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清官被罢官后,穷得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朱元璋:阉了他

不论哪个朝代对于贪污都是非常憎恶的,只不过有些朝代控制的严,有些朝代打击的松。在反腐这一领域,明朝绝对算得上是严格了,这也朱元璋的苦出身有着莫大的关系,正因为他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看到了贪官污吏的危害,所以一朝他上位,当然想杜绝这样的事情了。

明朝一清官被罢官后,穷得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朱元璋:阉了他

朱元璋农民出身痛恨贪污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穷苦出身,深谙民间疾苦,所以他登基之后,一心为了老百姓着想,大力整治贪污腐败的现象,那个时候官员的工资都很低,而且一旦被发现贪污的就格杀勿论。

明朝一清官被罢官后,穷得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朱元璋:阉了他

明初对贪官的打击力度极大

反腐是好事,但是过于严苛的打击却让其手下一个叫曾秉正的人卖了女儿才筹集到了回乡的路费,也正因为这样的事情,让朱元璋认为他丢了大明的脸面,直接把他给阉了。

明朝一清官被罢官后,穷得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朱元璋:阉了他

像海瑞这样的清官应该受到朝廷的褒奖


为何清官惨遭宫刑

洪武年初期,曾秉正因为有学识,被推举为海州学正,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市教育局局长,七品官。因为曾秉正做官期间,政绩显著,被上级官员举荐到皇帝朱元璋那里。

曾秉正是当时的言官,这个官的职责就是,到处闲逛,把看到不好的现象记下来,而且这个官什么人都能指责,就是皇帝做的不好都能说,而曾秉正把这个官做的很是到位,一般这个官就是得罪人的差事,而且要很正直的人来做,曾秉正就是这种人,是个书呆子样子,做事一丝不苟也不知道变通,他是谁都别想拉拢去,而且他是绝对不贪。

明朝一清官被罢官后,穷得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朱元璋:阉了他

曾秉正为官清廉,品性端正,但却有一个清官常有的缺点:不通世故。常常在言语上冒犯朱元璋,朱元璋因为他的清廉也是刻意忍让。然而,最终皇帝还是忍无可忍,下旨令其归老回乡。于是曾秉正连夜收拾细软准备回家,朱元璋对官员非常苛刻,对于辞退的官员,如果皇帝没有明令其享受驿站待遇的话,致仕官员不能免费使用驿站。

明朝一清官被罢官后,穷得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朱元璋:阉了他

然而曾秉正这么多年由于官小,俸禄少,虽然做京官待遇好一点,但是他根本就没有做多长时间就被罢官了。再加上京都消费高,因此曾秉正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曾秉正老家是南昌的,虽然南京距离南昌也没有多远,但也有一千多里,走路的话至少得半个月。

明朝一清官被罢官后,穷得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朱元璋:阉了他

曾秉正因为自己没有钱回家了,就将自己的女儿卖掉了,朱元璋知道了,将他实施宫刑,之后就不知道所踪。"贫不能归,鬻其四岁女。帝闻大怒,置腐刑,不知所终。"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尊重女性。明朝的一个规定就是:不和亲。也就是对女性的尊重,不会利用女性来换取自己的和平-------"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当然,也是与明初强悍的实力有关,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和亲,至于蒙古族就是想和亲也未必能实现!既然你不尊重女性,就不要有后代了,直接宫刑了事。

至于后来的事情,史书上就没有记载了,结局之后四个字,那就是"不知所终"。我想,曾秉正大概是自尽了吧,毕竟读书人是非常讲面子的,成了太监简直太屈辱了,不是所有人都像司马迁一样能忍的。

上一篇

契丹还是沙陀?五代的最强战力给了契丹人永远的心理阴影

下一篇

霸占属下的妻子,死于属下的反击,好好的湖南王却落得如此下场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