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兵仙"的韩信,不是没有谋反之心,而是为时已晚矣

韩信自从受到刘邦重用以后,就屡立战功,什么魏国、赵国都被他一一击破。当在面对齐国的时候,已经习惯掌兵权,统兵力的韩信开始有了进一步大胆的想法。齐国成功被平定,韩信希望能够成为齐王,说是以防齐国狡诈,伺机再次联合其余诸国反叛。

《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的记载: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

号称"兵仙"的韩信,不是没有谋反之心,而是为时已晚矣

(韩信影视剧照片)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韩信其实已经开始对权力兵力有明显的要求和欲望。但是,他还没有真正想要造反的心思,顶多就是想要带多点兵,在战场上自由发挥而已。应该说,韩信曾经不想反,后来不敢反,再后来就反不了。

韩信三部曲之齐王

韩信确实是一个异数,从攻打魏国开始,连灭魏、代、赵、燕、齐,他的士兵从最初的万人增长到了后来的三十万人,韩信的发家史着实让人惊讶。

号称"兵仙"的韩信,不是没有谋反之心,而是为时已晚矣

韩信影视剧形象

韩信的巅峰实力

韩信灭齐之后,掌握了齐地七十余座城池,手下将士共三十万,此时刘邦拥兵二十万,项羽拥兵三十万。韩信的军事实力无疑已经超过了两个争夺天下的霸主,项羽听说此事,害怕得派出了说客武涉去游说韩信,希望韩信可以保持中立。

要知道,这是楚汉之争中项羽第一次派出说客,而刘邦听闻韩信攻占齐地之后喜不自胜,汉军对楚军已经形成了战略大包围,只要韩信和刘邦一起对项羽进行夹击,楚军必败无疑。

号称"兵仙"的韩信,不是没有谋反之心,而是为时已晚矣

(韩信剧照)

但是韩信没有出兵,他向刘邦请求封王,刘邦气得破口大骂却被张良制止。张良指出,现在韩信的军事实力已经超过了刘邦,万万不可再以这种俯视的状态对待韩信,一定要先笼络他,麻痹他,除掉项羽才是大事。

《史记》的记载: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这就是韩信的巅峰实力。他如果帮助刘邦,项羽则必败无疑,他如果倒戈项羽,那么刘邦万事皆休。如果他两不相帮,那很有可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韩信的巅峰时期,他完全具备击溃刘邦的实力,但此时,他并不想反刘邦。

号称"兵仙"的韩信,不是没有谋反之心,而是为时已晚矣

(项羽剧照)

感性的韩信

关于三分天下之说,武涉、蒯通都讲得很清楚,韩信也明白,关于兔死狗烹之言,武涉、蒯通也都耐心解释,韩信没可能不明白,但是韩信还是不愿意背叛刘邦,这是由于他过于感性导致的。

韩信说,他曾经在项羽手下,做了一个执戟卫士,他得不到重用,他想为项王出谋划策,项王对他根本不屑一顾。于是他来到了汉军,刘邦给他马车乘,给他衣服穿,还让他当大将军。

因为有了刘邦的信任,他才能够一展拳脚,施展自己的胸中抱负,他能够走到现在,能够成为齐王,全都是刘邦给他的,刘邦对他有大恩,于情于理,他不能够背叛刘邦。

号称"兵仙"的韩信,不是没有谋反之心,而是为时已晚矣

(刘邦影视剧剧照)

更何况,他为刘邦灭了魏、代、赵、燕、齐,如此大功之人怎么会被刘邦处理呢?所以韩信拒绝背叛刘邦,他相信他和刘邦之间的感情,他相信刘邦不会对他下手,他不相信兔死狗烹的结局。此时的他有实力反,但是不想反。

韩信三部曲之楚王

《汉书》的记载:足下与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和,分天下王之?

灭了项羽之后,刘邦第一时间夺韩信兵权,然后将齐王韩信迁为楚王韩信,看起来是平级调动,但实际上却是削弱。虽然都是"王",但齐地比楚地富饶,齐国的城池也要多于楚国。

韩信接受了刘邦的命令,但是他也从中预见了"兔死狗烹"的结局。刘邦伪游云梦泽的时候,韩信就有谋反的心思,但是他思来想去也不敢确定刘邦是不是要做那"兔死狗烹"之事,所以他犹豫不决。

最终,他觉得,应该是他私自藏匿了项羽的大将钟离昧,使得刘邦心中不喜。于是他找到他的好友钟离昧,取下了他的人头,然后屁颠屁颠的去迎接刘邦,刘邦收下了钟离昧的人头,也收押了韩信。这段时间里,韩信想反又不想反,敢反又不敢反,犹犹豫豫终于遭害。

号称"兵仙"的韩信,不是没有谋反之心,而是为时已晚矣

(萧何影视剧剧照)

韩信三部曲之淮阴侯

《资治通鉴》的记载:汉王授上将军印,予数万众,解衣衣我,言听计用。

说到底,刘邦不是妄杀之人,他的真正目的是要剿除异姓王,让分封变成家分封,让天下变成家天下而已。

像韩信这样的猛人,独自占领一块地,养上一群兵,这是刘邦不能容忍的,这让刘邦很没有安全感,所以他必须要让韩信没有威胁。但他又不想杀韩信,毕竟这个人是真真正正的有功之臣。

所以他把韩信废为淮阴侯,软禁在宫中,像养猪一样养起来,刘邦自己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够好了,既能保证家天下,又不伤韩信性命,让他安享晚年。但是韩信对于这一切是不满意的,他想要的是出人头地,是大有作为,是裂土封王,而不是一头吃喝不愁的猪。

韩信被软禁后曾经和樊哙待在一起,樊哙跪下来喊韩信大王,为什么呢?因为韩信曾经是大将军,樊哙这些人曾经算是他的下属,见识过他的军事才能,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在韩信眼中,樊哙不过是一个马前卒罢了,樊哙是舞阳侯,自己是淮阴侯,没想到大将军也会和马前卒沦为一档啊!

号称"兵仙"的韩信,不是没有谋反之心,而是为时已晚矣

(张良影视剧图片)

韩信终于开始相信,不管自己的功劳再大,国君想要你的人头也只是一句话的事。于是,韩信趁着陈豨前来辞行的时候,向陈豨暗示,刘邦迟早也会对付他。韩信提议,自己当陈豨的内应,陈豨觉得有理,便答应了。由此可见,韩信已经决定反了。

后来,陈豨果然叛变,韩信本想着策划袭击吕后和太子,没想到却被告发。最后,韩信被吕后用计抓了起来,并且在刘邦回来以前,就被处死了。临死之前,韩信追悔不及,觉得自己太愚笨没有听从蒯通的劝告,早点决定谋反。至此韩信决定要反,但是已经反不了了,他被萧何诱骗,最终为吕后所杀,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号称"兵仙"的韩信,不是没有谋反之心,而是为时已晚矣

(刘邦剧照)

参考文献:

1、 《史记》

2、 《汉书》

3、 《资治通鉴》

4、 《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上一篇

假如项梁不死,草根逆袭皇帝的刘邦,取而代之的机会几乎为零

下一篇

80岁的张柬之,推翻了武则天的天下,首功之臣最终结局悲催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