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奇袭灭蜀的军事天才,为何最后死在自己人手里?

唐朝的时候,颜真卿上奏请求设立武庙,供奉战功卓绝的64位武将,而三国曹魏阵营中只有两人入选。一位是名震逍遥津,大破乌桓的张辽,另外一位就是立下灭蜀奇功的邓艾。

虽然邓艾的功绩流传千古,受到后人的景仰,但他本人却是三国死得最冤的大将,竟然是被自己人阴死的。

基层屯田

邓艾从小就是一名孤苦伶仃的放牛娃,与母亲相依为命。公元208年,曹操拿下荆州之后,就划拨了一部分民众前往汝南屯田,邓艾和母亲跟着一起去了,每天下田耕种,十分辛苦。

不过人穷志不穷,年幼的邓艾偶然读到了东汉名士陈寔的一句名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因此深受激励,发奋学习,最终小有所成,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长大之后的邓艾颇有才名,被推荐到地方当官,但是由于他有口吃的毛病,地方长官认为他不能胜任重要职务,竟然让他去看守稻草。

邓艾:奇袭灭蜀的军事天才,为何最后死在自己人手里?

邓艾也知道,自己一个寒门子弟,想要得到重用实在是太难了。于是他勤勤恳恳地从基层做起,任劳任怨做了将近20年,才升到了中级管理层(典农功曹),得以到洛阳面见司马懿。

等到邓艾去洛阳汇报工作时,司马懿才发现邓艾确实是个人才,于是将他留在身旁,委以重用。

得到伯乐的赏识之后,邓艾开始大展拳脚,他开出了两条治国良方:一是兴修水利、疏通运河;二是在淮河南北大量屯田

要知道,在三国鼎立之前,曹操为了应付北方的战事,粮仓往往设在许都附近。而现在曹魏的敌人变成了孙吴和蜀汉,如果大军南征,补给线必然会被拉得很长,会消耗许多人力物力。而淮河南北土地肥沃,在此兴修水利,不仅可以疏通水路,还可以浇溉田地、囤积粮食。

于是乎,在邓艾的努力之下,淮河流域不到几年就变得繁荣富庶,曹魏东南方的防御大大加强。

后来曹魏攻打孙吴的时候,将士们顺江而下,粮草充足,往往都能取得大胜,邓艾可谓是功不可没。

大战姜维

屯田工作颇有成效之后,邓艾又到了军队中历练。此时,邓艾在屯田中做的“无用功”就发挥了作用。

因为工作的缘故,邓艾经常需要四处走动,每次见到高山大川,邓艾就仔细地揣摩地形,研究排兵布阵,同僚们都经常笑话这个做白日梦的结巴。

在参军的过程中,邓艾还帮助了司马师平定了淮南三叛,最后凭借军功升任安西将军。值得一提的是,邓艾在与诸葛亮传人姜维交手的过程中,也未曾落败。

邓艾:奇袭灭蜀的军事天才,为何最后死在自己人手里?

公元249年,邓艾和郭淮在前线与姜维对峙,姜维见讨不到便宜就撤兵了,此时郭淮准备向西进攻先前叛魏降蜀的羌地,邓艾却十分警觉:“姜维撤兵不远,很可能会反扑,我们应该分头行动。”事实证明,邓艾原地驻守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过了几天,姜维果然派廖化偷袭,邓艾又看穿了姜维的心思:“姜维这是想用廖化拖延时间,他的目标应该是洮城。”因此邓艾马上派兵回防洮城,导致姜维无功而返。邓艾出手不凡,从此在边线打响了名堂。

此后邓艾就和姜维杠上了。257年,姜维再次北伐,和胡济一起打上邽,岂料邓艾早有准备,他在姜维必经之路上占据高地布防,又段谷设下埋伏阻击姜维。一战下来,邓艾处处领先,将蜀军打得大败,损失惨重。

在这之后,蜀汉民怨沸腾,深恨姜维穷兵黩武,姜维因此还被贬官,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奇计灭蜀

263年,曹魏兵分三路,西下讨伐蜀汉。这三路大军中,钟会为主力部队,拥兵12万,而邓艾、诸葛绪各带兵3万,向蜀汉直扑而来。

司马昭对这一战可谓信心满满。当时司马昭预估蜀国的兵力有9万,而灭蜀部队的总兵力达到了18万,虽然蜀汉这块地方易守难攻,但姜维再牛,也不可能一个打俩。而且当时蜀汉的军户比是1:9,国家负担十分沉重,哪怕姜维打赢了,蜀汉也得脱一层皮。

果不其然,曹魏大军压境之后,姜维、廖化等人虽然顽强抵抗,但还是丢了汉中,只能退守剑阁。不过钟会、邓艾这边也有难处,大军长途奔袭,粮草供应很快就接不上了,此时钟会有了退兵的打算。

在这一关键时刻,邓艾慷慨陈词:

邓艾:奇袭灭蜀的军事天才,为何最后死在自己人手里?

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现在蜀汉军队节节败退,我们应当乘胜追击,只要从阴平取小路到达涪县,直插蜀汉的心脏成都,那姜维在剑阁必定不能首尾相顾,这样出其不意,定能取胜。

于是乎,邓艾带领3万军队披荆斩棘,一路上都是荒郊野岭,根本无路可走,却硬是砍出了一条路来。遇到悬崖的时候,已经66岁的邓艾毫不畏惧,包上一层毯子就敢滚下山崖。将士们士气大振,纷纷攀岩走壁,最后成功绕过姜维所在的剑阁,进入到了蜀汉的后方涪县。

邓艾神兵天降,蜀国瞬间方寸大乱,就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在绵竹战死。消息传到成都之后,刘禅自知大势已去,又在逻辑鬼才谯周的忽悠之下,最终献城投降。还在剑阁的姜维痛心疾首,只能向前线的钟会投降了。至此,蜀汉灭亡。

在灭蜀一战中,邓艾偷渡阴平简直是神一般的操作,足以被列入军事教科书中。从阴平直取成都,就像一把利刃插进了蜀汉的心脏,让蜀汉军民的心理瞬间崩溃,此时再做任何抵抗也已无济于事了。邓艾也凭借赫赫战功,终于得到了太尉的官职,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邓艾:奇袭灭蜀的军事天才,为何最后死在自己人手里?

骄纵被杀

邓艾一向自高自大,他从社会底层一路走到了权力的巅峰,因此很看不起出生贫寒的平庸之辈,经常对部下非打即骂。如今又立下如此伟业,自然是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得意忘形的邓艾做了两件蠢事,惹怒了钟会和卫瓘。

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第一,邓艾打下蜀汉之后就飘了,有模有样地照搬了东汉邓禹做法,竟然敢用皇帝的名义册封刘禅为将军,蜀汉的官员都被他封了个遍,美其名曰让孙吴归心,俨然就是一副皇帝的做派。

要知道,此时钟会是邓艾的上级,而卫瓘则是军中的监军,是司马昭派来监视钟会和邓艾的邓艾的这种做法简直目中无人,钟会和卫瓘难免心生怨气。

第二,邓艾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竟然将战死的曹魏士兵和蜀汉士兵垒到一起,做成京观,这种做法是两边不讨好,既让蜀汉方面觉得心寒,又让邓艾失去了曹魏的军心。

钟会和卫瓘一合计,决定参邓艾一本,好好教训这个狂妄的家伙。他们秘密写信给司马昭,诬陷邓艾谋反。

司马昭本就是个多疑的阴谋家,而邓艾的做法又居心叵测。于是司马昭让朝廷下令拘捕邓艾,将他装进囚车,运回洛阳问审。

接到命令后的邓艾哀叹道:“我本来是忠臣,怎么会落得像白起一样的下场呢?”然而,后面的事情告诉我们,邓艾的下场比白起惨多了。

邓艾:奇袭灭蜀的军事天才,为何最后死在自己人手里?

就在邓艾的囚车运往洛阳途中,手握兵权的钟会在姜维的撺掇之下,迫不及待地起兵谋反。他觉得邓艾一走,就没有人阻碍他在蜀地称王称霸了。

但可惜的是在司马昭的亲征之下,仅仅不到三天,钟会就兵败身死,妄图东山再起的姜维也搭上了性命。

在平定叛乱之后,司马昭就让卫瓘主持大局,卫瓘害怕邓艾到洛阳后说出真相,对自己不利。因此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追上囚车的队伍,在绵竹杀掉了邓艾父子,邓艾在洛阳的子孙也牵连被杀。

立下赫赫战功的军事天才,最终却被自己人坑死,家破人亡。

结语

纵观整个事件,邓艾之所以落得如此下场,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邓艾:奇袭灭蜀的军事天才,为何最后死在自己人手里?

  • ​第一,邓艾狂妄自大,越位越权。不可否认,邓艾文武双全,但是作为一位将领,灭蜀是职责所在,打完了还要管理蜀汉,这就越位越权了,难免落人口实。而此时邓艾还洋洋得意、不知分寸,殊不知这已经是功高盖主了。司马昭一直利用钟会和邓艾互相牵制,自己坐收渔翁之利,邓艾被抓之后,司马昭立马派贾充带兵入蜀,就是最好的证明。哪怕邓艾没有被钟会暗算,最后也会被司马昭玩死。
  • 第二,邓艾没有防人之心,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邓艾的同事钟会本来就是个小气鬼,先前钟会就弄死了嵇康,难道邓艾是不知道吗?如今邓艾立下灭蜀奇功,钟会自然是羡慕嫉妒恨,更何况他还有狼子野心。而此时的邓艾还浑然不觉,一点防人之心都没有,不坑你坑谁?假如邓艾能够收敛一点,主动顺从钟会,不插手成都的事务,上奏请求返回洛阳,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
上一篇

比特币正朝着高潮发展,交易员解释了发生了什么变化

下一篇

比特币丨传销!诈骗!2020年币圈依然混乱!监管何时降临?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