掘都被湮没在来来往往游客的喧嚣之中。
本文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