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为篡位,王莽的政权只存在了15年,而曹丕的政权却能延续

公元220年12月11日,曹操次子曹丕篡汉后登基为帝,称为魏文帝。说起来,曹丕不是第一个篡位的人,在他之前的王莽是个先例,但王莽的境况比曹丕要来的惨,王莽的政权只存在了15年,便被推翻了。相比之下,曹丕的政权得以延续,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篡代禅让”。

而曹丕篡位的成功,和他父亲曹操的铺垫是离不开的。我们都知道,曹操活跃在乱世纷争中,靠实力占据一席之地,不过曹操本人却没有登基当皇帝,或许是因为他准备了,却没有来得及实现。

为什么同为篡位,王莽的政权只存在了15年,而曹丕的政权却能延续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本就做着篡汉的事情,废三公、称丞相,揽政权于一身,还立曹丕为魏王国太子,从曹操的举动来看,就剩下个名头没有修改了,可以说,曹操当时离帝位只差一步。

然而,公元217年末之后,曹操的僭越活动戛然而止了,因为他的强敌们——刘备等人的强势反扑的,让他停止了内部政权活动。

北方虽然是曹操的地盘,但依然潜藏着许多拥汉势力,刘备和孙权也不可能将北方拱手相让,刘备集团的步步紧逼,使得曹操不得不停止篡汉活动,加上他心里有顾虑,因为他曾做过汉臣,所以最后他只能学起周文王,将自己未完成的事业,交给儿子曹丕,自己则将在迎立汉献帝以来长达24年的军政准备,提供给了曹丕,算是为他备了个靠山。

为什么同为篡位,王莽的政权只存在了15年,而曹丕的政权却能延续

在古人的观念中,篡位是件极其大逆不道的人,这就是为什么刘备被称为汉室正统,因为他自称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从古代的道德审判上来说,刘备因此拥有了民意基础。

然而曹丕其实也很幸运,因为当时的内外环境都有利于他。内部的有利条件自然是曹操为他创造的一切,外部上,孙刘联盟瓦解,曹孙两家的关系有所缓和,到最后曹孙之间甚至走向联合,毕竟三方之间如果有一方势力过大,那肯定会招来其它两家的联合打击。

为什么同为篡位,王莽的政权只存在了15年,而曹丕的政权却能延续

曹操去世后,曹丕改元,将汉献帝朝廷的年号,由“建安”改为“延康”,改许都为许昌,以洛阳为曹魏帝都所在。曹丕篡汉称帝后,册封孙权为吴王,半年后刘备也称了帝,这样一来,三国鼎立的格局才明显地显露出来。

这个时候,三方之间,主要是刘备和孙权的对立,曹丕相当于坐山观虎斗。公元221年夏,刘备东征,却遭遇了几次重大挫败,几乎全军覆没,这对曹丕来说,就更有利了,他的位置也坐得更稳了。

为什么同为篡位,王莽的政权只存在了15年,而曹丕的政权却能延续

当然,曹丕靠他父亲坐上位,但他也并非什么都没做,曹丕的实力还是有的,为了将天下对篡位的不满度降低,曹丕万事求稳,效仿西汉初年,与民休息,恢复经济,处处以稳固皇位为先。

他充分利用了谶纬的力量,这是一种在汉武帝时便开始流行的“预言”,当时被视为政治预言,很有力量。所以曹丕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强化自己的统治合法性,既然汉是火德,火生土,那魏就是土德,他以此来表明魏的正统地位。

为什么同为篡位,王莽的政权只存在了15年,而曹丕的政权却能延续

此外,曹丕还礼遇前朝皇帝,对汉献帝的一切生活待遇不变,这就有点像优待俘虏一样,想借此来向天下彰显自己的贤德,以减轻舆论压力。其实曹丕做得还是不错的,但从事实上来讲,不管他粉饰得如何太平,底下依旧是有反对的声音的。

一是因为朝中还有许多汉臣,尽管表面上臣服,但内心还是反感的。二是曹魏宗室内部的反对,曹丕和曹植的故事大家都很清楚了,兄弟相争,自家人都不想让他代汉自立。至于刘备那边,自然是从始至终的反对了。

为什么同为篡位,王莽的政权只存在了15年,而曹丕的政权却能延续

关于王朝的正统性问题,向来就是个问题,就连明代的朱棣也会被骂,况且他还是朱家自己人,而曹丕这种外姓人,就更不用说了,想要维护正统性十分艰难。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古代那些不管是起义还是臣子篡位的,就算有能力,最后也要为如何让自己更名正言顺一点这个问题上头疼。

上一篇

人工智能121页深度报告:“智能+”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

2020商业新愿景|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智能经济将成中国经济新标签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