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戊戌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十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法革新。这是一次革新派向顽固守旧派发起挑战的变法,让朝廷中的守旧派切实感受到了变法的力量!虽然这次变化被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守旧派给镇压了下去,但是从另一方面有效的撼动了顽固派的信心。
那么,戊戌变法中失败的六位才华横溢的书生,最终被慈禧下令处死。领头羊康有为偷偷逃到日本避难,梁启超也被迫逃到日本。今天要提到的这位不是简单的普通书生,他是一位身世显赫的父亲,却摆脱不了在变法中被砍头的下场!他就是谭嗣同,那个以满身正气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浩然壮气的勇士。时至今日,大家肯定对这位有着远大抱负的青年改革家感到无比惋惜,深深同情。
谭嗣同的死,很多懂历史的人都感到疑惑,为何身居高位的父亲没有出面解救自己的儿子?这里不得不提到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其实谭嗣同的身份和其他的变法者并不相同,可以说谭嗣同完全是出身官宦家庭。他的父亲谭继洵是咸丰年间的进士,此时正官至湖北巡抚兼湖广总督,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了。按道理说,儿子要被杀头,作为身居高位的父亲应该为自己的儿子奔走,解救儿子。结果却大出意外,作为父亲,他竟然和儿子撇清关系,根本不敢出声,甚至连探望儿子的勇气都没有。
原来因为古代高官的妻儿众多,远没有今天的父子关系亲密,再加上谭嗣同的父亲是不折不扣的守旧派,可以称得上地地道道的顽固派。所以对于一心寻求变化,办新学的儿子是气不打一处来,久而久之父子之间就出现了裂痕。不巧的是慈禧决定将戊戌变法废除,儿子被判杀头,此时的谭继洵完全慌了神,他想到的只有如何保住自己的官职,而不是去拯救自己的儿子。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继洵因为自己儿子也遭到牵连,被革职回家。回到老家后的第二年,七十七岁的谭继洵在抑郁中死去。死前写了一副对联:“谣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
本文系本站编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